昨天是個開心的日子,六一兒童節,大人小孩都想要過的節日。在這么一個開心的日子,艾上如意輕創業賦能訓練營第一課也如約而至了。
李柯老師又給我們帶來滿滿的干貨,而我要做的就是: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及時思考。今天課程主要是關于創業思維的方面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小步快跑,試錯迭代;資源鏈接,圈層建設;學會花錢,努力賺錢。
我們的輕創業,雖然有愛上如意城這個大靠山,有超高效的團隊,但是我們自己的線下合作小伙伴還是需要花點精力去尋找一下的,哪怕只有一個,也是希望自己在遇到困境或艱難的時候,有人可以幫一把。李柯老師提醒我們,尋找合作伙伴有兩個原則:第一,越熟悉的人,越要先小人后君子。有太多因為合伙創業而最終見面如仇人的例子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那也一定有很多相互激勵、共同成長的合作小伙伴,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第二個原則,要做到平常心、不吹牛、不畏懼。如果我能做到這些,相信我的小伙伴一定也會很快被我吸引來的。
暫時沒有小伙伴也沒有關系,先把自己打造好。打造屬于自己的IP,可以從最熟悉的朋友圈開始。我們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朋友圈以“用戶思維”方式來展示自己,先真誠分享,分享你在學習的信息,分享你的成長,分享的同時,既可以讓朋友了解到你正在接觸的事物,也可以他心中埋下一顆“覺得這個人還不錯”的種子。一步一步沉淀自己,穩步的成長,永不放棄。做到這些,我們再去考慮其他的東西。
所有的創業,生存是第一要位,只有生存下來才是王道。那通過優質的朋友圈打造,讓大家知道,你這人是值得信任的,那大家才會對你的產品感興趣。同時,你的堅持也會幫你積累更好的人脈資源,進入更高層次的圈子,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課程中,李柯老師留了一個小作業:一個朋友圈打開時間是在什么時候?一天發送幾次是OK的?
我覺得,打開時間可以分四個時間段:
1、早上6:00-8:00,大家可能會在早上起來后或上班途中,刷一下朋友圈。
2、中午11:30-12:30,大家中午休息的時候可能會翻一下。
3、下午5:00-6:00,工作一天累了,或者是下班途中看看朋友圈放松一下。
4、晚上9:00-10:00,晚上睡覺,可能還會再刷一次朋友圈。
發送朋友圈的數量,我覺得每天至少一條,三條作業為佳,但是也不要發太多,最多五條吧。分時間段發,不要集中在同一個時間點避免引起反感。最佳的方式,就是把微信所以好友進行分類咯,哪一條發給誰看,清清楚楚,多好。
課程的最后,由筱雁姐給大家帶來了賦能分享,她用了5年時間就還清了60萬債務。現在又因為自己的努力和對機會的把握,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平臺。在她身上,進一步了解了“線下付費學習是鏈接牛人的最佳方式”這句話,我們想要進什么樣的圈子,那我們首先要去靠近那個牛人,在他身邊,產生鏈接,學習方法,可以讓自己有一個快速蛻變的過程。
人在窮的時候,不要想著去攢錢,因為,你即使攢下也不會太多,要想怎么去花錢,怎么去賺錢。花錢花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能力,那就是回報最高的投資了。
一個人的思維是底層邏輯,心中有疑慮,或者邏輯不清,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你的行動力。只有底層邏輯清晰了,那你后面才會積極的去行動,努力的去實踐。
復盤,多聽一遍課程,多一層的思考,只有不斷迭代,才會有更好的產出。課程內容好需要好好消化與更深的思考,學習不止步,思考不止步,向著目標努力。
今日疑問:在確定產品的市場價值后,如何才能更快更清楚的調查自己所在城市需要落地的項目的產品競爭力?就拿少年講書這個項目舉例,是要一家一家去跑培訓機構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