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寬恕”系列,談“做人忌刻薄”。
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表現(xiàn)為忠恕之道,“忠”是與自己相處,“恕”是他人相處。,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談過,“忠”有“忠己”,“忠人”,“忠事”,“忠君”,“忠道”,“忠”需要時刻反省,反省我們前幾天也已談過。人和人之間發(fā)生矛盾沖突,首先是檢查自己,當然,檢查完之后的確不是自己的錯,那就應該原諒他,寬恕他。我們談“寬恕”系列,首先得克服自己狹隘貪婪自私的心理,這種心理在人與人之間交往時通常表現(xiàn)為“刻薄”。因此,我們在“寬恕”系列中,引進對“刻薄”的分析。“刻薄”的第一個話題,“做人忌刻薄”,我們先看原文:
憨厚者福厚,刻薄者福薄;越憨厚者福越厚,越刻薄者福越薄。
人與人之間相處,不管是夫妻,同學,同事,朋友,還是上下級關系,互相之間不要刻薄,要多看優(yōu)點,少看缺點,“記人一善,忘人百非。”敦樸厚道,寬宏大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要雞眉小眼。尤其是男人,不要跟女人爭財產(chǎn),男人要學會買單(笑話)。因為“憨厚者福厚”,樸實厚道的人福報多,“刻薄者福薄”尖酸刻薄的人福報淺。“刻薄者”只記缺點,不看優(yōu)點。尖酸小氣,而且小氣到贊揚人的語言都沒有,從不愿放春風,哪來的夜雨?所以福報淺。“越憨厚者福越厚越刻薄者福越薄”,一個人越是樸實厚道,越是待人有寬厚之德,越能享受厚福而且長久;一個人越是斤斤計較,越是待人小氣刻薄,就越流失人脈而消耗福報。所以古話說:“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聰明子語言木訥優(yōu)容,享安康且膺封誥。”大智若愚,學會憨厚,學會吃虧,吃虧是福。所以做人忌刻薄。
富貴忌刻薄
總有人認為金錢,權利是地位的象征,頤指氣使,驕橫跋扈,盛氣凌人,尖酸刻薄,如此便是貴族。其實剛好相反,不論是西方的紳士,抑或是東方的富貴人家,抑或說叫皇家貴族,貴族有貴族的特質,貴族有貴族的修養(yǎng),貴族有貴族的要求。貴族宜寬厚,貴族宜斂藏。明代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得好: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矣,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敗!
——《菜根譚》
一個富貴家庭待人接物應宅心仁厚,寬大厚重,相反卻刻薄尖酸,這種人雖身為富貴之家,可他的行徑卻十分低賤,“遇貧賤而作驕態(tài)者,賤莫甚”怎么能保持富貴的身份呢?一個人才智出眾應內(nèi)斂收藏,含鋒不露,相反卻夸耀張揚,這種人雖表面聰明,但他的言行與無知的人并無分別,怎么能夠不失敗呢?孔子說“聰明睿智者當守之以愚”。
古語又云:“富貴家不肯從寬,必遭橫禍;聰明人不肯學厚,必夭天年”。有人解釋說:“天地生能人,目的是讓能人教導笨人;天地生聰明人,是讓聰明人覺悟蠢人;天地生富人,是讓富人幫助窮人;天地生貴人,是讓貴人指點賤人。貴人不指點賤人,貴人變賤;富人不幫助窮人,富人變窮;聰明人不覺悟蠢人,聰明人變蠢;能人不教導笨人,能人變笨。”這是天地的安排。
下次談“聽聞忌刻薄”,請諸君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