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意中網(wǎng)上搜得"武康石采石宕遺址群",騎車去探個究竟,正確導航,地點正確,然,灌木草莽,荊棘纏足,湮沒了,踏破鐵鞋無處覓;網(wǎng)上的圖片,煞是吸引眼球,近千年前,古人采石的遺址,成房,成廊,成石窟,成棄宕,更有"百丈深潭",可惜都未探覓到;
? ? ? ? 一旦清理開發(fā),定會是一處可與江南眾多石窟媲美的好去處。她會如同紹興東湖、柯巖,溫嶺長嶼硐天,龍游石窟,新安江上游的花山謎窟一樣,讓世人追憶古代匠人的偉大與神奇!
? ? ? ? 但無意中倒又重返二十多年前曾到訪過的云岫禪寺,重修重建的廟宇,更顯壯嚴;又意外進入“防風古國",古時的風貌,盡顯帝王氣派;一座蝙蝠寺,拾級而上,高懸于凌崖山巖上,站立扶欄邊遠眺,泱泱下渚湖濕地,綠島中映出波光粼粼,浩瀚接天邊。也算不忹此虛行啦!
? ? ? ? 今往返騎行里程107公里。
? ? ? ? 武康石,是防風山又名封山,位于武康以東約8公里處,采石始于唐代,盛于兩宋,后遭禁止,可用于江南建筑和園林,包括園林假山石,建筑石兩種,經(jīng)過開發(fā),可為旅游景點。
? ? ? ? 現(xiàn)存遺址主要在武康縣(今德清縣武康鎮(zhèn))境內(nèi)的防風山、獅、虎、塔山、西茅山、銅官山等地。
? ? ? ? 防風山,又名封山,位于武康以東約8公處,其采石始于唐代,盛于兩宋,后遭禁止。康熙二年(1663),武康知縣吳康侯將該山作勝景游覽,并寫了《封山記略》。《封山記略》提到了封公洞、石、龍池、石屋、仙人橋、百丈潭等,這無非是石宕遺址罷了。1996年,為了開發(fā)旅游,人們探險“封公洞”,沿斜坡向下清理宕渣近百米,見洞內(nèi)鑿痕累累,因擔心安全,未至洞底。防風山還有“小蝙蝠洞”,2001年開發(fā)成旅游景點,在清理洞穴宕渣時出土鐵錐2只,當?shù)厝朔Q作“石蟹”,現(xiàn)藏德清縣博物館。后來考證,這是一種剖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