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每次聽到這句話,就會讓我想起在19世紀的英國有這樣一位偉大女性,后人稱她為“傷員的天使”,“提燈女神”,是近代護理學的鼻祖及現代護理的創始人。她,就是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她的“終身純潔, 忠貞職守”的誓言成為了每一位護士的誓言!
(二)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于歐洲途中生于意大利歷史名城佛羅倫薩,她也因此城而得名。她的父母都是名門貴族家庭,幼時勤奮好學,受過良好教育,曾就讀巴黎大學,精通諸多國家語言。作為一個忠實的基都教徒,九歲時就在日記里寫道神必與我們同在。她的信仰是她踏上護士之路的重要原因。16歲的南丁格爾就曾說過:我不能夠忍受為了無意義的事情浪費了時間,我只喜歡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她對學習態度讓人感動,她對生活的認真著實令人向往。
她的父母希望她躋身名流社會,而她鄙視無所事事的寄生生活,主張男女平等,她毅然選擇了成為一名護士。在她的時代,護士被稱為一種卑微、貧窮的職業。但她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著她“做一個好護士”的理想。她放棄了令人稱羨的婚姻拒接了理查德的求婚,她選擇遭到所有人的反對與質疑。連一直支持她的爸爸都覺得她的決定是如此愚蠢。可見當時的南丁格爾是具備了怎樣大的勇氣去面對眾叛親離的后果。
(三)
家人的極力反對絲毫沒有動搖這一位少女的決心。
1850年她赴德國學習護理,33歲時在巴黎學習護理組織,同時了解各地護理工作。回英國后,繼續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
19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戰士死亡率高達42%。南丁格爾主動申請擔任戰地護士,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對傷員進行護理。她在前線起初并不受到待見,沒有愿意相信這樣一個名媛淑女會愿意降低身份干起這又臟又累的護理工作。而且戰地醫院的惡劣環境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除了這惡劣前線環境,還有戰地醫生的不信任,隨行人員的不理解。她憑借著冷靜的頭腦,過硬的能力素質頑強地對抗一切反面情況。通過改善醫院的病房環境,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解決傷員必須生活用品,認真細致地護理每一位傷員。每個夜晚,她都會提著油燈輕聲細語地從每個病房匆匆走過,無論那些勇敢的傷員醒著還是睡著,無論他們是面帶笑容,還是痛苦地呻吟。她都向每一個病號投去天使般的微笑,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
最終在她努力下,她成功了,僅半年的時間傷員死亡率就下降到2%。這是一個奇跡,是南丁格爾小姐創下的豐功偉績。即便是這樣大的貢獻,世俗的人們卻對南丁格爾心存嫉妒,戰爭結束后,她回到英國的時候,除了士兵們感激之外,別無其他贊賞之言。南丁格爾對這一切并不在乎,她依然堅持在為衛生事業付出的革命道路上。
1860年,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基金在英國圣托馬斯醫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隨后,她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南丁格爾一生淡泊名利,注重付出,不計回報。為護理事業奔走,以及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成為了無數醫學工作者學習的典范。
南丁格爾在工作過程中寫下的《護士筆記》和《醫學筆記》等著作,為后來的醫護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由于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她的辦學思想由英國傳到歐美及亞洲各國。
1907年南丁格爾獲得英王授予的功績勛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接受最高榮譽的婦女,其后還發起組織國際紅十字會。
(四)
晚年,南丁格爾因為操勞過度,雙目失明了,然而,南丁格爾并沒有停止她堅持做護理事業的步伐,而是繼續前行不懈努力。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南丁格爾終身未嫁,畢生致力于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19世紀的偉大女性。后人為了表示對她敬仰,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她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女神。她的精髓在于奉獻,無私得奉獻自己的愛心,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南丁格爾精神也成為了護理職業甚至整個醫學界的精神動力,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護理工作者接過南丁格爾手中的圣火,繼續這份偉大而富于奉獻精神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