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這一科目在學生群體里的爭議一直在持續著,有人說學語文是培養良好語文素養的一個過程,能讓我們終生受益,但也有人說花太多工夫在語文上,成效太小,吃力不討好,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其他科目,獲取更高的分數。但在我看來,分數來源于素養。
素養讓分數更具優勢。高中我們一共要學習六科,撇開語文不談,其實仔細想來,假如每個人都是有心學習,所謂的“吃力能討好”的科目其實并不能使你與別人拉開太大的差距,但語文時常卻被人們忽略,倘若你成為其中的“特例”,擁有很高的語文素養,是不是在語文考試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呢?是不是就會比別人多一張底牌呢?盡管語文分數并不能高于別人太多,但就是這么一點也許真的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使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分數是素養的積累。如果你是一個語文學渣,你是否記得在考試時看著別人筆走龍蛇,自己絞盡腦汁卻無法拼湊出答案的焦灼與無奈?如果你是一個語文學霸,你是否記得考試時面對題目信手拈來的自信與輕松?學霸與學渣間差了個什么呢?素養。當學霸們在平日的學習里為素養的形成一點點的積累著,學渣們卻因為吃力不討好而嫌棄它。當學霸們的語文成績節節高升之時,學渣們卻因當初的忽略而痛悔不已。分數的高與低,便是素養的顯現。
高大的竹子在最初,只是矮矮的竹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都不會長高,而是將自己的根在地下延展,在地下鋪開很遠很遠,以此更好的汲取營養,幾年后它便破土而出,短短幾周就能長到十幾米或者更高。我們對素養的培養,就如同竹子扎下它的根,也許速度很慢,但終會破土長高,如同高大的身姿是努力扎根的結果,我們也會因為長期對素養的努力培養而取得驕人的分數。但倘若未曾栽種,未曾扎根,最后留下的便只是無所得的悲哀。
由上所述,不難發現,分數與素養并不是魚和熊掌那樣的對立關系,素養之于分數,就如水之于魚,根之于木。所以我們作為學生,不能只因為分數就忽略了素養,沒有素養而要分數,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反之,正確地認識分數與素養的關系,努力培養良好的素養,才是我們最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