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著的是什么,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村上春樹
01.
記得我剛開微博的時候,微博自動推薦的第一個關注的人是李開復老師。那個時候,他經常被大家稱為“微博教父”。
說實話,這個稱號放在他頭上一點也不奇怪。
那個時候的他好像永不間斷地在更新微博,字里行間激情滿滿,不乏一些積極向上的段子。
他曾把著名記者懷特?霍布斯說過的一段話作為自己的信奉。那段話是這樣說的:“成功就是當你醒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年齡多大,你很快從床上彈起,因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愛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華做的工作。這工作比你個人偉大、神圣。你迫不及待地要起床,跳進它的懷里。”
的確,李開復老師也一直在這么做,每天連續工作十五六個小時,熬夜、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飯。他對工作有著無限熱忱,比方說他曾向同事許諾收到郵件十分鐘之內必會回復,于是晚上休息時也不關電腦,就算在睡覺時聽到電腦接收郵件的提示音也會立即從床上爬起來回復。一直爭分奪秒在和時間賽跑,在和大家一樣的時間內,鐵人一般的付出也讓他取得超凡脫俗的成績。
可高強度的工作,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癌癥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悄然降臨。在他52歲那一年,積極奮進的他被醫生診斷患有第四期淋巴癌,毫無防備而來的疾病讓他感到措手不及。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意識到,原來死亡離他那么近,他不得不放下熱愛的工作,開始遵守醫囑,專注治療和休養。
生活就是這般,在病魔面前,無論你多么強大,都會打回原形。
當你覺得累,覺得無奈,覺得無助,瀕臨崩潰的時候,咬咬牙興許還能挺過去,可唯獨身體在遭受折磨和病痛時,我們都會束手無策。所有的夢想和藍圖,在健康面前皆是虛妄。
所幸的是,淋巴癌的治愈程度很高,李開復老師走得急也及時剎住了。及時治療和休養讓病情得到控制和恢復,也給他的生命敲了一記警鐘。
以前,我總覺得這樣的事情離自己還太遙遠,年紀輕輕的,哪兒那么矯情。
直到我在健身房里認識了蘇菲,才發現和李開復老師一樣劇情在生活中一直在默默地在上演。
?02 .
蘇菲是一名室內設計師,工作已經三年,在她的電腦桌面壁紙是一套已經設計成型的裝修設計圖,90多平,北歐風格,細看下來一切似乎都渾然天成,細節更是品味非凡,連每個細節都恰到妙處,看上去很是大方簡約。
這是蘇菲夢想中的家,細致到沙發上的抱枕和壁櫥的壁燈顏色她都反復做過修改。
蘇菲曾閉著眼無數次幻想過,某一天可以坐在自己設計的房子里,陷在柔軟的沙發里,曬著干燥溫暖而與世無爭的陽光,音響里放著自己喜歡的爵士樂曲,這是她理想中最好的依傍。
為了自己的夢想,蘇菲勤奮且努力,白天工作從不偷懶,晚上回家還兼職畫圖。
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跟自己較量,還要和時間賽跑。
每天晚上吃完飯,當隔壁鄰居正在大笑地看著電視時,蘇菲洗完澡,頂著一頭濕噠噠的頭發開始畫圖。在她的顯示器上總是貼著撕也撕不完的便利貼,3dsmax,CAD,Photoshop,任何一個軟件都被她練到熟練無比,總是在各種裝修風格中順利切換。
熬夜,在她的生活里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年輕一點的時候,拖著疲憊的身軀挨著枕頭就能立馬睡著。可年紀大一點后,熬夜以后開始失眠,慢慢地導致成不熬夜時也經常失眠。生物鐘紊亂以后整個人毫無精神,每天似夢似醒的過活。
在蘇菲的身邊有很多同事煙酒不離手,做設計師這一行,熬夜的年輕人比比皆是。蘇菲想著我不就熬個夜嘛,大家都一樣,努力了或許不一定什么都會得到,但不努力肯定什么都不會有。反正自己還年輕,熬過去了就好,有什么大不了的。
終于,工作了好幾年,蘇菲找到了心愛的另一半,也有了自己的家。裝修格調當然是采用的她早已設計好的北歐風格。
命運自然沒有辜負一個勤奮努力的女孩。可年紀越大,新陳代謝緩慢,身體自然也會有相對應的反應。早年透支的身體的后遺癥也開始在幾年后的今天開始“發作”,蘇菲的身體開始每況愈下。
醫學證明,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危害如同酗酒,會對人體造成長期危害。熬夜會誘發心血管病,提高患癌風險,引發失眠抑郁等并發癥。
體質孱弱的蘇菲也扛得很是吃力,吃不好、睡不好、臉部總是顯得浮腫,每天一副睡不醒的樣子,身體開始發出很多求救信號。有的時候甚至根本沒有發生什么難過的事情,可蘇菲總是精神萎靡,每天都是一副懶懶散散病懨懨的樣子。終日郁郁寡歡,逐漸對生活失去了熱情。
二十幾歲的她,就已經提前幻想好自己老年時會經歷的種種苦楚。
蘇菲真是恨透了這樣的生活,和丈夫抱怨,跟生活抱怨。她身邊的人開始建議她運動,她也沒太當回事兒,心想著運動的話只會消耗體力啊,把自己搞到沒有精力去工作,豈不是更得不償失。
?03.
世界上最無奈的斗爭,大概就是躺在病床上和自己的身體做斗爭。
正當蘇菲抑郁寡歡時,蘇菲被診斷患得了甲狀腺癌。
和李開復老師一樣,所幸的是這種癌癥治愈率還算比較高。經過手術和藥物的治療以后,蘇菲慢慢得以痊愈。有了這次的慘痛教訓,她終于下定決心要珍惜和愛護自己的身體。
科學證明說,人在運動的時候會分泌出多巴胺和內啡肽,身體會變得更輕盈,心情也變得更快樂。
做完手術復健以后,蘇菲開始調整生活作息,堅持運動。
說起來,身體這東西還真是挺“賤”的,只要給予它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和調度,它能干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剛開始的時候真的覺得很吃力,明明硬梆梆的身體,花時間練練拉拉筋竟然也可以嘗試做出一字馬。明明跑個一百米都氣喘吁吁,堅持一段時間后,三千米也不是大問題。
她開始逐漸享受肌肉酸脹,大汗淋漓的酣然。堅持運動讓她的身體和神經得以放松,排解了不良情緒得同時也變得更積極更自信,慢慢地她找回了自己生活里那些缺失的熱情。
原來,擁有一副錚錚鐵骨,才是迎接困難最好的武器。
?04 .
曾經看過很多的文章,它們都在鼓勵我們做一個內心豐富且強大的人,這并沒有錯。可在強大內心的同時,和身體和平相處,才會擁有這世上最好的盔甲。
雖然每個人的去處最終都一樣,都會走向死亡,可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就應該好好地對待和呵護,如果身體不健康,哪怕擁有這世間一切的美好,最終也會無福消受。
珍視自己的身體,充盈自己的內心。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學著護膚和化妝,這也是投資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身體更健康,內心更自信,這已是一切福報的根源。
身體強大,內心才能更強大。別讓飽滿的激情居無定所,沒有身體支撐的夢想注定無處妥放。看好自己,躲避生活里無妄的災厄。
前幾天,看到王朔曾在《致女兒書》書里寫過這樣一段話: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表面的相似。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發和腰和胸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我想把這段話送給看到的每一位陌生人,最后順便再加上一句:身體和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一切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