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文字,我本來應該在很多年前就要完成的,只是拜我的拖延癥所賜,很多事情一拖就差點被時光的塵埃掩埋。
西藏之行,大概是我走過的有限的地里,最記憶猶新的一次。就算在以后的人生里我去到再多的地方,看到更與眾不同的風景,也取代不了這一輩子西藏在我內心里的獨一無二。
在我的個人認為里,其實西藏沒有大多數人宣揚的那么神秘不可攀,也不會有著讓不管一個什么樣的人去一趟就徹底的得到靈魂洗滌的神奇。
一切的感受,還是來自于內心,不管怎樣的風景,都是需要人去感受,通過人的眼睛來賦予色彩的,最后歸于內心來記憶沉淀,心是什么樣的,那個地方才能給予你什么東西。
西藏始終是那個西藏, 她有著皎潔無瑕的雪山,有著碧波如鏡的湖泊,有著人與動物各不干擾共處在世界屋脊上的和諧。
可是世間眾生,各人有各人的著相。
西藏,有人感受她的陽光,有人迷戀她的身姿。有人用她來裝點自己有限的靈魂,有人想要去到那里結一場不需承擔的艷遇。
就像這個世間的每一個角落一樣,充斥著各種面目的人群,西藏也免不了,什么樣的人,都有。
我想,在21歲那年,能給予自己一場說走就走去雪域高原的旅行,大概是自己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同時我也真的很佩服那個時候的自己。
西藏之行,讓我第一次真正切切的感受了一回“沙發客”,這也是得益于大學時期很喜歡混跡于豆瓣網各種旅游小組的愛好。
年輕人最大的特征,不是有大把可以揮灑的青春,而是對于這世間任何美好,都有愿意相信的勇氣。
那一次是和同學的三人組合,就很勇敢的去到西藏做了一回沙發客,很是愿意去相信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這樣大概是那么多人喜歡在路上的原因吧,因為旅行可以不斷推翻自己原有的認知,讓自己覺得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可能。
臨時決定,臨時做準備。完全是因為同學的一句話,她說她要去西藏,我說那好啊,算我一個吧。
去高原會有高原反應的呀!怎么辦?那就趕緊去藥店買紅景天來泡著喝。聽說那里冬天溫度很低,好吧,那就多準備點厚衣服。聽說在那兒感冒會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那就把感冒藥什么的準備的齊全點。
重要的、瑣碎的事情都在腦海里過一遍,連如何收拾旅行包,我都在網上去搜方法。
可能也是從西藏那次的經歷開始,在以后的各種旅行開始前,整理一個旅行包,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件速度很快的事情。整理旅行包我最大的體會是,就和生活一樣,道理是共通的——懂得取舍!知道哪些是重要到不可或缺的,哪些帶上了也只是種累贅。所以,生活處處有哲理!
我現在還記得的是,我居然連縫衣服的針線都藏了一根在那個65L的旅行背包里,以便應應急,后來果然是派上用場了。
在學校外面火車站售票點買票的時候,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的是,那個售票員問我們買去哪兒的票,我們說去西藏。當時旁邊有兩個也在等著買票的男生,唰的一下子,眼睛就盯著我們看,然后來那么一句感嘆“哇,去西藏!”。本來還沒覺得是件多大的事情,被這么一弄,我感覺在他們眼里,我們像是被應征入伍要光榮奔赴“前線”的感覺。
在現在社會人口融合度那么高,地方之間交流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可能中東部省份與西藏的交匯確實是相對要少的多的。首先交通不便利就遏制住了交流的步伐,何況還有自然環境以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差異存在。
中國人身上的那種勇于開拓,不怕苦不怕難的韌勁,真的很讓我感到自豪。坐過青藏鐵路這條線路的列車后,感覺尤為強烈。
沿途看盡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不同地理風貌,穿峽谷,越高山,過江河,走平地,每一個地方都有獨屬于自己的樣子,每一處風景都讓我驚嘆!
可當我搜索一下關于青藏鐵路建設的相關資料時,內心又覺得很沉重。真的不是一條普通的線路,被稱為天路,我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連接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交融,更是那些平凡的人們用生命鑄就的一條生命之路。
任何大規模的工程的修建,應該總免不了人員受傷,青藏線的修建,在這個問題上,這是很顯而易見的。
我真正的把腳踏在西藏的那片土地上,也更深的體會到了修建的艱難。平常人在西藏走個路、爬個山步履走快些,步伐邁大些心臟都會加速,呼吸會有不暢的感覺,更何況是修鐵路這么大的工作強度。
我們一行三人,充滿了期待和勁頭的開啟西藏之行。
在此之前,我坐過最久的火車大概是去杭州,十三個多小時。這次更長,至今為止我也沒有坐過時間更長的火車了——四十八個小時。
在現在看來,除非必要,我真的沒有勇氣坐超過十個小時的火車,恨不得所有的出行都是高鐵加飛機。可能也是年紀大了,身體吃不消的原因吧。
所以說青春年少,是人生中最意氣風發的一個階段,不是因為有多豐富的閱歷夯實的深沉,也不是因為物質財富上帶來的底氣。就是一種全身心的奔赴未知和未來的那種激昂,不膽怯,不懷疑,總覺得明天會更好,遠方會更廣闊的那種勁頭,在漫漫的人生長路中,很多人都在慢慢的失去。
坐火車是有很多坐高鐵、坐飛機不能相比的樂趣的。現在人們什么都想要快捷、想要便利,似乎日漸養成了這么一種慣性思維了。
財富的話,最好是能夠迅速發家致富的路徑最誘惑人心,不問來路,不管出處。婚姻的話,最好是你覺得她顏值不錯,身材挺好,她也覺得你通身氣派,豪車名表,金光閃閃,一拍即合,哪還有那個時間去浪費在了解彼此內心的事情上,也不需要,這得多耽誤事兒啊?
其實,節省了時間的同時,也錯過了很多精彩的過程,以至于一輩子的模樣都會在這些不斷錯失中變得慢慢不同。
在大學期間,衣食住行,所有的經濟來源,都是父母支持的。如果就坐等著光伸手向父母要錢去旅行,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兒,于是我熱衷于各種兼職。
所以大學期間所有出行,都是坐的火車,而且還是硬座。
不過我那個時候也是迷之喜歡坐硬座,覺得如果要坐一趟很長時間的火車,沒有坐硬座的話,感覺有點白坐了。
因為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火車上和人聊天,看人聊天。
一列長長的火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期間經過很多個站點,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人生。可以說,火車載著的不是一個個簡簡單單的人,而是一個又一個故事,演繹世間百態。
所以我很喜歡和來自五湖四海的,現在陌生以后也不會再有交集的同行人聊天。每次從不同的人嘴里聽到對于各個地方的不同了解,對于生活的不同際遇,我就覺得自己收獲了很多。
因為我像是通過他們的話語,又明白了世界的另一個面,看到了又一條人生路。世界是多面的,我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經歷每一面。人生的路有很多條,我們的生命短暫,不可能走過每一條。所以,了解的途徑,就是各種書籍,還有形形色色的人。
出門在外,在保護好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在平和的環境下,可以表露多點善意。因為大多數的人,是不會拒絕善意的。當然別人伸向自己的善意,也不要因為膽怯而慌亂的輕易拒絕。
在去西藏的火車上,相對坐著的座位排列著六個位置。通過交流,知道有的人是去過西藏,但要在青海下車,去務工的;有人也是要去西藏,在那里經商多年,年紀大了,尋到了一個更適宜身體健康居住的地方發展,此行是要去交接店面的一些事宜的。
于是我當然不會錯過這些了解西藏的機會,時不時的詢問一下。
當自己對于一件事情處于未知狀態,想要從別人的嘴里聽到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我這次出行的深刻體會!
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更何況當自己再去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會有屬于自己的一些體會與判斷。
所以就聽著兩個觀念完全有些相對的叔叔在那里闡述自己對于西藏的了解,誰都似乎想要說服我去接受他的觀點。
我就照單全收,只要是不一樣的,我都信。因為我沒有經歷過呀!所以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那就寧可相信都是真的。
于是我從進入西藏最后一站的格爾木開始,就嚴陣以待,深怕自己會有嚴重的高原反應,到時候還得背個氧氣瓶,那個樣子,那我這是旅行呢還是旅行呢?關鍵是,要是高原反應嚴重,我還怎么玩!
話說四十八個小時,兩天兩夜的車程,真的不是輕易能夠感受得到的。旅行之所以那么的吸引人心,大概是只要邁出了腳步,就總會有收獲。
進入西藏,翻越唐古拉山脈,穿過可可西里,看到的就是那曲澄凈的天空和湛藍的湖水。那種在高原上還能夠感受到水給予人內心一種廣遠遼闊,那種感覺我是第一次在西藏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