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禮拜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終于要真正地開始初中生活了。三個人開學第一天像是參加什么重要的儀式,起了個大早,相跟著一同上學。
坑坑洼洼的路上都是跟他們一樣的騎著自行車去上學的學生,有和他們一樣是新生的,也有高年級的學生。從自行車的新舊程度上就能分辨得很清楚,凡是在這條路上走過有段時間的自行車,大多看起來都會很舊,因為這條路實在太顛簸了。
開學的第一天,不光新生,還有初二、初三的學生,相較于之前冷清的校園,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新生們車棚放下車子,走進校園,教學樓里的高年級學生成群結隊的,有的站在教學樓通道的兩側,有的在樓上的欄桿邊趴著,看著這些稚氣未消的孩子來到這里。這像是一個特別的歡迎儀式,讓這些初來乍到的家伙們有一些緊張和羞怯。
常宇、石頭和姚遠也是在這種注目下走進后院,他們相約放學見后便各自朝各自的教室走去,姚遠走進2班,常宇走進了4班,石頭則走進了7班。他們要分開了,各自要待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開始新的學習生活,這讓三個人心里還真有點不習慣。
常宇進到教室,班里稀稀拉拉的坐著一些人,有的人聚在一起聊天,有的單獨地坐在角落,聚在一起的大都是一個村的,他們被安排在了一個班里。仗著人多勢眾,他們看上去頗為張狂,說話很大聲,時不時地發出夸張的大笑,以引起周圍女生的注意。常宇找了一個沒有人的座位坐下來,他有些緊張,因為教室里坐著的除了幾個不說話的女生外,男生大多數看上去跟大街上的二流子沒什么區別,盡管他對這所學校的校風早有耳聞,但當身處其中,還是讓他有種說不上來的挫敗感。
五七中學是以亂聞名于小鎮的,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就是在這所學校里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這其中就包括了常宇兩個堂哥。兩個堂哥從前是人人眼中的優等生,可就是上了這所學校,成績一落千丈,最終也沒能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因而常宇對這所學校是有抵觸情緒的,在他的認知里,踏進這所學校,就意味著將自己的未來判了死刑。
正當常宇有些煩躁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從門外走進來,這人是常宇同村的一個女生,叫武冬梅,小學時期他倆不是一個班,武冬梅是甲班,常宇是乙班,只能算得上認識。她也看見了常宇,兩個人簡單地聊了兩句,武冬梅也坐在了一個沒有人的位置上。武冬梅因為身材有些肥胖,所以這個時節總是看起來很熱,不住地用手給自己扇風。
不一會兒功夫,座位開始陸陸續續地坐滿,先來的人除了有認識的人坐一塊,大多數都是撿一個沒有人的座位坐下,后來的人如果看到有同村的熟人,大都招呼一下坐在一塊,沒有熟人的便有些尷尬的和新的同學坐一塊了。
大部分的人在新的環境里還是比較拘謹的,一般都會以“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個村的?”來作為聊天的開始,坐到常宇旁邊的是一個長得白白凈凈的男生,說話有點奶聲奶氣的,經過一番客氣,常宇知道了他叫牛志華,他就住學校附近的村子,走路十幾分鐘的路程。
正當教室里的學生都亂哄哄地聊天時,走進來一個又瘦又小的女人,她嘗試讓大家安靜,喊了一聲沒有什么效果,隨即用黑板擦敲了敲講臺桌,教室里才慢慢安靜下來,盡管她已經盡量很大聲了,但是聲音依舊并沒有足以讓后排的同學聽得太清。
“大家好,歡迎你們從今天起就是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了,我是你們的班主任,我的名字叫劉淑芬,也是大家的數學任課老師。”
臺下的學生好像都沒有反應過來,眼前的這個老師有點太不像老師了,她瘦小的身軀好像一陣風就能把她給刮走,幾個男生交頭接耳地小聲嘀咕著。
“在下面說什么呢,可以站到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講臺上的老師朝著嘀咕著的幾個男生的方向說道。
“老師,我們沒有說什么。”一個男生嬉皮笑臉地答道,另幾個男生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壞笑。
瘦小老師沒搭理他們,接著說道:“這一周是新生軍訓周,今天上午會給大家發相應的課本和校服,從今天下午開始咱們進行軍訓。”
然后她讓坐在前排的幾個男生一塊跟著她去搬書和校服去了。
老師一走,教室里又開始炸了鍋,剛剛那個嬉皮笑臉的男生跟其他幾個嚷著,“這老師個子可真矬。”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自己脖子那很夸張地比劃,惹得旁邊的男生哄堂大笑,其他人齊刷刷地也盯著他,他張嘴喊道:“看什么看!”一下子人們都趕緊轉移了視線,好像生怕招惹到他。
“他叫李丹,是我們村的,他哥是咱們學校初三的,打架狠出了名,誰都不敢惹,他從小跟著他哥,也挺橫,不過不去招惹他沒什么事。”牛志華小聲地跟常宇說。
常宇沒有多問什么,只是心里有種說不清楚的失落感,班上有這樣的學生存在,免不了會出什么狀況,日后的相處中也證明了他的這一預感是正確的。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瘦小的劉淑芬領著剛才幾個男生,搬著幾個大箱子進了教室,并安排幾個女生發新課本。同學們拿到新課本,都開始嘩啦啦地翻著,常宇看到這些書已然忘記剛才的失落,變得很興奮。這些書不再像小學課本一樣是彩色的,大部分都是黑白的,而且一些書的尺寸也變大了很多,這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從前他總是喜歡翻看哥哥姐姐的課本,現在他自己也擁有同樣的課本了,這似乎讓他覺得自己和那些大孩子一樣了,不應該再是別人眼中的小孩了。
“大家拿到新課本可以先隨便看一下,稍后給大家發一下校服。”劉老師在臺上忙得不亦樂乎,她把校服按照尺碼不同分別疊在一起,待疊放完畢之后,點名開始領校服。
老師點名的時候,同學們都會不約而同地看著被點名的同學上前去領校服,大家都在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彼此先認識一下,當然,大家也知道了班上那個看來有點蠻橫的同學叫李丹。
一上午除了發所需要的東西外,老師又說了一下今天下午軍訓的安排。說是軍訓,這算哪門子軍訓吶?下午學校安排的軍訓是新生到操場上去清理操場上的雜草。
一個暑假過去,操場上的草長得很是旺盛,每年的開學前都會專門請人來把這些草清理干凈,今年學校為了節省開支,美其名曰鍛煉同學們的意志力和協助能力,就把這件事交由了新入學的學生們來干。同學們一聽,臉上頓時都露出了失望的神情,倒不是說多難的事情,下地干農活本就對農村的學生來說是家常便飯,只是學校把軍訓內容改成“做農活”,多少讓人有些不悅。有幾個嬌生慣養的女生一直湊在一起喋喋不休,只是所有的抱怨此刻對于她們而言都只不過是徒勞罷了。
按照正常的上下課時間,上午四節課到十一點三十五就放學了。學生們不管家里遠近,都回家吃飯。路途近的還好,路途比較遠的在家吃完飯,撂下碗筷,基本上就又騎著自行車往學校走了。好在現在是夏令時,下午上課時間是三點,讓那些家較遠的同學能在家里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中午放學時間一到,學生們如同脫了韁的賽馬一樣,從自己的教室轟隆而出,常宇在人群中仰著脖子張望姚遠和石頭,看到他們倆同樣在仰著脖子張望他。他們相跟著到車棚取車回家,此時的車棚已經人滿為患,外面的人想進去只能等里面的人先出來,就這樣出一波進一波,好長時間他們才找到自己的自行車。
回家的路上三個人彼此談論著在新環境里的感受,可是發現一上午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多的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倒是三個人都認同了之前對于五七中學的種種傳聞,不約而同地對自己的新學校都抱以失望的態度。
2
夏天太陽毒辣地炙烤著大地,下午三四點鐘就連鋤地的莊稼人也不愿意到地里干活去。操場上一群群學生這一片那一片的在清理那些可惡的野草。
常宇班被分在了操場的東面,就這么直直地被太陽照射著。大部分女生們一個個不顧臉上流著汗水辛勤地勞動著,幾個女生一副林黛玉的模樣,蹲在地上磨洋工。而以李丹為首的部分男生,臉上更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杵在地上,時不時地仰頭瞧瞧天上的太陽。
那位瘦小的劉老師像一個監工一樣,督促學生們趕緊清理,清理完了好找個陰涼的地方歇息去。她看到了那些男生在偷懶,只是什么也沒有說,大抵她也覺得彼時的太陽過于強烈了。
不過路過的一個胖胖的老師倒是扯著嗓門喊了幾聲,“趕緊干活,那幾個男生在地上坐著干嘛呢,看見旁邊的女同學在干嘛了嗎?一會兒校長挨個檢查啊!”最后一句話他故意提高了嗓門,這顯然讓一些同學提起了精神,坐在地上的幾個男生也不得不加入到了勞動的行列當中,不過還是有個別男生就是懶著不動彈。
當太陽被遠處的一棵大樹遮擋住的時候,所有班的學生基本都停止了勞動,坐在操場上開始休息,有的班圍成一圈表演起了節目。劉老師也組織自己班的同學一起坐下,希望有才藝的同學能表演一下以調節下氣氛,只是大家都是你瞪我我瞪你,沒有一個樂意上去的,這也不奇怪,即便是有點藝術細胞的,村里的孩子們能有勇氣在眾人面前表演的還是極個別的。老師看大家都沒有主動表演的打算,索性讓他們都坐在地上休息,自己也自顧自地找了個陰涼地歇著了,顯然我們瘦小的劉老師有些吃不消了。
過了一會兒,隨著2班的同學一陣起哄聲,大家都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他們身上,只見一個穿了一身白色運動裝的女生大大方方地站到了眾人面前,唱起了時下流行的一首流行歌曲,邊唱身體跟著歌曲的旋律而有節奏地扭動,惹得男生們一個個張大了眼睛看著,唱罷男生們拼命地鼓掌,有幾個搗亂的甚至吹起了口哨。那女生倒是對這些不以為然,又重新坐回了人群中。
女生談不上漂亮,但是她那雷厲風行的舉止不得不讓人印象很深刻,站著的時候總是手插著褲兜,一副大姐大的派頭,看上去真的酷極了。事實也正是如此,這位姑娘可并不好惹。常宇和石頭也是放學的路上聽姚遠說的,據聞這位姑娘是某個社會上老大的妹妹,還未進學校,這位老大早已幫這個妹妹打點好了一切,和所有學校有點名氣的混混兒們打了招呼,要罩著這位妹妹。有了大哥的照顧,這位妹妹著實威風,學校里不管這個老大,還是這個大哥,不管男女,一律沒人敢惹這位大小姐。三個人調侃著自己怎么就沒能有個混老大的哥哥姐姐,也能讓他們這個當弟弟的威風威風,然后哈哈大笑起來。
下午放學前,校長連慶文挺著大肚子笑嘻嘻地到操場上挨個班級轉了一下,說著“同學們辛苦了”、“干得不錯”之類的客氣話。也確實不錯,現在的操場放眼望過去,不再像上午那般看著雜亂無章,了然已干干凈凈,真正地看上去像是一個操場了。
之后所有的學生都集合到一起,我們的連校長拿著擴音喇叭,說了一番對新生的致辭,第一天的軍訓生活算是結束了,同學們也沒再回教室,直奔車棚取車回家了。
3
真正的軍訓是從第二天開始的。各班開始被拉到操場上去操練,帶隊的都是學校的男老師,他們并非真正的軍人出身,所以也只是照葫蘆畫瓢似的教學生一些基本的動作,訓練內容基本上就是站軍姿、走隊列,每個班因為分配的老師不同,所以教學內容也不一樣,都是老師們自由發揮。其實五七中學每年的軍訓,就是做一做樣子,學生們說出去也算是有過這么個所謂的開學儀式。
負責常宇班的男老師皮膚黝黑,身高體胖,穿一件白色短袖,黑色運動褲,不茍言笑。他原本打算除了讓學生們站軍姿、齊步走之外,想教授一下正步走。沒成想自己學藝不精,做示范走了兩步,走順拐了,惹得學生們哈哈大笑,尤其是李丹,指著那位老師說了一句:“跟個二傻子一樣。”原本就狂笑不止的同學被這句話逗得更合不攏嘴。男老師見臉上掛不住,不容分說的,上來踢了他屁股一腳,李丹很是不服氣,不過沒說什么,只是嘟囔著嘴,狠狠地瞪著眼前這位比他要高壯很多的老師。
“其他人找地方休息,你在這站著。”男老師說道,“你叫什么名字?”
“李丹。”李丹仰著頭,以一種很輕蔑的眼光看著男老師。
“李丹?你拽什么拽?。”男老師也回了一句,便也朝著陰涼地走去。
五七這所學校的老師對待學生向來是不客氣的,在他們眼里,這些學生就跟那些街上閑逛的地痞流氓沒什么區別,這些年相對來講,學生還算是稍微安分了許多。再往前數幾年,不乏學生與老師大打出手的場面發生,甚至學生聯合一些社會上的小混混兒,放了學半道截住老師揍老師的情況也偶有發生。老師們但凡有調任的機會,都不愿意在這個學校里多呆一天。
李丹倒也是個硬骨頭,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濕,還是在太陽底下站著一動不動。后來老師要求集合,李丹旁邊的一個同學發現李丹閉著眼,跟他說話也不搭理,晃晃悠悠地倒在了地上,學生們這才發現,他暈過去了。
高個子的老師有點著急,學校沒有醫務室,好在離學校不遠處有一個門診,他背起李丹就往校外跑,同學們一時間愣了神,都站在操場上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李丹并無大礙,醫生說他是因為長期不吃早飯而導致低血糖,又因為在太陽底下一曬,有點脫水。
李丹家平日里就他和奶奶、哥哥,爸媽常年在外打工,這是常宇從牛志華那里得知的,他應該也是因為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無人管教,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吧,常宇想。
李丹倒了之后,操場上其他班也有幾個女生陸續倒下的,但都不至于昏倒,只是實在受不了這太陽的毒曬,有些體力不支,老師們也不再刻意地去訓練,只是走走過場,練練停停,生怕哪一個學生有什么閃失。
之后一個禮拜的軍訓都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難熬,常宇班里的李丹被老師安排在家里休養。這期間每個班里開始有了愛挑頭的同學自愿做班里的代理班長,來幫助老師一同完成軍訓。這樣的學生大多是每個班里不好惹的刺頭,他們的存在讓老師的工作反而好做了些,因為他們大多能靠著自己的“名氣”威懾住班里其他的同學。
常宇班里那個刺頭在家休養生息,冒出來的第二個是常宇鄰村的一個男生,叫李玉龍。小伙子黑黑瘦瘦的,個挺高,看上去很精神,李丹不在的時候他表現得很活躍,因而被老師選中。他積極地喊口號,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看哪個同學走得不整齊了,或是動作要領沒做到位了,他總是細心的幫他們指正,尤其是對班里一個叫馬楠楠的女同學,他有事沒事總喜歡往她身邊跑。
馬楠楠對于李玉龍的舉動有點不耐煩,總是用鄙夷的目光看他,可是李玉龍不在乎,也可能他壓根就沒有察覺到馬楠楠對他的厭惡,只是一個勁地獻殷情,其他同學都跟看西洋景似的看這位班里帶頭的整日在他們面前出洋相。當然,也有跟李玉龍關系好的男生跟著瞎起哄,只要李玉龍跑到馬楠楠身邊,他們就叫喚,像一群發情的野貓,嘴里說著一些讓人很是難為情的話,這讓李玉龍更加覺得自己威風了。
4
戰爭開始于軍訓的第二周。
經歷了一周的熟悉,班上的同學基本上都能叫得上了名字,關系要好的都開始稱兄道弟了,尤其是愛挑事的刺頭們。這些人只能用臭味相投來形容,在一起稍微聊兩句,發現你認識哪個哪個村的大哥,你是誰誰誰的干弟弟,就能打成一片了。通過一周的摸底,顯然各班之間的刺兒頭們已經都互相了解了對方的“底細”。
趁著中午學生們在教室休息的時候,刺頭們開始聚集起來走班串教室,看到那些好欺負的學生就戲弄人家,遇見和他們一樣的,互看不順眼,找個理由便大打出手,有時候雙方參戰人數眾多,還會有誤傷的情況發生。
老師們對于這種情況已經見怪不怪,這已然成為了這個學校的開學傳統,年復一年的,讓這些老師們看上去有些麻木。這也才有了最開始的那一出,常宇的波瀾不驚。不過總得還是要制止,戰爭的雙方往往因為老師的介入會停止戰爭,但這不意味著就結束戰爭,下午放學后的學校門口才是高潮。
那些打架者,往往會站在學校門口,大有想讓全校的人都知道有他們這號人物的氣勢,似乎如若不然,這架就白打了。獲勝的一方往往是離學校比較近的村子里的學生,因為他們搬救兵速度最快。落敗者除了被狠狠地揍一頓之外,有一部分人干脆就此輟學了,因為一旦敗下陣來,等待他們的是終日的不得安寧,索性就此告別自己的學生生涯。所以隨著“戰爭”的不斷發生,各個班里的人數,從開學的前幾周就開始往下降。
這種混亂的打架局面結束于2班的那個女生張曉陽,也就是軍訓時那個唱流行歌的女生。起因是我們這位大姐大一次打架事件中動用自己的關系,把自己那位大哥叫了過來,大哥出手有點狠,將對方兩人打進了醫院,也驚動了鎮上的派出所,學生們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慢慢的局面才平息下來,但這并不代表沒有了打架事件,只不過大家在心里形成了一種默契,默認了本年級的老大就是這位大小姐,但凡這位大小姐出面調停的,沒有人不會不給她面子。就這樣,在張曉陽的“統領”下,雖然爭斗不時地還會發生,只不過大體上整個院子里稍顯安靜了許多。
5
李丹雖然也是個刺頭,但是他幾乎不太參與學校的打架事件,因為和其他班的那些刺頭都有往來,他的存在倒是讓班里的同學們免受了一些麻煩,就這一點而言,班里的同學們對他是心存感激的,尤其是那些遠路的學生,他們在學校是重點被“照顧”的對象,李丹每每遇見總是替他們解圍。
倒是班里那個李玉龍,整日油嘴滑舌,不知通過什么關系他認了那位張曉陽當了干弟弟,神氣的不得了。每日中午到學校,趁著大家都在教室里休息的時間,他總是去騷擾馬楠楠。馬楠楠滿心厭惡,多次對他破口大罵,奈何李玉龍臉皮厚的和樹皮一般,總是和其他男生嚷嚷著“打是親罵是愛”,這讓馬楠楠臉上極為不光彩,憋著一口氣想要給這個二流子一個難看。
這天中午,馬楠楠依舊和平時一樣,趴在桌子上休息。李玉龍鬼鬼祟祟地走到她身邊,招呼同桌的女生起開,他自己坐在馬楠楠的旁邊,用一只手撐著腦袋,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其他幾個他的所謂的小弟站成一周,不懷好意地盯著他們。
馬楠楠被一種很不友好的氣場搞得很不舒服,睜開眼,看到周圍都是男生的腳,頓覺不妙,一下子驚聲坐起,一群男生哄堂大笑,馬楠楠的臉瞬間變得通紅,怒視著盯著自己的李玉龍,毫不留情面“啪”的一巴掌打在了他的臉上,班里一時間沒有了聲音,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兩人身上,李玉龍漲紅了臉,怒吼道:“你他媽的找死!”
順勢李玉龍拿起一本書,做出了要還擊馬楠楠的樣子,馬楠楠毫不示弱,惡狠狠地瞪著他。
“你他媽沒完了!”這時候教室最后一排響起一個聲音,“有種別的班里橫去,別他媽在自己班里裝蒜。”說這句話的是李丹。他早看李玉龍不太順眼,仗著自己的那位干姐姐,出盡了風頭。在他的內心深處,蠻橫是要有度的,至少不應該對這些今后朝夕相處的同學們。
“你管得著嗎?”李玉龍回了一嘴,不過面對氣勢洶洶的李丹氣勢上顯然弱一些,其他站在他身邊的幾個男生也都被李丹嚇得一句話也不敢講。
“有種你再說一句?”李丹看著李玉龍,隨手拿起了板凳。
“你等著。”李玉龍說著便往教室外走,一路罵罵咧咧的,一會兒一幫人都氣勢洶洶的回到教室,走在前面的是他那位干姐姐——張曉陽。
“李丹,大家都是朋友,不要鬧這么僵嘛。”張曉陽開門見山的說。
“那得問你那位干弟弟,他想不想。”李丹回了一句。
“今天給我個面子,你倆的事情就到此為止,大家以后還是朋友。”張曉陽干脆地說完徑直走向了打了李玉龍一巴掌的馬楠楠。
“就是她扇你一巴掌,姐替你扇回去。”說完一記清亮的耳光打了上去,站在張曉陽身后的李玉龍有點措手不及,驚愕地張大了嘴。原本他只是希望來嚇唬一下馬楠楠,誰知這位干姐姐真動起了手。
他趕忙勸著眼前的這個彪悍的姐姐,陪著笑臉走出了4班的教室。所有人此刻都無比心疼那個眼里含著淚水的小姑娘,同時對李玉龍的所作所為人人不為之憤恨。盡管有幾個女生上前安慰馬楠楠,但是對于一個女生,在眾人面前受到如此委屈,還是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李丹緊握拳頭,在桌子上重重地砸了一下,為剛才沒能為馬楠楠解圍而有點懊惱,這一切發生的都太快,實在讓人措手不及。
經歷了此次事件,李丹在同學們的心里大有改觀,所有人都不會刻意地回避他,他也開始融入到這個大的集體中,而李玉龍成了班里最令人討厭的人,他也自知理虧,一到課余時間,便出教室和其他班里的狐朋狗友玩在一起,也不再去騷擾馬楠楠了。
6
軍訓快要結束的頭兩天,天氣開始下起了雨,一下就是一天,傾盆大雨把學生們困在教室。因為沒有正式開學,老師們也無心教學,學生們便在教室里聊天解悶。
這段期間,常宇結識了前面說到的牛志華,還有和牛志華鄰村的孟健,還有小個子龍鵬。
孟健酷愛踢足球,軍訓放學后總是喜歡和同村的幾個人留在學校的操場上踢足球,他和志華很早就認識,兩個村子因為離著近,學校經常會一起組織一些活動,他們因此也很早就成了朋友。
龍鵬和常宇一樣,每天騎自行車上學,他家到學校的距離比常宇的還要遠很多,不過龍鵬的個子很矮,比志華還要瘦小,小小的身軀騎上大大的自行車給人一種很滑稽的感覺,常宇調侃龍鵬像是馬戲團里的猴子,龍鵬聽了也只是跟常宇打鬧一番,跟著傻呵呵地樂。不過龍鵬的成績是非常好的,按照小升初的成績來看,龍鵬至少在4班名列前茅。志華和孟健成績方面,算是中下等,但這并不妨礙四個人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他們四個坐在一起仿佛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軍訓休息的間隙,他們四個總是呆在一起。他們談論的話題并沒有局限性,有時候會是一些從電視上看到的新聞,有時會圍繞孟健喜歡的體育內容。他們的談話總是也惹得很多其他的同學一同加入,這也讓班里的同學們很快地打成一片。不過他們吸引的永遠是和他們同等意義上的老實的孩子們,至于那些比較“活躍”的同學們,他們才不關心這些問題呢。
軍訓的最后一天,雨依舊下個不停,這讓常宇這些家遠的學生們可犯了難。因為早上來的時候還未下雨,所以他們也沒有帶雨具,只能在教室等著雨停再往家里走。學校周邊的同學們或是打著傘直接回家,或是等著家里人來接。
孟健和志華原本可以走,但是想到兩位朋友還要在教室等一段時間,便留下來陪著他們,這讓常宇和龍鵬心里都倍感溫暖。石頭和姚遠一放學也跑進常宇班一起等待著雨停,簡單地互相介紹了一下,幾個人都熟絡起來,開始有說有笑起來。
對于這座陌生的學校,除了原本受傳聞中的那些負面消息而產生的失落情緒,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懷。常宇意識到其實不管在哪里,不管何時,只要有這些溫暖的朋友陪在左右,他的日子都不會像想象般的那般灰暗,也一樣會有陽光,他開始對自己的新生活重新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