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些很困難很困難的交互方式。都是在Reddit上看到的,Reddit是一個很神奇的網站,上面有著各種前沿同時無聊的人士分享自己的見解。我看到的兩種都是他們想出來的,一個是,怎么最困難地輸入一串號碼,另一個,是怎么樣設計一個最難用的音量按鈕。
聽過一句話,能考零分的人,一定是有考100分的實力,因為他竟能巧妙地繞過所有正確的部分。所以當我看到這些困難的交互方式之后,我覺得,設計它們的人一定深諳其道。
而如果能懂得這些極端的交互,學會理解它們并嘗試避免,應該也對正確的道路有更大的幫助吧。
用最困難的方法輸入一串電話號碼
1)鼠標位置法
鼠標移動的位置代表了電話的號碼。鼠標不斷移動,電話號碼也隨機進行變化。
2)逐漸移動法
一個一個號碼逐漸增加,直到加到自己想要的號碼為止。
3)慢慢選擇法
通過下拉列表選擇自己需要的電話號碼(幸虧還分了三個小組)。
4)老虎機法
像是老虎機一樣,每個數字都在不斷地變化。點擊按鈕就會把數字確定下來。
難用的音量按鈕
raddit是一個有著各種奇怪技術帖子的網站,我有時候也會去看一下。最近看到一群清閑的程序員發起了一個活動:設計最難用的音量按鈕。
1)沙漏法
沙漏的綠色的多少代表了音量的大小,綠色越多,音量越大。
2)通感法
顏色與音量的......結合。點擊帶顏色音量條,就會自動變幻出不同的音量。
3)鼓勵運動法
這張圖上寫著,如果你想要調整音量大小的話,方法很簡單,就是把你的耳朵靠近音響一點點。
4)長期涂抹法
通過面積與涂抹來展示音量的大小。黑色面積越多,音量越大。
5)物理慣性法
通過鼠標移動三瓣齒輪,利用齒輪移動的物理慣性控制音量。
6)打氣法
通過不斷點擊按鈕,就可以不斷把音量的滑塊往上推動。
7)重力飛行法
這個是打氣法的改良版,換成小鳥,就成了flappy bird,成為一款永遠在飛行不停歇的音量。(個人覺得如果小鳥再多一點表情,可以更增加趣味性)
8)平衡杠桿法
右邊滑塊用于控制左邊棍子的傾斜,從而使得滑塊隨著棍子移動。
9)游戲通關法
通過射擊游戲積攢分數,獲得音量。
10)曲線法
在我的印象里,滑塊一定是固定直線運動的,誰想到它居然還有離開直線的那一天呢。一旦離開,整個音量按鈕就失靈,顯示錯誤。
11)六合彩法
轉動轉盤,轉到哪個音量就是哪個了吧!
12)下拉菜單法
0還是1,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調就總會出來的。使用下拉按鈕,一格一格地調整音量。
小結
這些設計為什么可以這么難用呢?這邊列了一張表:
發現如果需要一個交互很難用,有以下幾個要點:
1)隨機
這個操作是隨機的,是用戶不可預期的,用戶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去完成一個操作。這時用戶便會失去對整個系統的掌控感。
2)低效率
跟隨機相比,低效率的操作還是在用戶預期之內的,可是操作起來步驟很多,使得用戶失去操作的耐心。
3)不穩定
波動,不安分。即使這一秒的操作正確,下一秒還是有可能出錯。低效率帶來的是時間的花費,但是一旦完成,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像拼拼圖一樣。但是如果整個系統都處于不穩定狀態,這一秒做完的事情,下一秒就馬上被推翻,需要重來,這該是多么令人扼腕。
設計一個難用的設計,只要滿足以上任意一條應該就好了。
但,要設計一個很好用的設計,就必須盡量避免以上所有。
設計有時候需要統一的規范,但是有時候規范多了,感覺就會處于一個安全圈里面,很難出來,所以有時候感覺很需要一些奇怪的東西來填補,今日看到這些無所忌憚的設計,覺得真的是需要好好收集。
以前看過一部書改編的電影,里面介紹了未來世界的人類,他們的手腳都進化得很短很短,接近于退化,因為世界已經進步到不再需要他們去做任何事情,食物會送到嘴邊,交通也可以精確到家門口。我其實覺得交互也是在這樣發展,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方便,但簡單到最后,一百年后,一千年后,是否也會如那電影里面一般。
所以雖然總想把設計做得很流暢,卻有時候也感覺,用戶操作中遇到的障礙,也不一定全是壞事吧?
參考資料
https://www.reddit.com/r/ProgrammerHumor/search?q=volume&restrict_sr=on&count=150&after=t3_6ijyv1
https://uxdesign.cc/the-worst-volume-control-ui-in-the-world-60713dc86950
https://qz.com/679782/programmers-imagine-the-most-ridiculous-ways-to-input-a-phone-nu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