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年回到北京,一系列的地產限購政策激起了一波波的討論熱潮。都說北京開始趕人,這個城市不允許你留在這了,或者換句話說,你為城市添磚加瓦奉獻青春可以,但是想要福利保障、買房養老就不行了。
那么,你為什么還不離開北京?
我問了坐在對面的設計師芳芳,她是87年的,目前單身,在北京無房無車,月薪10k左右。
她抬頭看我的時候很茫然,大概還沉浸在活動廣告圖的設計中無法自拔。她說:不然我去哪,回家能干什么?
這代表了許許多多的北漂,所學技能回家無法謀生,在北京有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也有固定的朋友圈子,習慣了。其實我很想問芳芳:那以后怎么辦呢?35以后,40以后也繼續做北漂嗎?但是我沒問,因為我想她既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想。
我又發微信問了問小姐妹璐璐,她剛剛結婚,老公有戶口,國企員工但是家里沒錢,倆人在北京買房她家出了100萬,現在我們都管她叫百萬新娘。她在一個朝不保夕的小公司,月薪13k。
她回我說,誰說我不想離開,過年回家都不想回來了,現在每個月我車貸加房貸都20000多了,老公一個月才5000,啊啊啊啊啊不想活了。但是怎么辦啊,房子車子都買了,難道現在回老家?
是啊,父母傾盡家財幫孩子在北京安了家,難道說走就走?在北京留下,很多時候已經不是個人意愿,而是父母和家族的期望了。
開完了會,我看著仍舊斗志滿滿的總監,向她提出這個問題。她代表了在北京年少成功的那類人,年薪百萬,有車有房,家庭美滿。但她也會抱怨自己的女兒小美如果繼續留在北京只能上打工子弟小學。
在北京獲得身份和生活保障,于她而言依然是難題。她說:北京成就了我的一切,我在這有人脈有資源,如魚得水。我舍不得離開。
她的回答在意料之中,工作狂型的人,一次通宵加班后頂著黑眼圈碰到她,她說:年輕人,這才熬了一夜就受不了啦?這份勁頭我是極佩服的,這一類人也是極適合留在北京的,盡管這座城市依然沒有歡迎他們。
我也問了問自己,你為什么還不離開北京?
我想,大概是我還沒有習慣逃避。面對房價、面對戶口,我還想再拼一拼。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離開北京,我也希望不是被這座城市趕走的,而是我想去過一種更契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