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恰逢姐來杭培訓學習,于是邀來家里共度節日。
來了客人,自然不能素食待客,不然不合禮數。想起姐一直愛吃湖蟹,當下也正是湖蟹最為肥美的季節,心中雖有猶豫,但還是從菜場挑了五只肥蟹回家。
回家途中,一路惴惴不安。
這段時間,有心繼續素食(我曾有過兩年素食經歷,奈何素食后面黃肌瘦,家人很是心疼,為不讓家人擔憂,復又開葷)。近期,受佛菩薩指引,素食的心,又開始悄悄萌動。已斷斷續續素食了十多天。
作為一個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殺生即犯戒。所以,在飲食上,我雖復開葷,但基本只食三凈肉。殺生則少之又少。
當把湖蟹洗刷干凈,放上蒸架準備煮的時候,兒子剛好到廚房看到,他問我:它們都是活的?我點頭說是。“你不是說不殺生了么?”兒子問。我頓覺慚愧難當!和兒子坦白:今天阿姨過來做客,她喜歡吃蟹,所以媽媽破例買了。
兒子沒再說什么,然,我的心里卻很不安。我從手機里翻出皈命文,給待煮的蟹做了皈命,希望它們能夠原諒我奪走它們的生命(事實上,我知道,這永遠是無法被原諒的)。
蟹們被繩子綁著,放在鍋里開始煮。猶如,人被五花大綁,押赴刑場。它們噼里啪啦拼命的掙扎聲,讓我心驚肉跳!無論如何,它們也都是鮮活的生命啊!我無權剝奪它們活下去的權利!我是一個劊子手,五條生命因我而失去!那一刻,我討厭自己,無法原諒自己!
晚上恰好看到豐子愷先生寫的《憶兒時》中關于他年少和父親一起食蟹的經歷。作文時,豐子愷已經為人父,且茹素多時,他文中提到:“當時我們一家團欒之樂的背景,是殺生。我曾經做了殺生者的一分子,以承父親的歡娛。血食,原是數千年來一般人的習慣,然而殘殺生靈,尤其是殘殺生靈來養自己的生命,快自己的口腹,反求諸人類的初心,總是不自然的,不應該的。文人有贊詠吃蟹的,例如甚么“右手持螯,左手持杯”,甚么“秋深蟹正肥”,作者讀者,均囚于習慣,贊嘆其風雅。倘質諸初心,殺蟹而持其螯,見蟹肥而起殺心,有甚么美,而值得在詩文中贊詠呢? ”
在我殺蟹食蟹,滿懷愧疚的這個中秋夜晚,不期然恰好看到豐子愷先生的此文,不知它是否正是為提醒我而來?
今晚,我為自己的殺生行為懺悔!
感恩兒子對我的監督與提醒。
明日起,繼續茹素,做個清明的人。
遠離殺生,做個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