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用的降低內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預設”。
我不預設對方是不是不喜歡我,我不預設這句話是不是話里有話,我只跟對方進行自然的溝通,如果遇到什么問題,那我就坦誠溝通,就事論事。也不要擔心對方會不會因為我的發問產生偏見。
不懼怕坦誠溝通,這是篩選的過程。你坦誠,留下的自然就是坦誠的人。
2.
最近很治愈我的一段話:“我說要擺爛,其實并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希望自己能夠松弛一點,不要太去期待遙遠的未來,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我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只為今天而活。”
“真正的進步,不是焦慮的自我懷疑,而是平靜的自我接納,不是被對自己的不滿驅趕著,而是被美好的目標吸引著,耐心等著它開花結果,相信成長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提前焦慮太愚蠢了,祝你我都能盡興。
3.
真沒必要為了三五年后的前途擔憂。大家都樂觀點,說不定到時候都物是人非,瞬間豁開朗,當下便是最好。及時行樂與世界和解,我們不妨暫時不去想那些煩人的事,去聽喜歡的歌,拍想拍的照片,吃喜歡的甜點,給好運一些時間,只管做自己,好運一定會如約而至。
把時間分給睡眠,分給書籍,分給運動,分給花鳥樹木和山川湖泊,分給你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而不是將自己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上。當你開始做自己時間的主人,你會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噴涌而出的平靜的力量,至于那些焦慮與不安,自然煙消云散。
4.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我們會認識形形色色的人,會遇到無法解釋的惡意,會感到失望,但是只要過去了,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都是在提醒你,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經歷的意義在于引導你,而非定義你。所以,請記住:深淵可以凝視,但不要駐足。
5.
很多人喜歡你,或因為你漂亮,或因為你說話機靈有趣,這些喜歡都暗含著很多期望。
而有的人喜歡你,是看見你哭和狼狽,知道你辛苦和平凡,允許你不美麗又不乖巧,還想把肩膀和糖果都塞給你。
人與人之間,若靈魂不能共振,交流不能同頻,僅僅只是淺淺的喜歡,終究會成為陌路,可貴的是遇到理解與發自內心的愛。
6.
這個世界上,誰的生活都不容易,別輕易嘲笑別人的困難,更別輕易把自己的挫折放大。所謂成長,不過是用各種例子,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你的認知,讓你從驚詫到習以為常。
當你覺得快過不下去了,與其自暴自奔,不如迎頭趕上;當你覺得學習困難,逃避或者幻想都是毫無意義的,找方法、下苦功,才會有改變的可能;當你覺得升職無望,自甘墮落或者怠工,只會讓你越走越偏。
生活嘛,總是會有它的辦法把我們逼到絕境,一味的退縮和逃避,只會讓我們離夢想越來越遠。所以,不要怕,去面對,繼續前行,當你變得更強,生活一定會還你一個更好的自己。
7.
成長必須分清主次
第一,自己的事情優先,別人的事情靠后。比如你要健身,別人要找你逛街,不好意思,健身優先。
第二,成長的事情優先,興趣愛好靠后。比如你要考研,但你很喜歡畫畫,不好意思,考研優先。
人的時間非常有限,沒有優先意識,必然勞而無功。
8.
其實你每天重復重復再重復的那些行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會成為什么人。
如果你把每天的自我時間都用來看韓劇、刷淘寶、玩微信,那么幾年以后,你注定會變成一個生活的旁觀者,而你最擅長的就是如數家珍地說起別人的成功和失敗。
9.
想要成為什么人,就努力靠近什么樣的人。一個人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就是跟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因為他會把新的見識、新的看法、新的理念在不經意中表達出來,然后給你帶來新的成長和進步。
一個人在能力上比你厲害,可以幫你更好地解決問題。一個人在情商上比你厲害,可以幫你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有時,認識一個優秀的人,就是為自己多打開一扇窗。
10.
稻盛和夫曾說:人永遠不要因為生氣而說刻薄的話,你的怒氣會過去,但是你的刻薄話會傷人一生,所以,要么說善良的言語,要么保持沉默,成年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溫柔說話,如果吼叫能解決問題,驢將統治世界。
11.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吸引法則,意思是你相信什么,你就會吸引什么;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到什么樣的人;你相信善良,就會吸引善良,你相信真誠,就會吸引真誠的人。
如果你松散偏激、情懶,那你身邊的人往往自私、吝嗇、薄情,反之,如果你樂觀、開朗、有能力,你身邊的人也會友善、大方、對你好。你所處的世界,就是你自身投射。
12.
有些人不管認識多久依然親密不起來,而和有的人在第一眼見面時就會成為要好的朋友,所以交朋友和談戀愛有時候是一樣的道理,全靠緣分。
電影《綠皮書》里說過,我們之所以成為朋友,并不是因為緣分,而是我們本應是朋友。
所以我們在這茫茫的星球相遇,并且被吸引,其實可以看作是命運,或者說的更厲害一點,是奇跡之一。
13.
治愈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忙碌和早睡早起。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么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
耳邊的聲音太吵了,不要管,也不要聽,向前走,不要跟眼界不一樣的人爭辯。大概我們都正值年輕,都帶著自己的棱角互相碰撞,那些相處不來的關系里,我們都為之痛苦崩潰。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會發現,人際關系帶來的痛苦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善良、努力、讀書、健身、學習讓自己變更好,才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事情。
14.
把時間分給睡眠,分給書籍,分給運動,分給花鳥樹木和山川湖海,分給你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而不是將自己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上。當你開始做時間的主人,你會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噴涌而出的平靜的力量,至于那些焦慮與不安,自然煙消云散。
15.
《人民日報》里有一句金句:格局大了生活就順了,要學會做一個做事有溫度的人,給他人的生活帶來陽光自己的生活也會因此明媚。往后余生,愿我們都能修成大格局,活成最好的自己。
講真的所有的溫暖都是被孕育出來的,它建立在被愛、溫馨、柔軟、赤誠、善良的基礎之上,人只有被真誠對待的時候才能認真的去熱愛生活,予人信任也給人溫暖。
溫柔的人真的是人間的小天使,所以有人溫柔待你的時候也希望能夠去真心換真心,不辜負也不欺騙,格局大了生活就順了。
16.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過去是否合格,不妨問問自己對現狀是否滿意;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未來能否美好,不妨問問自己現在是否真的在努力。
一個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站在原地躊躇,然后認定自己已經無路可走了。但問題是,“不知道去哪里”和“沒有選擇”其實是兩回事。
二十多歲上下的年紀,誰都有迷茫的時候,都很普通、很平凡,不知道該怎么努力,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次戰役,人生才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你認真地讀書,耐心地聽講,有規律地健身,有目的地學習和積累,當時可能并沒有覺得有什么變化,但實際上你的人生已經開始不同了。
17.
很喜歡村上春樹的一句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人各有不同,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人都不稀奇。年少時,喜歡和討厭都是明目張膽的,對待討厭的人,總是忍不住發自內心地抗拒他的一言一行;忍不住用冷言冷語去回應對方,甚至會不顧一切地撕破臉。
經歷的事情多了,看的人多了,越來越明白:討厭一個人,真的沒有必要翻臉,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是:不生氣,不爭不辯,不糾纏。三觀不同,就不必湊合;層次不同,就不必爭辯;爛人爛事,就不必糾纏。你只管做好自己,他人自有他人的渾濁,你自有自己的皎潔。
18.
你所有的壓力,都是因為你太想要了,你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你太較真了。有些事不能盡你意,就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如果事事都如意,那就不叫生活了,所以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不問過往,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你的年齡應該成為你生命的勛章,而不是你傷感的理由。
19.
常常熬不住的時候,也想找個靠山靠一下。可怎么找都會發現,有的山長滿荊棘,有的山全是野獸,所以你應該是自己的那座山。
按時睡覺,好好吃飯,內心難過也不要把自己丟在黑暗中,不要無限放大自己的情緒,洗個熱乎乎的澡,看看長河落日,花朵樹木,生活到處都是發光的星星。
難熬的日子總會過去的,你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熬過了很多苦難,你真的超棒,真的不用慌張。
20.
黃磊老師有一段話說:“你盡量在面對友誼,愛情婚姻的時候模糊一點。難得糊涂,真的,因為你一清楚,你就變成苛刻了,變成計較。人永遠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接受這個是常態。"
木心有句話說的特別好,在百轉柔腸間,一天天的冷酷起來。珍惜珍愛每一個就在面前的人,但從來不奢求或者是從來不去要求對方忠誠于這一段。
人只能要求的就是自己,就是人其實對任何別人都不能要求。有的人他來就是陪你一段,這個世界屬于你,與他人毫無關系。人心各有所感,是沒有道理可講的,生活需要鈍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