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葉傾城,原名胡慶云,作家,1995年開始文學創作,湖北作家協會會員。祖籍湖北黃陂,1972年生于東北小城丹東,長于中南重鎮武漢,長江水浣過發,也濯過足。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院畢業,就職于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后來辭去公職,移居北京,先后供職于京華時報、競報、盛大文學。2010年至2011年8月5日任金鷹955子夜車站主持人。國內發行量最大雜志《讀者》的簽約作家,其作品在諸多的報雜志中有很高的轉載率。著有《愛是一生的修行》、《愛是一種修行》、《傾城十年》、《情感的第三條道路》、《愛與不愛都是事兒》、《一杯閑半生愁》等多部散文集,《原配》、《心碎之舞》《麒麟夜》等多部長篇小說,獨立編劇的電影《如果愛上我的青春》正在投拍中。
下午,寫作群胡霜老師發來一個公告,通知我,著名作家葉傾城將于今晚七點作客荔枝微課,為大家講授寫作課。從來沒聽過作家講課,驚喜、好奇,給郁悶了一天的心情帶來了一縷陽光,決定按時恭候。其實,我對葉傾城老師并不了解,因為近幾年對小說、散文之類的關注比較少。
晚上六點五十分,下載了荔枝FM。六點五十五分,進入胡霜老師發來的微課鏈接。七點,手機里傳來一個甜美的女聲,葉傾城老師的微課正式開始。
葉傾城老師以“如何成為一個作家”為題,從成為作家的兩種人、如何成為作家、如何經營自己的書和自己的名字等方面進行了介紹,重點闡述了如何成為作家,她指出,才華敵不過訓練,閱歷敵不過思索,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堅持,一直寫下去。期間,葉傾城老師還就群友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耐心解答。
過去,乃至現在,我的理想或者夢想都不是成為一個職業作家,我動筆的初衷其實就是葉老師所說的第一種人,熱愛文字,希望能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寫出來。我覺得,生命中有一些東西真的值得去回味,去思考,去傳承,這些東西也許是美好的,比如父母、童年,有的也許是悲傷的,比如失去的好友和一些生命歷程。但只要經歷過,便是一種閱歷,便是你人生沿途中的一種風景,如果這些東西能帶給讀者一點觸動、一點啟示,那更是一次難得的福分。懷著這樣的想法,我因一次偶然的機緣進入了簡書的寫作群。
入群后,便深深體悟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義,這個群,太牛了,不,是群友們太牛了!群里幾百位文學愛好者,來自于五湖四海,甚至遍及國內外,有的專攻連載小說,有的是散文高手,有的烹調心靈雞湯,有的傳授工作經驗,有的講解親子教育,甚至還有資深作家談寫作……群內高手如云,蔚為壯觀,最重要的是,我所處的群僅僅是其中一個小群,那大群呢?那還未入群的人呢?文學的魅力竟至如此,愛慕者如天上繁星,讓文學這位美女“情何以堪”?
對于文學的喜歡(愛好感覺還夠不上,因為自己的文筆實在還夠不上“好”的水平),起源于從小對書籍的喜歡。我生活在農村,七八十年代書籍還是很少見的,我家里的幾本書是我哥哥買來的,主要是一些武俠小說,最早的是《三俠五義》《續小五義》《說唐》,后來才出來《冰川天女傳》《七劍下天山》之類。因為書籍匱乏,所以,一本厚厚的《三俠五義》我就看了五六遍,里面的章節幾乎都已爛熟于心,雖然翻來覆去一直看,但每次看,還是感覺很有意思,很精彩。不過,影響最深的卻是偷看哥哥借來的不許我們看的《秋海棠》,該書曾被冠以“民國第一言情小說”,秦瘦鷗著。這類書一律被我母親歸為“野書”一類,說是對學習一點也沒用,甚至要影響學習的。當時我大概還在讀小學,哥哥借來的那本書就放在他房間的黃挎包里,我看著他放進去后,趁著他出去干活,就偷偷地拿出來,看上幾個章節,估摸著他該回來了,就趕緊放回去,甚至還把書包掛得和原來一模一樣,以防哥哥發現。這樣,經過幾個來回,就把整本書看好了。后來我看書的速度一直很快,可能也和這個經歷有關。工作以后,書籍開始多了起來,也趕潮流地看過一些哲學書,也看過一些名著。后來,就看得更雜了,甚至還看“心靈雞湯”,想必,年歲越大,涉世越深,心靈干涸得越加嚴重,更需要這些“雞湯”的滋養。不過,這幾年,對心靈雞湯卻多了一些反感,口號無益于心靈的成長,甚至還會養成軟骨病。因此,近幾年看的多是一些哲學、心理學和傳統經典,內心反倒覺得充實了許多。書于我,幾乎是最好的陪伴,尤其在孤獨、落寞、郁悶的時候。
至于寫作,雖然我近幾年一直在從事文字工作,但因為職業關系,范圍比較狹窄,多數是一些八股文一樣的政務信息和行政材料。基于這種煩悶,所以業余也參加了一個與文學有關的私人群體,一個國學群,但對于提高寫作收獲不是很明顯。后來,也開始關注一些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但也僅僅只是碎片化的閱讀。偶爾,興之所至,也會寫點文言文自娛自樂,也博大家一笑。
今天,聽了葉傾城老師的講課,方才對寫作有了一點基本了解。原來,寫作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系統的訓練;原來,光有閱歷還是不夠,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原來堅持閱讀,堅持寫作,才是最有效的成才“捷徑”。我想,我仍不會去奢想成為一個職業作家,但我還是喜歡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寫出來,因為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快樂源泉之一。工作、家庭、朋友都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正如網上甚為流傳的那段話所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所以,關于寫作,我還是會一直寫下去。雖然,我可能永遠也成不了作家,但至少,我的內心是鮮活的,我的精神世界是豐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