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金鐘鉉之死看國人抑郁現狀
? ? ? 19日,韓國當紅歌手SHINee組合的成員金鐘鉉留下一封絕望的遺書后自殺,結束了自己27歲的生命,讓人唏噓不已。
? ? 節選自金鐘鉉的遺書
? ? ? 又一位年輕又有才華的生命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對我們看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而言,這是一件新聞事件。但是,稍稍的把時間拉長那么一點點,名人因為抑郁而自殺這樣的事件,早已經不再是新聞。只是因為他們是名人,所以他們這樣的非正常死亡,會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而在我們的身邊,有太多無聲無息的生命用自己的手無聲無息的結束了。
? ? ? ? 我百度了以下關于自殺和抑郁的有關文章,其中人民網刊登的一篇《抑郁癥“肆虐”全球》的文章提供的資料是,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郁癥發病率約為11%,全球約有3.4億抑郁癥患者。當前抑郁癥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可能將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
? ? ? 文章稱:抑郁癥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殺手。嚴重的患者中有15%會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過自殺的念頭,每年因抑郁癥自殺死亡的人數估計高達100萬。
? ? ? ? 另據搜狐網《2016年官方統計:中國每13人里面就有1個抑郁癥患者!<抑郁必備手冊>告訴你怎么做》一文披露,中國抑郁癥患病人群已經將近一個億。每13個人中間就有一個人患有抑郁癥。而抑郁癥的就診率不到10%。
(二)抑郁是心靈的感冒,每個人都有可能得
? ? ? ? 我們也許認為抑郁癥很可怕,我們也許認為抑郁癥離我們很遙遠。抑郁癥到底有哪些臨床癥狀呢?筆者再一次的求助于百度的總結,從中選取了主要的幾個方面。
? ? ? ? 1、抑郁心境
? ? ? ? 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郁郁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 ? ? ? ? 2.喪失興趣
? ? ? ? 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 ? ? ? ? 3.精力喪失
? ? ? 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泄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 ? ? ? 4.自我評價過低:
? ? ? ? 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 ? ? ? 5.軀體或生物學癥狀:
? ? ? ? 抑郁病人常有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癥狀,很常見,但并非每例都出現。
? ? ? 這些表現是臨床上對前往就診的抑郁癥患者所做的一個總結,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基本上程度都已經很嚴重了,基本上,抑郁癥患者是在感覺到自助已經沒有希望,癥狀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了,才會去就醫。
? ? ? ? 去醫院就醫的抑郁癥患者,目前醫院采取最多的就是給他開抗抑郁的藥物,或建議住院治療。其目的是防止病人自殺。而對于抑郁癥癥狀的改善,特別是對于抑郁癥根源的治理,卻并沒有良方。所以抑郁的復發率非常之高,很多抑郁癥患者長期抗抑郁的結果是最終自殺或住進精神病院。
? ? ? 不得不說我們對抑郁這個人類的老朋友所了解的實在太少了。
? ? ? ? 很多抑郁癥患者所有的那些感覺,那些自責,內疚,無用,無價值,無助感,那些對生活失去興趣,失去目標,迷失等等的感覺,每個人都有過,只是程度輕重而已。
? ? ? 程度重了我們把它界定是抑郁癥,程度尚輕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負面情緒和負面感受。
? ? ? ? 負面情緒和負面感受是人類的體驗,就好比我們每個人都長著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樣,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著負面的情緒和負面的感受。
? ? ? 《親密關系,通往靈魂的橋梁》一書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老師(加拿大)認為,每一個人的核心信念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形成,是源自于我們對脆弱的身體的認同。一個小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他完全都是一張白紙。隨著他的大腦慢慢的發育,他開始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但是,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首先是建立在和他自己脆弱的身體相認同的基礎之上的。他會在他的需要沒有被第一時間回應和滿足的時候(沒有一個嬰兒的需要是總是能夠第一時間被回應和滿足的),感覺到巨大的恐懼和無助,重復多次這樣的體驗,在他的大腦中就開始建立起一系列關于他是弱小的,無力的,不重要的,不被愛的,不夠好的,孤單無助的等等核心信念。
? ? ? ? 這些核心的信念在一歲半的時候開始建立,七歲以前全部完成。但是,對于弱小的孩子而言,去面對這些核心信念實在太困難了,那個恐懼和死亡是一樣的大。為了保護自己可以活下來,這個孩子同時發展出了一整套的防御機制,好讓自己不去面對那些不舒服的感覺。
? ? ? ? 所以,幾乎與這些信念同期,人類的防御機制也開始建立。所以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歡被批評,不喜歡感受到失敗,不喜歡不受歡迎,不喜歡被孤立。我們拼命的努力,想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我們相信,如果我們夠努力的話,我們就可以做好每件事情,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肯定和欣賞。但當我們怎么努力,也還是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或者怎么努力取得好成績,也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欣賞和認可時,我們就會變得非常的沮喪,抱怨他人,自責自己,陷入到深深的無價值感中。也有可能是我們通過努力獲得好成績,收獲到我們想要的欣賞,肯定和贊譽。但這些卻并不會讓我們滿意和安寧,我們相信我們接下來還需要加倍的努力,還需要取得更大的成績,以確保我們今天所得到的這些肯定和贊賞不會失去。長此以往,不斷增加的壓力和始終緊繃的那根弦就會讓我們徹底垮掉,遲早而已。
? ? ? ? 所以,我們發現,很多遭遇生活變數的人們抑郁了,因為那些發生在他們生命中的負性事件讓他們體驗到深深的挫敗感和無價值感,那個人類的核心信念被深深的刺激出來了。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很多處在人生巔峰的所謂成功人士,他們也抑郁了。因為他們越成功越恐懼失敗,越成功越給自己不斷加壓,成功并不能夠驅逐人們內心的那個無價值的核心信念,相反,所有基于補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都只是在強化那個我是無價值的核心信念。我相信我是沒用的,但讓我接受這個很可怕,所以我想要通過我不斷取得成功把這個信念埋葬,哪怕我上一分鐘剛剛取得一個舉世矚目的成績,如果在下一分鐘的競技中我失敗了,我就還是要面對我就是沒用呀,所以我必須確保每次都成功,可是,就像游戲越晉級難度就越大一樣,成功的難度也是逐步增大的呀,最終,我們也同樣逃無可逃的掉入到抑郁的深淵。
? ? ? ? 無處可逃的陷入抑郁,太可怕了。基于此,越來越多的醫學工作者和心理學工作者都在研究如何抗抑郁。但是,抗抑郁實際上就是把抑郁當成敵人來對待,就是把抑郁癥患者當成受害者或者是問題者來對待,這些同樣只會強化這個人內在無價值的核心信念,所以實際情況就是越抗抑郁就越抑郁,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走錯了方向。
(三)抑郁不是我們的敵人,抑郁癥患者不是受害者
? ? ? 有一個美國的電影叫做《我的憂郁青春》(也有譯成《少女初體驗》),是根據真人傳記改編的。
? ? ? 故事講述了一個父母離異家庭的女孩,母親非常的強勢,也非常的好面子,努力的想要把女孩培養得優秀,以向她的母親(女主的外婆)證明她很棒。父親是個渣男,因為外遇拋棄了女主和母親,母親對自己的丈夫非常的恨,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責備她的父親如何的不愛他,不給撫養費,而且不允許女兒跟他的父親聯系,發現女兒和父親聯系的話,媽媽就會情緒失控,大發雷霆。
? ? ? 女主從小就非常的不開心,自我價值感極低,經常在極度痛苦的時候,通過自殘和自傷來緩解痛苦。后來女主因為撰寫的一篇關于自己和父母故事的文章取得很大成功,得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媽媽感到很高興,女主自己也覺得很高興,在學校以后,曾一度充分的展示她的才華,獲得哈佛大學的文學獎章。
? ? ? 就在這個孩子感覺逐漸良好之時,當初拋妻棄女的父親帶著新歡去學校看女主,再次刺激到女主內在的那個被拋棄和無價值的痛。女主因此抑郁發作,無法繼續創作,內心極度痛苦,開始做心理咨詢。
? ? ? 堅持長達一年的心理咨詢之后,女主因為感情的受挫陷入更大的抑郁,開始服用“百憂解”抗抑郁藥。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之后,表面癥狀有所緩解,情緒看似穩定,內心痛苦卻加劇。女主在咨詢師的工作室嘗試自殺未遂,開始對咨詢和藥物失去信心。遂回家開始寫作《我的憂郁青春》這本小說,記錄了自己的心路歷程,最終走出了抑郁。
? ? ? ? 我清楚的記得女主最后面的獨白是,到底什么能夠救贖我?哈佛大學?心理咨詢?百憂解?都不是。最終的救贖是她自己,當他開始對所有這些失去了信心,當她開始寫她的自傳小說,她開始直面她內在的最黑暗,她開始直面她一直努力要去逃避面對的的人類核心信念。是真的沉下去,沉到那個痛的核心中,然后,幻象就消融了,本所示的真相就出現了。
? ? ? ? 遺憾的是,女主也不知道這中間有著這樣的道在運行。她只是偶然的撞進了這個道中。所以很多人讀那個小說,或者看那個電影,并不能從中解讀到這個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 ? ? ? 我的老師克里斯多福.孟老師在他的書《重新發現自我》中說道,他在全世界講學20年,成為廣受歡迎的世界級心靈導師的時候,他每次從課程中下來,內心卻是深深的恐懼,他覺得他下一次一定就會失敗。他下一次就一定會被他的學生所唾棄,他根本沒有那么好。正是那樣,作為一名世界級的心靈導師,他抑郁了。
? ? ? ?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契機,他覺醒了,他有了一個了不起的重大發現。他發現那些無價值、孤獨,心碎的核心體驗是全人類共有的,不是因為我們童年怎么樣被對待而產生,而是源于我們和我們脆弱的身體認同而產生。那些體驗的核心是純粹的能量,不好也不壞,是我們對這個核心體驗的拒絕和評判,讓我們深陷受苦的深淵,我們全部的能量就耗在這個上面。如果我們不評判,不對抗,從中心的去體驗觀察感受,這些能量的真面貌就自然的向我們顯現,我們會在痛的核心中體驗到真正的寧靜、平和、喜悅,還有無條件的愛。
? ? ? ? ? 老師就是在那個覺醒的經歷之后,寫了《重新發現自我》這本書,并且開創了全新的親密關系個人成長支持系統,讓人們在所謂的負性事件發生之后,具有一雙慧眼,去跳脫故事,看見故事下面的核心體驗,并且有覺知的放松進入到這個體驗中,直到經驗到真正的平和完成那個過程。
? ? ? ?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十年來,老師的這套方法已經支持了很多的人告別了抑郁,告別了不快樂,在生活中體驗到真正的快樂和自由。
? ? ? ? 我也經常的被問到,如果家人和朋友得了抑郁癥怎么辦?
? ? ? ? 我發現,在這個問題的下面是隱藏著一個陷阱的。可能這個是很多人都不會發現的。如果我們的家人或朋友得了抑郁癥的時候,其實我們自己也陷入在很大的焦慮和恐慌中。這個時候反而陪伴我們自己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在焦慮和恐慌中,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拯救那個陷于抑郁癥的人,我們很想要讓他快點變得快樂起來,我們很想要去說教他,而我們所做的這些,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同樣是在強化他內在那個無價值不夠好的信念。
? ? ? ? 所以我們只有先讓自己陪伴好自己內在的那個恐懼,看到我們的那些信念并不為真,重新回到內在平和的中心,我們才會給這個患者以愛,尊重和信任。
? ? ? ? 那個時候,我們會看到,我們生命中重要的這個人,他感到抑郁,沒有任何的問題,他覺得很糟糕,沒有任何的問題。我們可以陪伴她的抑郁,陪伴他的無價值感,但沒有想要去改變和拯救他。
? ? ? ? 抑郁癥的患者,讓她深陷抑郁的一點其實是跟這個世界的失聯,這種失聯不是形式上的失聯,而是我的心無人能懂,我的痛苦無人能懂。那么,和世界失聯的實質是和自己的心、自己的感覺的長時間的失聯,不是別人不懂,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之所以會這樣,是他不懂也不敢去觸碰他深藏于心不開心和不快樂,因為那個真的太可怕了,他們陷入在一種抑郁的烏云中,拼命的和這個烏云做斗爭,卻沒有辦法放松下來,只是看著這個烏云在眼前飄過。而對抑郁癥患者最好的支持,是我們在連接感覺上成為他的典范。透過我們不斷的回到內在的感覺,勇敢的連接到我們內在的感覺,在這樣一個情緒的處理上,不是用說教,而是用行為成為他的典范。那樣我們將可以最好的支持他,經由我們的示范,有勇氣和力量面對抑郁,面對對內在不夠好的信念的恐懼,去直面它內在最黑暗的那個部分,然后通過他自己的直面,去看破抑郁的烏云,看到他本所是的那個完美的本質。
? ? ? ? ? 只是一般人也都不知道如何去連接感受,這個部分,需要專業的親密關系導師來指導和訓練,真正已經抑郁的人,他在信念方面的執著非常的強,取得同樣的效果要花數倍的時間精力,還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配合。其實真正能夠讓我們告別抑郁,活出內在真正的快樂,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去參與學習和訓練如何和我們的感受去連接,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抑郁,每個人也都有負面情緒和負面感受,早一點開始,在一個有覺知,有經驗的導師支持下,開始我們的情緒成長,成熟之路,那也是我們的真正快樂之路。
? ? ? ? 所以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既有為我能夠分享這個而感到高興,也有為僅僅只是一篇文章恐怕不能夠支持到人們拿到體驗而感到無力。但我永遠只做我能做的,把結果交給我本所示的道來安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