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如何抵抗生活的壓力,讓自己翩翩起舞

草原與雪山

? ? 各位讀者朋友你們好,接下來我給大家來拆解美國作家克里斯汀卡特的寫的書籍《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 ?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內容雖然有簡單的說教,也有簡單的心靈雞湯,但書中也有大量科學實驗根據以及比較縝密的邏輯思維,個人的親身體會,從多個角度進行全方位闡述。為把我們從繁重的生活,工作壓力解脫出來,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生活態度來提高每個人的幸福指數。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1:什么是人的甜蜜點?
2:達到甜蜜點的四點:
? 學會休息
? 學會積極
? 養成好習慣
? 擁有和諧的人際圈
3:結語:個人的終極目標
水與山

01什么是甜蜜點?

? ? ? 書中作者提到關鍵詞——甜蜜點。關于甜蜜點書中交代:

? ? ? 我們都有自己的“甜蜜點”,在這個狀態下,事事都顯得很順利——我們快樂而自信,與環境中的一切和諧同步,不僅感覺自己才華橫溢,而且相信未來成功在握。
? ? ? ? ? ? ? ? ? ? ? ? ? ? ? ? ? ——彼得布雷格曼

? ? ? 具體來講呢,如果你在運動那么甜蜜點是這樣的:

? ? ? 甜蜜點是運動員在揮舞球棒或球拍時產生最大擊球能量的那個點。運動員雖然在這個狀態下發力最大,但實則最為輕松。我發現,我打網球時如果能用球拍的甜蜜點擊球,那么球就能輕松而有力地飛過球網;而當我用甜蜜點之外的地方擊球時,不僅力量不足,肌肉還會感到些許的緊繃和阻力。

? ? ? 如果用詩歌來表達就好像加拿大詩人奧雷阿的《生活的邀請函》一樣:

? ? ? 我想知道,你能否和快樂共舞, 翩翩起舞,無拘無束,從嘴唇,到指尖, 到腳趾頭都把熱情傾注。

? ? ? 甜蜜點就是這樣,你全身感受的全是美,快樂,舒暢。這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核心目標。整本書都是圍繞這個點來展開的。

海海峽

02:達到甜蜜點的四點

? ? ? 01:學會休息

? ? ? 我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常常羨慕那些發奮讀書的人。下了早自習我們去打球,人家在埋頭苦干做題海。我們晚上下課完了晚自習,十點左右回家,勉強能做繼續做作業到十一點。可是早上回到學校,問成績比我好的同學:“你昨天幾點睡覺呢?”他說:“兩點。”作為一星期只有一天的休假的高中生來說,周日回家基本不再看書的。然后回家這個樣子就會被父母被著親戚的面“嘲笑”——上學不努力。某種程度上,我們是向往和稱贊“勤奮”的。“勤奮”能吃苦向來是國人認為的傳統美德。于是那個時候我一直覺得越是勤奮的人越牛逼。很長一段時間在追求“勤奮”。但書中卻說:我們受了“好的東西只會從永不熄滅的決心和不知疲倦的努力中得來”這一理念的蠱惑和毒害。讀者,你也應該有這樣的經歷吧。克里斯汀卡特教我們在追求“甜蜜點”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教導我們要學會休息。

? ? ? ? 研究顯示,97.5%的人每晚需要7~9個小時的睡眠,但成功人士每晚平均睡8.6個小時,頂級運動員所需的睡眠時間則更多。一項研究顯示,當斯坦福大學的游泳選手將夜間睡眠時間增加到10個小時后,他們不僅變得更快樂、更有活力,在游泳池里的表現也大有進步。

? ? ? ? 我們開始內心可能有一種潛意識——覺得越勤奮越好。但是作者給出的數據顯然表示這是不對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追求更加理想的生活的時候。效率,持續可發展是比“越勤奮越好”這個觀念更加聰明。我們看作者怎么通過生理學來論述的。

? ? ? 《當下的幸福》(Flow)一書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對受試者這樣說:“從你早上醒來開始一直到晚上9點,我希望大家按平常的方式來度過,只做你必須做的事情,但不能從事任何‘玩樂’或‘非有效任務’”。如此一來,他在受試者身上引出了廣泛性焦慮癥的典型表現。

? ? ? ? 書中提到焦慮便是心神不定、精疲力竭、難以專注、容易生氣以及肌肉緊張等。顯然這樣的結果就是你看書的時候無法集中精力,總是遺忘鑰匙或者都丟掉什么小物件和記憶力下降。長期經受這樣的壓力:壓力大而疲勞的雇員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在壓力情況下釋放出的叫作皮質醇的激素會導致動脈緊縮,它也是引發心腦血管病的頭號元兇。

? ? ? ? 韋恩·米勒在《擁有、執行并置身于恰到好處的人生》(A Life of Being)一書中所寫的:當我們被時間壓榨得壓力重重、提心吊膽……我們就容易去攫取更多的物質。我們會更容易被某些行為或財物所誘惑,這些東西雖然不能保證我們實現夢想,卻仿佛能讓我們的夢想觸手可及。最重要的是,在這愈加忙碌的生活中,在我們的疲憊不堪的內心里,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能夠更方便、更快速并以更低廉的代價換來的,這種短暫的慰藉會讓我們欲罷不能。

? ? ? 這樣的結果就是:效率低下,有限的時間被浪費了,離夢想,追求的生活越來越遠。這里有一個原則:人的運功,活動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會有疲憊期,產生焦慮。所以為了更加長遠的打算。我們需要休息。這樣我們可以解釋為什么NBA中波波維奇會讓鄧肯,吉諾比利,帕克輪休,以此來延長他們的職業生涯。這個角度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需要課間休息十分鐘。所以我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休息,睡眠,吃茶點等來進行休息,以此來保持身體,大腦的工作學習生活的長期的最佳水準。書中例子如下:

? ? ? ? 但關鍵在于:我發現如果我連續兩天都寫1 000詞的量,到了第三天,寫作就變得枯燥無味,甚至讓人厭惡至極,就像是要從干海綿里擠水一樣。如果在完成1 000個詞的量后時間還有余裕,我就會安排自己編輯文字或者做些研究,這兩件事不但輕松有趣,還能為第二天的寫作做好鋪墊。從最終結果來看,我知道這并不是在拖延時間——保持這種易于控制的穩定步調,我能在大約6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一本書(也就是我在春夏季結出的果實)。

? ? ? ? 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會有自己的創作期,和休息期。就好像我們上學和放寒假,暑假一樣。在創作周期作者每天會寫650到1000個單詞,不管忙綠還是時間充足。作者都這么干。原因在于:

? ? ? ? 在清醒的時候,我們的腦波形態仍呈周期性變化。大約每過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我們都會感受到一股明顯的“次晝夜低谷”,讓我們感到精力下降,并且會有犯困的情況產生。如果我們通過咖啡因、腎上腺素,以及應激激素來扛過這些低谷,而不是讓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得到休息,我們就會變得焦慮而不安,表現也時好時壞。

風車

02:打敗消極,學會積極

? ? ? 在壓力下我們處于什么樣的生理狀態呢?書中這樣講的:

? ? ? ? 壓力本身會對我們抗壓的方式產生消極影響,因為它會使我們大腦思維模式產生變化,讓我們對壓力源的“過敏癥狀”越發明顯。 壓力產生的應激反應會讓我們注意力渙散、對效率產生消極影響,降低我們在社交、情感和學習上的理解力,還會通過改變大腦中的血清素流向等途徑讓我們變得焦慮、疲勞,并逐漸抑郁。

? ? ? 這樣的結果會導致我們不知道我們是誰?要從人生中收獲什么?不能理智的思考然后去解決人生要對面的矛盾,離正確的人生道路越來越遠。

? ? ? 而積極呢?積極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 ? ? 在我們感到快樂的時候,血液會暢通地流向大腦的前額皮質,這會讓我們的創意、興趣、效率和社交水平得到提升,決斷力也更強。前額皮質掌管我們的執行能力,因此與壓力狀態相比,我們在開心時的自律和自控能力也更強,不僅能更快地學會做困難的事物,在所學知識的長期記憶上也做得更好。

? ? ? 也就是說當我們快樂的時候,我們更加會堅持,會思考,會解決問題,能夠得到成長。

? ? ? ? 但是我們也知道。但是我們知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工作,愛情,學習,家庭,都有可能有矛盾,有矛盾就會有壓力。作者在這里提出了一個臨界點——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之比例為3:1。高于3:1,人就是會進入活力十足的狀態,低于3:1就會萎靡不振。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更多的保持在這個臨界點之上。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度假勝地

? ? 原則一:不做自我批判,趕走消極。

? ?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段時間我個人經常反思自己的各個方面,學習,為人處事,然后會走向完美主義發展。為了改錯,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最后變成罵自己。就像《了凡四訓》改過之學一樣: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圣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恥者,莫大乎此。而且最近看到一片文章網易報道的文章《任正非:摩爾定律核心就是自我批判 永遠不要忘記》中任正非演講提到:“摩爾定律的核心就是自我批判,我們就是要通過自我批判、自我迭代,在思想文化上升華,步步走高,去踐行人生的摩爾定律。”這里他們都在提倡批判自己。但是對于自我批判,本書的作者是這樣說的:

? ? ? 首先,自我批判會讓我們規避風險,從而削弱我們的成長潛力。其次,自我批判還會讓我們不忍正視自己的弱點和失敗,從而決定了我們無法從失誤中汲取教訓,還會重蹈覆轍。根據聶夫的理論,當我們因犯錯而自責時,我們的“潛意識會使出渾身解數,拒不承認(自己的)弱點”。這么說來,自我批判不僅無法防止我們重犯錯誤,而且會增加我們的壓力,導致消極情緒揮之不去。

? ? ? ? 對于這一點我們說的關于批判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同樣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讓自己更好,在自我批判反思里面,作者選擇了自我同情,理由如下:

? ? ? 自我同情指用關切與支持的態度對待自己并積極地安慰自己,這種方法帶來的好處要比自我批判多得多。自我同情不僅能減少我們的焦慮和抑郁,還能為我們的心靈帶來平靜。

? ? ? ? 這里采用的方式是鼓掌自己,安慰自己,然后去找辦法解決。同時也指出:

? ? ? 聶夫會強調一點:“不要期待,也不要希望通過自我同情來緩解自己的傷痛,趕走難以面對的感情。”自我同情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自我撫慰,同情自己只是因為我們心中痛苦罷了。這種在認識到問題、負面感情和消極思想的同時仍能善待自己的能力,正是適應不適感的關鍵技能。

? ? ? ? 這里和了凡四訓,任正非先生關注這一點是不同的。如《了凡四訓》里面:第三,須發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是先批判然后再改過,承擔責任。這里都是他們的經驗之談,不同人適合不同的方式。

? ? 原則二:我們可以采取能夠引起某種特定積極情緒的行動。

? ? ? 就我個人而言,假設我早上起晚了,快要遲到我就會心情焦慮,要是早起的話我會很積極樂觀。這樣我可以去鍛煉,或者打球,吃早餐。這樣會心情愉快。這就是個人的采取調動積極情緒的方式。而書中作者提到了好幾種方式:

1:刻意練習感恩。因為科學家發現,與不去培養感恩之情的人相比,感恩的人更為熱情,更為投入,也更加決斷。幸福程度高出25%,更容易對人友善和樂于助人。

2:樂觀、希望、信心以及自信這些積極情緒都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的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之比。研究一次次地告訴我們,將“未來最好的自己”寫下來,可以讓我們更加幸福、更加樂觀。作者還提到運動,聽音樂都可以引起積極情緒。

秋天的稻田

? ? ? 原則三:確定優先事項,減少消極情緒

? ? ? 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不能使用忍者分身術,加上每一件事情都有特定的客觀規律。可是我們需要處理家庭、學習、工作、游玩、休息等等各種欲望、矛盾、需求。這就要求我們要會安排我們自己的事情。作者提出了安排休閑事項來減少消極情緒。書中一個案例可以說明這樣的方式方法:

? ? ? 米歇爾鼓勵我嘗試她的方法:每年伊始,把你的目標簡單地寫下來,用作一切新任務、新項目和新活動的試金石或過濾器。“我致力于通過我的實踐、我的社區和我的工作力量來提高自己與周圍人的覺悟”——這句話看起來很空泛,但是在和米歇爾聊過之后我卻發現,由于她深刻理解了“提高自己的覺悟”對于自己意味著什么,因此這句話對她很有指導意義。在往待辦事項清單上添加任務或是承諾做任何事情之前,她都會先在過濾器中過一遍。她會問自己:這項活動、任務或項目是否會幫助她提升自己或周圍人的覺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蓋爾就會不加遲疑、毫無負罪感地說“不”。

? ? ? ? 簡單來講就是:確定你的目標,與你目標有關的去做,和你目標無關的就拒絕。作者書中舉例是自己一年有五個目標,然后排一個優先順序。就如諸葛亮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事情不偏多,就不累,能減少消極情緒。才有力氣干自己想做的事情。

? ? ? 原則四:直面挫折,控制恐懼。

? ? ? 重點并不是變得無畏,無畏是無法企及的。關鍵是要學會控制你的恐懼,并且不受恐懼的控制。? ? ? ? ? ? ? ? ? ? ? ? ? ? ? ——維羅妮卡·羅斯,《分歧者》

? ? ? ? 上課的時候你是否不敢舉手發言,因為恐懼。你是否因為恐懼不敢和喜愛異性打交道;也應為恐懼不敢換工作;也因為恐懼不敢去追求夢想?當恐懼占據我們的心智的時候,我們會觸發相應的生理反應。這種反應大多是對身體無益且有害的。并不能幫助我們提高解決問題的概率。但是當我們積極面對的問題挑戰的時候。我們的心臟為肌肉和大腦輸送更多的血糖和氧氣,為的就是提高我們的反應速度,從而幫助我們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挑戰。書中提到幾個關于如何控制恐懼的方式方法。總歸就是一個原則,控制恐懼可以提高達成目標的概率。決定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會有自身因素和外界環境客觀因素,規律諸多條件。積極挑戰也許會像《老人與海》里的圣地亞哥一樣沒有捕捉到魚。也會可能像NBA季后賽一樣詹姆斯一樣最后筋疲力竭的失去今年的總冠軍。過程會很痛苦。但是要是一開始你就恐懼了。發動機不工作了,那么希望也就沒有啦。

湖水

03:養成好習慣

? ? ? ?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會有拖延癥,三分鐘熱度。拖延癥,三分鐘熱度都會打亂我們的甜蜜點。可能有鍛煉計劃、健身計劃、寫作計劃、寫日記、每天閱讀一小時。現在你想想你自己有什么很好的計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事業有利的嗎?是不是當你的計劃停止的時候感到沮喪呢?為什么三分鐘熱度然后惡性循環了呢?你知道自己堅持一件事情為什么這么難嗎?

? ? ? 喬納森·海特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用一頭背著一個小小騎象人(受控流程,即意志)的大象(自動流程,即習慣)來做比喻。我們雖然很想讓騎象人來控制大象的方向,但此人終歸只是大象最親近的指導者,至多也只是個向導。掌握大權的是大象,它走得都是習慣走的老路,會為帶有獎勵性質的東西(食物、愛情)停下腳步,還會避開那些帶有危險性的事物。騎象人可以在方向上給出建議,但只有在其建議不與大象的意愿相左時才有效。

? ? ? ? 我們的生活習慣、閱讀、打球、起床時間、工作狀態大多都是受到我們的潛意識控制的。潛意識控制我們百分之95的大腦活動。而我們自身的習慣會在大腦里面形成習慣神經通路。譬如起床時間,要是常年習慣在上班前幾分鐘去學校,或者公司。你的大腦習慣就會有相對應的神經回路,也就是潛意識,也可以是那頭大象。你的顯意識在昨天晚上大叫說今天早起。然后第二天早上你大腦的神經回路,那頭大象就告訴你繼續睡覺。你會在堅持一兩天,甚至一個月之后,發現你的顯意識決定還是會被潛意識完全覆蓋。從新回到老習慣。人所有的常規習慣原理都是類似的。而且顯意識是由我們大腦前額皮質控制的,會消耗能量,很容易疲勞,比如《意志力》里面的意志力。一但出現低血糖,你就會躊躇不前。隨著時間的積累,人就會回到潛意識的控制之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堅持一件事情很難的原理。

? ? ? 然而人不是生下來就會開車的。但是學開車之后,開久了,對路程熟悉啦,就掌握了新的技能。而習慣也是這樣,可以用過學習掌握新的習慣,改變舊的習慣。

? ? ? 總體來說,習慣有三個組成部分:誘因、慣例(它往往被我們當成習慣)以及獎勵。這里有一個實驗就是對老鼠進行實驗:

? ? ? 讓它們在看到燈光的時候習慣性地按壓一根杠桿,并獲得食物獎勵。接下來,研究人員會往食物里下藥而使老鼠嚴重嘔吐,或是在老鼠按壓杠桿時必經的地板上通電,使老鼠一踏上去便受到疼痛的電擊,通過這些方法來打破老鼠的習慣性行為。之后,老鼠發現食物是有毒的,地板也很危險,于是便聰明地避開。唯一的例外就是燈光——燈光刺激仿佛對這些可憐的小動物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讓它們習慣性地按壓杠桿,并為此大吃苦頭。一旦習慣被觸發,即便要遭受電擊和嘔吐之苦,這些老鼠仍會走過帶電的地板或是吃下有毒的食物。

? ? ? 由實驗我們知道,一個慣例會有誘因。那么要改變一個慣例我們必須找到我們每個人慣例的誘因,然后我們去改變這個誘因就好。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 ? ? 在晚上9點15分關閉所有電子設備,這就是一個確保我能在第二天進行晨間運動的關鍵小習慣。我會把電腦關機;手機也會自動在這個時候轉換成勿擾模式,為我攔截所有的短信、電話或通知;我不允許自己開電視,因為晚上看電視造成的刺激太大。

? ? ? 作者在第二天需要早起,他的誘發因素就是今天必須準點睡覺。然后在第二天快樂的準點起來。所以你可以試著找到自己不好的習慣的觸發因素,可能是時間點,疲勞引起的低血糖,社交需求。

? ? ? 一個完整的習慣還包含獎勵,就是慣例的動機和目的。好比老鼠的那塊食物。人是有需求的,就如史鐵生先生所說——別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這個欲望也可以說是需求。好比對于吃飯,你是為了溫飽,或者為了口饞,也許為了好玩。你潛意識,生理上總有一個需求。那么這里就可以利用它來培養我們的習慣。因為我們大腦里面有一個快感中樞。當一個習慣成自然的時候,人就會對傳達快感的神經遞質引起的快感感到渴望,從而形成習慣。這里作者舉了自己的例子:

? ? ? ? 一般情況下,我會花幾分鐘時間收拾屋子、晾好衣服,然后倒頭就睡。有一天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戴上耳機,給一個朋友打了電話。我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收拾屋子,等到打完電話,我便在打掃得一塵不染的屋子里睡去了。第二天,我在整理屋子的時候不太方便打電話(周圍有太多人),因此,我便聽了一段有聲書。到了第三天,我和父親在電話里聊了20分鐘。沒過多久,除了打掃得井井有條的屋子帶來的視覺獎勵之外,我也開始在一天的末了渴望起由有聲書帶來的娛樂和電話帶來的交流了。現在我在臨睡前對整潔的環境、與朋友的溝通,或是聆聽有聲書的渴望也會接踵而至。

? ? ? ? 當你產生渴望的時候,產生需求的時候,你就會像是餓了肚子的孩子,會自己去行動找吃的。這樣好的習慣自然而然就能形成。

04:擁有和諧的人際圈

? ? ? 如果你想長期呆在甜蜜點當中,那么你最好擁有一個和諧的交際圈。因為神經學家發現,社交狀態是人類大腦的默認模式,也是人類大腦偏好的狀態。當你在一個沒有“歸屬感”的群里面,你的情緒會變得消極。

? ? ? 哈佛大學的格蘭特研究是針對人類發展進行的為期最長的調研。從1938年起,研究人員對200多名哈佛大學畢業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進行了跟蹤記錄。作為參與格蘭特研究的研究人員,喬治·瓦利恩特在《經驗的勝利》一書中寫道:“這項研究表明,對于成為人生贏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愛。”

? ? ? 所以需要讓自己快樂,也需要在交際圈里面下功夫。這里作者舉了社交情況下的九個情感問題,譬如財富、嫉妒、仇恨、厭煩與發脾氣,失望等。然后分別對這九個問題針對性的對癥下藥。我且舉書中一個情感問題,看看作者如何對癥下藥的。

? ? ? 關于失望,我們會對身邊的親人抱怨,沮喪,黯然神傷,你最身邊的人不夠愛干凈,浪漫。如果這樣的前提下,你的親密伙伴一時半會找不到改變不了自己。這個時候你可選擇可以練習感恩。譬如:每天早上給她發短信告訴她你愛他,你真美,謝謝你。你是我生命里獨一無二的靚麗風景。這樣的消極情緒就會變成積極情緒,當積極情緒起來的時候,你才有改變一切的能力。

? ? ? 當你與你周圍的人相處某處不和諧的時候。你可以到本書中看看能不能按方抓藥,解決你的問題,增加你的幸福指數。

沙灘的椅子

05結語:個人的終極目標

? ? ? 本書結尾,作者成功的把話題轉到信念本身。舉例擁有信念可以抵抗疾病。然而我覺得這并不是對我影響最大的,而是關于講成功的開頭部分。

? ? ? 不要以成功作為目標。越期望成功、將成功當作目標看待,那么你就越容易失手,因為成功與快樂一樣,是不能靠追求獲取的。成功必須伴隨其他東西而來,而且只能是在我們投身于一項比自身更偉大的事業后無意獲得的附屬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維克多·弗蘭克爾,《活出意義來》

? ? ? 其實不管信仰、目標、成功也好,單方面不管外界客觀存在,最終個人的最終目標都會化為自己的情緒,自己腦海里的化學元素,生理反應。像蝴蝶一樣偏偏起舞,這是最重要的。而唯有快樂,積極之后你才可以改變世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61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38評論 3 417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23評論 0 375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91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6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07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8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5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3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01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8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78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開學了,下樓時兒子掉眼淚了,細聲安慰他,過兩個小時就放學了,他說他不是不想去上學,接著又掉眼淚了。我知道,他是...
    晴潭閱讀 158評論 0 0
  • 回想起之前那些渾渾噩噩的日子,暗自慶幸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的生活。票圈這些熟悉的人貌似不經意的透露著自己生活,...
    那young閱讀 218評論 0 0
  • 元旦當天,想給你發條祝福短信的,新的2018年到了,要祝你身體健康,要祝你事業順利,可是一想再想,還是放棄了!不去...
    董小甜閱讀 8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