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劉老師的課講的是,該把貨賣的更多還是賣得更貴。
關于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這樣去理解,沒有絕對的貴也沒有絕對的多,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更大化,也就是要追求價格乘以銷量的乘積的更大化,所以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這個乘積越大越好。
可以見得,就是要取得價格和銷量之間最佳的那個平衡點。
最關鍵的點是產品,首先是產品的定位,產品的種類和定位一定要細化和精確,每一類產品都要有極強的針對性,也就是針對的是哪一個階層或者類別的消費者,搞清楚這一類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習慣和價值心理是什么。不同類別的產品之間也要區分主次,主次的區分可能和我們店面選址有關系,比如說我們店面所處的位置帶來的客戶當中是中青年的職場人士比較多還是學生比較多還是老年人比較多。而且不同店面位置和不同的消費人群我們相應的推廣和宣傳方式也要有區別,原則就是盡可能地降低流量成本。 根據我們的產品定位,和店面位置不同消費人群的針對性,我們再去確定產品的售價,包裝,店鋪裝修、陳列,推廣宣傳方式等等。
盡可能的增加客流量和降低流量成本,然后再用比如價格錨點、心理賬戶、損失規避、沉沒成本等消費心理的方法論制訂同樣具有針對性的銷售模式和策略,來盡可能地提高成交率和客單價。
這些只是我關于運營和銷售管理的一些粗略的想法,我想隨著學習的繼續深入,以及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的加深,再和實際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和經驗相結合,通過自己的思考,我們的運營和銷售管理一定會在不斷的修正和優化中得到完善。
另外還想說的一點是,事情沒有絕對的,理論也好方法也好, 都是有兩面性的,不足和過度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去摸索他們之間融合的這個度,最終才能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結果。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最近感觸最深的兩點體會是時間不夠用和體力精力不夠用
關于時間我們要想辦法提高效率,還有一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早起
關于體力和精力這個是隨著年齡增長的一個自然規律,我們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延緩,最好的辦法就是堅持適度健康的運動,已獲得充沛的體力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