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文藝的青春故事,我想,安安靜靜,平平淡淡地講一個故事,關于親情,關于,離別。
我看過他年輕時的黑白照片,都說相由心生,那時的他,讓我想到了一個詞:風華正茂。他是我的外公,我們家這邊喚外公作姥爺,喚外婆作姥娘。
姥爺年輕時是縣醫院的院長,但我記事后,姥爺已經退休,所以姥爺工作的事情全聽自姥娘和媽媽之口:當年唐山地震,姥爺曾經去前線賑災;姥爺做院長時,從不拖欠職工工資;姥爺用過的司機不多,一用就是許多年……
而我,記的更多的,是姥爺退休之后的事情。
一、
小時候跟爸媽去玩具店,看上了一套很精致的積木,要一百多塊錢,那時候一百多塊拿來給孩子買玩具,還是有些奢侈的,媽媽不同意買給我,于是我一路哭鬧到姥爺家,姥爺見我哭著進屋,問了我媽緣由,二話不說就帶我去買下了那套積木。從那之后,我再沒買過新的積木,那一套積木從那天玩到了我再不需要玩具。前一陣我侄女來我家,很喜歡這套積木,我本不想送她,卻想著,這套積木或許該傳下去,便由她拿走了。等侄女長大后,我會告訴她,這是她老姥爺給我買的,我會告訴她,她老姥爺是個很好的人,這一套積木,希望她珍視。
二、
我小學的時候放學早,每次放學就到姥爺姥娘家等爸媽下班,那時候姥爺還沒有戒煙,我每天都會坐在姥爺對面,聞著那嗆鼻的煙味做作業,我很討厭煙味的,卻每次都不想讓姥爺難堪,只得默默忍受。再后來,姥爺生過一次重病,就把煙戒了,而那之后,我反而開始懷念還可以固執地抽煙的姥爺。
三、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姥爺天生就有野心,愛自由,敢拼搏,他退休后年紀還不算大的時候,每天都要騎著自行車圍縣城逛一圈,中途還會拜訪幾個要好的老友,再后來,由于身體越來越臃腫肥胖,腿腳也不再靈便,姥爺便再也騎不動自行車了,但他隔三差五就會嚷嚷著要買電動車,三輪車什么的,兒女自然不會由著他真騎電動車,三輪車上路,事實是,他剛坐上去就可能會摔倒。姥爺生前,我一直覺得,怎么老頭子越活越幼稚,越活越任性,現在反倒覺得,像姥爺這樣的人,他向往的事情太多,心里的抱負太大,他知道子女覺得自己年紀大了,這些說出來他們也不會認可,便只能在心里渴望有一方自己的天地,便只能借其他來證明自己依然年輕力壯。
四、
我記憶里,姥爺第一次生病應該是2009年的夏天,現在我只記得當時爸媽匆匆趕去醫院,便很多天沒回家,只剩姐姐留在家里照顧我。而我,一個十一二歲的小朋友,那段日子看到的景況,不比后來姥爺離開時給我的沖擊小。我記得有天晚上姐姐躺在床上因為有消息而打開手機時,黑暗里手機照射出的一點點光,剛好讓我看清了那一張布滿淚痕的臉;我記得,爸爸中途回家,滿臉疲憊,想睡覺卻接到了媽媽的電話,我隱約聽到爸媽在討論是不是讓我和姐姐也過去,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我什么都不敢問,也什么都不想說;我記得,暑假結束,姐姐要去上學的時候,媽媽哭著對姐姐說,如果到時候姥爺離開了,姐姐依然在學校上課,不要請假回家了;我記得,姥爺終于在醫生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后挺了過來,離開市里的醫院回城療養;我記得,那晚姥娘和我躺在一張床上說悄悄話,她說,那時媽媽滿臉淚水跪在地上求別人幫助,好把姥爺抬到擔架上;我記得,那時我還不算懂事,卻理解了一個人的生死于親人而言,牽動著什么……
五、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姥爺上次死里逃生,從那之后,我們這一輩的孩子,每次要離家去學校,或者從學校回家,他都會拉著我們的手,然后顫抖,落淚,說一句“走吧,走吧……”或是“回來了就好……”我知道在老人面前不能哭,所以許多次自我麻痹后,竟是每次都看著姥爺落淚,而后媽媽落淚,而我笑著不知所措。
六、
在姥爺第一次生病后的幾年里,姥爺反反復復又犯了好多次病,也越來越不聽醫生的勸,他總說,他一個內科醫生,還能不知道自己的心臟如何嗎?其實,姥爺在世時的大多數時間,他的子女都是拿他沒辦法的,這樣一個越活越小孩子氣的老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食,不能控制自己的體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過這些只是讓我們無可奈何,真正讓我們害怕,卻又都只字不提的,是這位不論如何我們都愛的老人,無法控制自己的生命。
七、
人這輩子,總會有些特別后悔又無法挽回的事情,比如,有一天忘記打電話給家里。忘記打電話的第二晚,我記起了要給媽媽打電話,但是接到電話的那一刻,媽媽的哭聲打敗了我所有的理智,我曾經無數次地告訴自己這是必然發生的事情,但我想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人始終無法精準地估算自己的能力,情感,未來……
八、
第二天趕回家的高鐵上,我整個人如同一個空洞,什么都不愿意做,什么都不愿意想,我懷著滿滿的恐懼不知所措,不知所思,我根本不知道家里等待我的,是病床上還會哭著說“回來了就好的”姥爺,還是再不會看我一眼的姥爺。
九、
姥爺的死訊,是姐姐在火車站告訴我的,我心疼姐姐但是真的無法感同身受告訴兩個妹妹老人的死訊是怎樣的心情。
姐姐說,那一刻她才明白為什么爸媽總是不愿意把家里的那些事告訴當年在外學習的自己……
我到現在都無法理解爸媽所謂的不讓我們擔心,但我想,有一天我會理解。
十、
真正到家的那一刻,所有人同情的目光和親人從未有過的滄桑,一瞬間就把我打敗了。我做了無數次準備,可能只是在準備一場傷心吧……
這是我長大之后,第一次撲進媽媽懷里哭出聲音,只是再不是小時候餓了,困了這么簡單了。
十一、
下葬那天下雨了,我從頭到腳都是涼的。送去火化前,舅舅跪在地上,手不停地砸地;火化前,媽媽跪在地上哭到站不起來;火化后,所有人跪在地上嘴里念叨著“走好,走好”;下葬的時候,我已經沒了哭的力氣,只是沉默,一邊懷念,一邊心痛……
下葬完回家的路上,我們各自安靜,不吵不鬧,默默擦掉不知不覺又流出來的眼淚。我第一次知道,送走一個人這么簡單,又這么艱難。以前見過很多人感慨生命脆弱,命運無常,原來真的,這么輕易,就走了一個人,一個,我親愛的老人。
十二、
姥娘在處理姥爺后事時的前前后后,都假裝得很理智很堅強,可是她反復地念叨著“我一個人挺好的,也不用伺候他了,能享清閑了。”“他以前最喜歡這塊手表了,就給他拿去在那邊用。”“他走的挺快的,也沒太受罪,挺好的。”……
現在姥爺去世已有半年多,我們或真的忙生活忘記了親人離世的悲傷或假裝忘記,都默契地只字不提姥爺,只有姥娘,時常念叨起姥爺。如果一個人,牽動了自己的大半個人生,那清早起床第一個想到,夜晚入睡最后一個想念的人,應該都是他……
十三、
人們常說,這世上,沒有誰是離不開誰的,我本不喜歡想念,不習慣長情,或者說,我逃避想念,拒絕長情,所以這篇文章,我拖了很久很久,寫的時候也不想費力回想,不想考慮怎樣把故事講的清晰講的感人,這是姥爺去世后,我第一次從頭到尾去回想我記憶里的姥爺,我想,這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了,我會慢慢習慣突然想起這個人,再突然想起他已不在。
最后一次見姥爺,姥爺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是“要好好學習,走吧,走吧……”,現在我再也不能走的離他更遠了,那么,就努力不辜負他好了。
最后,希望姥娘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