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龍湯醫案呀,平時能用到的多是小青龍湯,治療孩子的肺水咳,大青龍湯印象中是喝完后不定就會汗流虛脫死掉,是狂出汗的方,方中麻黃發麻黃的汗,石膏發石膏的汗,不會象小青龍湯各味藥之間會相制約不會太過發汗,所以是沒見過真正的大青龍湯病例的,期待遇見。
一、麥門冬湯:咳而上氣,咽喉不利,脈數者
主證:咽喉不利,脈數
JT在描述這個湯方時寫了很多,但可以理解為他采用了排除法
咽喉不利其實這個癥狀還是很普遍性的,應該所有的咳都會有咽喉不利的感覺,所以JT采用了排除法,首先他說這個湯的咽喉不利跟半夏厚樸湯的感覺差不多,也是咽喉象吞著燒肉,區別是半厚湯堵在食道,麥門冬湯堵在氣管,可以想象以前被米飯嗆到氣管那種咳不出來,很用力咳的樣子
區別皂莢丸,皂莢丸是躺不了,只能坐著喘,麥*沒有這個情況
區別澤漆湯,這是肺陰實,麥*是肺陰虛,這個看起來應該很好辯證的,不過肺陰實有什么癥狀呀?想想我爸爸就是肺癌去世的,他表現的癥狀是氣喘,咳痰有血絲,其他就想不起來了,以前什么都不懂,有癥狀也看不出來吧,學醫要趁早吧
治肺陰虛,肺痿的還有炙甘草湯,看下面煮麥門冬湯說是沒有多少人有這個魄力,麥門冬的量太大。所以還是記住一個炙甘草湯試下
所以麥門冬湯的癥狀我理解的是,痰粘住氣管導致人很用力地咳,脈數有火,感覺咽喉會干,說是肺干,也是個雜病方吧
二、小青龍湯:咳逆倚息,不得臥,脈浮弦者
終于看到熟悉的湯方了,條文卻不是熟悉的條文,查看了這些條文都是出自桂林本傷寒雜病論的條文,突然有個想法,媽媽身體一直不見好,可以考慮從雜病試試
這條也寫著不得臥,不能臥剛也說了皂莢丸也有不得臥,但是小青龍湯的痰是清痰,水痰,皂莢丸的痰是濁痰,濃稠的痰
脈浮有表癥,弦是有痰飲,這都是主證
三、桔梗湯: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此為肺癰
桔梗湯在宋本是治少陰喉嚨發膿發炎,排膿方
肺癰是肺發炎到化膿,然后吐膿,吐出的膿象米粥一樣的濃,或吐濃血
四、越婢加半夏湯:咳而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此為肺脹,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小青龍湯加石膏湯亦之
說咳得眼睛都睜大了,怎么看著這些方感覺象是專病專方,一種咳到眼睛睜大的咳嗽,這怎么用?
但從這味藥看到,是治邪氣悶在肺里,太熱,一邊把邪氣發出來,一邊袪痰,一邊鎮咳
邪氣在肺里,小青龍湯也是肺有邪氣狂咳,但是寒邪,里有熱是大青龍湯吧,見條文說是可用小青龍湯加石膏,也就是熱沒到大青龍湯
五、葶藶大棗瀉肺湯:咳而氣逆,喘鳴延塞,胸滿而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出清涕,不聞香臭,此為肺癰
看著感覺一身水都涌到頭上來了,是痰飲塞到肺,從肺滿出來,這個方是把散得到處的痰連著邪氣一起拔掉,皂莢丸是拔掉肺里的老濃痰
越婢加半夏湯也是治肺脹,感覺上面的癥狀輕點
六、甘草干姜湯: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為肺冷
這個方的主癥就是不怎么咳,吐稀痰,不渴。變個癥狀清晰些,關鍵要記得
七、理中丸: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當以丸藥溫之
理中丸治咳?沒想到
看了不是治咳,而中病后收尾,人常常會吐口痰,說明胸中有寒,需要丸溫之
這里注意到,甘草干姜湯是通過溫肺袪痰,理中丸是暖脾胃的,讓脾不生痰
八、[endif]炙甘草湯: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脈浮細而數者,此為肺痿
說是比麥門冬更嚴重的陰虛,回去翻看了麥門冬湯,之前條文并沒有很說明這是個陰虛利害的方,怎么到這里就成了最滋陰的幾個方劑之一啦?(留功課)
炙甘草湯的主證:咳,吐出很多稀痰,但是喉嚨跟嘴巴很干,脈浮細而數,這個是陰虛的脈,怎么說?過后要看下
咳很多痰,嘴干的是炙甘草湯,不干是甘草干姜湯
[if !supportLists]九、[endif]學到這里我完全蒙了,做個總結:
[if !supportLists]1、? [endif]嘴巴不干的肺冷用甘草干姜湯
[if !supportLists]2、? [endif]口干肺痿用炙甘草湯
[if !supportLists]3、? [endif]氣管很多痰射干麻黃湯
[if !supportLists]4、? [endif]食道多痰是半夏厚樸湯
[if !supportLists]5、? [endif]咳得利害,很用力覺得有痰要咳出來的咽喉不利,麥門冬湯
[if !supportLists]6、? [endif]咳得不能躺下來,有濁痰,皂莢丸
[if !supportLists]7、? [endif]清痰,脈浮弦,小青龍湯
[if !supportLists]十、[endif]大青龍湯案例
1、大青湯是里熱外寒,夏天比較容易得這個病,天氣大熱后受涼,開始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