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里窮,當然,現在也窮,只是那時候吃穿都難以保障,而現在雖算不上錦衣玉食,倒也不會挨餓受凍!因為窮,除了五谷雜糧,還有山上的野菜野果,幾乎沒吃過什么好東西,甚至于雞蛋,也成為家里的稀罕物,肉類,更是過年過節才會上桌。所以,生活的每一天,我都無比期待每周五一次的趕集,因為那一天,爸爸總會帶回來一種美味的食物~夾心餅干。
我家的夾心餅干
并不是每周都有,但至少到了每周五,爸爸去了集市,夾心餅干才會成為可能。爸爸帶回家的夾心餅干,圓圓的,土黃色,兩片之間填充有白白的類似奶油的東西,特別甜。啥也不用多說,好吃,一家四姊妹都愛吃,爸爸也愛吃,媽媽……好像不太感冒,但多年以后的現在,我開始明白,也許那時媽媽不是不愛吃,而是留著給我們吃,就像那時我會故意說不想吃了,要給爸爸吃一樣!
現在,我們都長大了,姐姐遠嫁湖南邵陽,我和弟弟妹妹居無定所,但應該也不會回到老家陪爸媽,沒有人再期待爸爸從集市帶回家的夾心餅干,只是他老人家依然買著,吃著……
吃慣了外面世界的多彩風味,夾心餅干的味道真算不得什么美味了,只是每每想起那些年,心里總暖暖的,不小心便熱淚盈眶。夾心餅干是童年的回憶,是父親的疼,是母親的愛,是我內心深處最最純潔而美好的回憶!
他家的夾心餅干
說來也突然,受公司領導(以下簡稱A)委托,今天早晨送他外甥小易去北站坐車,并沒有因為A的安排而不悅,就像照顧弟弟妹妹一般,我很樂意去送。停車場的一幕,讓我突然想起了久違的夾心餅干:小易已經上車,A似乎還不放心,先問我有沒有帶買票的錢,聽我說帶了才放心;然后隔著車窗對小易說:記得答應過我的事,一定要做到哦;本以為完事了,誰知A又拿出100塊錢,湊過來說:再給你100,算是今天早餐的錢!……告別儀式很平常,就是不停的嘮叨而已,可是卻讓人忍不住嘴巴微張,面帶微笑。A領導平時威風凜凜,大多數時候很嚴肅,也很強勢,不茍言笑,今日的他,卻是個充滿愛的舅舅。我的印象里,小易一直是那個穿著紅色T恤的陽光少年,然而在A的口中,他過的日子大概是這樣:七點左右起床,做早餐,吃早餐,洗衣服拖地,做作業,做午飯,吃午飯,睡午覺,再拖地,或者燙衣服,然后做作業,做晚飯,吃晚飯,洗澡睡覺,第二天循環。陽光少年過上這樣一層不變的生活,聽起來是有些不該,只是A一生戎馬,崇尚軍旅生活,他只是把他認為最正確的,最好的方式方法用在了外甥身上,這一切,又何嘗不是愛呢?
路上我問小易:你答應舅舅什么了?他說:回家要聽話!我笑了,又問:舅舅沒來送你,你會不會生氣?他說:不會,我一個人習慣了!大氣的男孩,有愛的舅舅!好甜,我知道,那是夾心餅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