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還在緩緩攀升,我緊張的喃喃自語
“吾彌陀佛,佛主保佑,
一會兒到家就給我的寶貝兒子洗個澡,
抱他上樓睡覺,給他講故事...
送兒子上私立,好好培養,
讓他擁有平凡快樂漫長的人生..."
說實話,我有坐飛機恐懼癥。
這話一聽,好像是個富貴病,
“你是經常坐飛機了?”
“不是,我就逢年過節,
或非常偶爾出門旅游,才會坐飛機”
1
以前其實沒這么怕,
記得高三畢業第一次自己坐飛機去新疆。
老媽當時在烏魯木齊出差,
讓我放假過去散散心。
飛機要飛大概七八個小時,
當時就是興奮,也單純,
什么亂七八糟的都沒想過,
就覺得這么大個飛機飛上天真是不可思議,
看見窗外的藍天白云
又覺得坐飛機真是件屌炸天的事。
回頭和小伙伴們有的吹了,
還有漂亮空姐發吃的喝的
我雖是女的,但也愛看美女,
就是一個人好無聊,沒人聊天,
活生生憋了8個小時沒講話,
對于一個話癆來說是很痛苦的,
因為我只和熟人能聊,不是自來熟類型的。
2
后來大學畢業來澳洲留學,
第一次坐飛機從北京到悉尼也要十幾個小時,
心里倒是坎坷不安,
愁的是老大不小,前途未卜,
孤身一人遠赴他鄉,
我能搞定一切衣錦還鄉么?
當然,除了擔憂未來,
心里還是止不住的興奮,
終于離開家了,
沒有老爸老媽的絮絮叨叨,
想咋玩兒咋玩兒,
想找啥樣男票都可以
卻沒考慮到悉尼正鬧男人荒,以后再聊這個。
看來不同的年齡,
相似的旅程還是會有不同的感受。
3
一轉眼若干年過去了,
現在說不上衣錦還鄉,
但也是留在澳洲安居樂業了,
有愛我的老公,可愛的兒子,
和藹的父母,還有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
可我卻越來越怕坐飛機了,不象以前,
會因為搭乘飛機的目的不同,
而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思慮。
現在就是單純的怕做飛機這件事。
我以前看電影,
一看見有人坐飛機緊張的發抖冒汗,
還緊緊抓住鄰座陌生人的手之類的橋段就想笑,
“哪有人會這么怕做飛機的,
應該去看心理醫生吧。”
我爸媽朋友的兒子,
也是從來不做飛機,
因為有一次他做飛機去加拿大看父母,
結果飛到一半,飛機故障,
氧氣袋全都掉下來了,
他說就看見窗外地面像火柴盒大小的房子,
瞬間就變成1:1的大房子了。
哇靠,這是什么感受啊,
換作是誰這輩子也不想坐飛機了吧。
后來飛機還是安全著陸了,
真要佩服和稱贊飛行員的技術,
臨危不亂,絕對是英雄。
后來這個兒子就自己住在北京
說什么也不出國不做飛機,
父母住在加拿大因為年齡大了也很少回國,
十幾年見不到面,
都是怕做飛機惹的禍。
這我以前都是當故事聽的。
4
說說我自己吧,
有一年假期結束從中國回悉尼,
那飛機是蠻舊的,起飛過程非常緩慢,
好像沒有力一樣,升兩下降一下,
慢慢悠悠的總也升不到平流層,
以前沒遇到過這種,當時我就很緊張。
馬上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
順便瞥了一眼鄰座的金發小伙,
他看我這樣,也跟著緊張起來,
看看窗外下面就是層巒疊嶂的山尖,
那心情真是五味雜陳,
可是最怕的并不是自己的安危,
而是怕對不起家人的愧疚,
想著父母年齡大了只有我一個娃,
辛辛苦苦賺錢送我出國留學,
他們期盼我找到好的工作,
婚姻有好的歸宿,
這些我都可以努力爭取,
可唯有坐在飛機上的時候,我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眼睜睜的把自身的安全
和全家未來的幸福
全部交托給飛行員,天氣和運氣。
這是一種“細思極恐”的感受,
哪怕一個小零件或是一只小鳥,
都會存在安全隱患。
說實話,
我不喜歡這種感覺,非常不喜歡。
可卻無法避免要坐飛機這個事實。
現在成家了,牽掛越來越多,
于是飛機恐懼癥與日俱增。
所謂年齡越大,
膽子越小就是這個道理吧。
5
特別近幾年各種飛機失事的報道,
更加重了我的癥狀。
馬航的各種恐怖新聞想必
把全世界的人都變成乘飛機恐懼癥了吧,
只是嚴重程度各有不同。
就在馬航失聯的第二天,
我父母搭乘飛機從北京到悉尼,
我擔心的一夜沒睡好,
一大早開車去機場接機,
腦子里各種胡思亂想,一點不夸張,
眼睛紅紅的噙著淚水奔進接機大廳,
眼神像老鷹捉小雞一樣,
緊緊的盯著滾動屏幕,
看到父母的航班“著陸”我才塵埃落地。
后來聽爸媽說,他們也擔心的不輕,
全飛機的人都緊張,當飛機平穩落地的瞬間,
大家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不約而同的起立鼓掌。
我想無論是接機還是乘機,
大部分人的恐懼都源自
對家人的牽掛和擔憂吧。
6
隨著對乘飛機與日俱增的恐懼,
去年年初,巴黎發生了恐怖襲擊,
老公在繁忙的工作中難得擠出10天假期,
問我要不要一起請假去歐洲補過N年前的蜜月,
我經過反復的思想斗爭,
本著對追求生活質量和
“生命的寬度比長度更重要”
這一理論的絕對支持,
當然還有那呼之欲出的虛榮心,
“歐洲哎,這輩子能不去一次么?”
于是毅然的說“去!”
訂了機票和酒店,做好了攻略后,
我粗略算了一下,
悉尼飛巴黎,中轉迪拜,
再加上歐盟內的幾個航班,
我們這次在飛機上的時間總共就要50多小時。
我勒個去,害怕歸害怕,
生命中必然要經歷的事情,
還是要滿懷敬畏的去做,不是么?
于是,歐洲之旅成行!
不得不說,這飛機做多了,
我還真沒有長進,每次都嚇尿,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
空姐好不好看,
食物是否美味
都不是我關心的重點了。
那每一分每一秒的顛簸
都一遍遍的刷新著我對人生的看法和期許。
面前屏幕上再精彩加免費的大片,
也緩解不了我痛苦的煎熬。
7
言歸正傳,
說說兩天前的這次旅行吧,
單程只需要一個半小時,
基本上飛機上天,上個廁所,
吃點零食,再喝杯咖啡就下來了。
可這絲毫沒有緩解我的恐懼,
因為是人都知道,通常情況下,
最危險的時段就是起飛和降落,
和時長沒有太大關系。
稍微讓我有所緩解的是我們全家都在飛機上,
我這么說大家都懂吧,
這可能是種無奈的自我安慰吧。
總之飛機起飛時,
無論怎樣我都無法轉移緊張,
能做的就是不停的祈禱和發誓,
“一路平安,一路平安...”
隨著飛機緩緩攀升,
我腦子里像過電影一樣想著生活的種種,
“只要讓我平安落地,所有事情都可以解決,
回去上班,一定更加熱愛我的工作。
飛機還在緩緩攀升,“
吾彌陀佛,佛主保佑,
一會兒到家就給我的寶貝兒子洗個澡,
抱他上樓睡覺,給他講故事...
送兒子上私立,好好培養,
讓他擁有平凡快樂漫長的人生。”
飛機還在攀升,緩慢的,
“我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要對得起自己,人生幾十年,
就是活到80歲也是一轉眼的事兒,
為自己活,下了飛機就開公號去,
沒時間也要擠時間寫。”
安全帶的指示燈終于亮了,
空保和空姐開始發飲料,
我解開安全帶,就去了廁所,
不是說了么,嚇尿了。
人往往就是這樣,
當你腳踏實地,睡在溫暖的床上,
總是為一些生活瑣事困擾,
懸在天上或者漂在海上時
卻總能夠大徹大悟,
可是一回歸安逸就又忘了
平凡而普通的活著
已經是何等幸福的事情。
讓我們都對家人再好一些,
珍惜手中的幸福,
也要對自己好一些,
因為我們的平安,就是家人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