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對著電腦忙了一天。先是搜集了一些月底開會的文獻資料,后面又開始編寫方案。
看了很多碩士的論文和實用新型專利,發現論文里真正能用到的東西非常有限,尤其是那些復雜的圖形和表格,想要看懂都難。
而有一些論文,說實話毫無價值,不過是參考別人的文獻東拼西湊組合成的一個四不像。
現在到處都在推廣和發展人工智能,就連今年的高考題也是有關人工智能的。可對于普通人說,要想便捷的使用人工智能還有一定的門檻,甚至需要付費才能使用。
但這種情況應該不會持續太久,為了搶占市場和用戶,大廠們肯定會讓人工智能的使用越來越簡單,越來越便宜。
那個時候,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如何引導人工智能去創造性的思考。
據說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有1300多萬,不知道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想想,人這一輩子真是不容易。我們從幼兒園開始接受學校的教育,一直要到大學畢業后才結束學習生涯。很多人學了二十多年,最后連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科技發展確實可以帶給我們很多的便利,讓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但它也會帶來新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更加復雜和具有挑戰性,需要人類進化出更高的智慧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