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吧啦簽約作者。半畝書香文學網簽約作者。一個靈魂里住著風的少年,說著一些過往與現在的江湖故事,踐行著朝九晚五,浪跡天涯的生活。我有文字,你有故事嗎?我愿為你寫故事!微信號:yuanpanhong66。
分享主題:如何通過寫作保持自己的靈性和悟性?
一、什么是靈性和悟性?
二、怎樣保持靈性和悟性?
三、怎樣持續不斷的輸出自己的靈性和悟性?
一、什么是靈性和悟性?
人可以同時擁有靈性和悟性,悟性是靈性的一個分支。
悟性是對一個事物或者一件事情的理解和感悟,靈性是指你對生活始終保有赤子之心,始終對生活抱有熱情,愿意去聆聽生活的旋律。
靈性這個詞非常美,非常有靈氣。
二、怎樣去獲取靈性和悟性?
你看見夕陽,你就會有你的想法。你會因為夕陽而聯想到一些東西,而你的這種聯想是持續不斷的,這是非常難得的。
就像你每天發的朋友圈,你能堅持每天攝影打卡,就是從你的生活中獲得的靈感,對生活有著極大熱情,這就是你對生活的靈性。
靈性和悟性是什么關系?
當擁有靈性的時候,你自然會擁有悟性,但是擁有悟性并不一定就擁有靈性。
悟性可能是你思維層次比較高,你對你所經歷的事情都有自己的感悟。但是你并不會時時刻刻對你生活中的小事小物有感觸。
少年說悟性和靈性就是對美好的感知能力,是對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光陰,一雨一露等等的感知。
這種感知,一定是基于你一定的積累之上的。
我們對于生活的靈性其實也是一樣的,當你懂的美好的句子多了,你就會很自然地運用到你生活中所看到的那些景物上。
就像以前有個很流行的段子,問為什么人要多讀書?
因為當你看見很多鳥兒的時候,你不是說“臥槽,好多鳥。”而是會感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是很直白的解釋,為什么我們要多讀書?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
少年看見晚霞或者黃昏的時候,她會拍下眼前的夕陽或者晚霞,再配上一句:“曉看天色暮看云。”
她在抖音上積累下來很多這樣的句子,日常的朋友圈打卡都會用到。
當你把那些句子爛熟于心后,你看到很多景色的時候,你就會很自然的想到這些句子,就會放到自己的作品當中,當作一個簡短的文案。
春賞百花冬觀雪,醒亦念卿,夢亦念卿
這張照片是少年冰箱里面的餃子,剛好結冰了。正好前一天少年在抖音上看見一句話:“春賞百花冬觀雪,醒亦念卿,夢亦念卿。”
為了給這句話配一張圖,看見冰箱里的餃子結冰了,少年很自然地想到把它當做雪來拍,并配上“春賞百花冬觀雪”發到朋友圈,真的有小伙伴以為重慶下雪了。
想要保持你的靈性和悟性,首先一定要有大量的積累,在你喜歡的風格里面的積累,這樣你就能對你的生活有不斷的感知。
積累一般會通過哪些方式?
1、看書
看書是必不可少的,看到好詞好句的時候可以勾劃摘錄,看書是屬于比較踏實的一種積累方法。
2.抖音
抖音也是一個挺好的素材積累工具,這是一個大數據的推薦,你看什么多,它就會越給你推薦什么。
抖音的句子很簡短,但是那些驚艷的句子,就放那么一兩句在你的文章里,就會讓你的文章瞬間有內涵很多。
抖音上的短句子用來做朋友圈的文案特別的好,比如: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這是用來表達我好喜歡你的意思。
你的靈性其實是和你看到的景,你積累的那些句子是聯合在一起的。
3.社交網絡
像朋友圈、公眾號、微博等等,朋友圈里也是有很多經典的句子的。
在社交網絡里面看見的句子,可以摘抄保留下來,當你對這個句子用得比較熟練的時候,寫文章時自然而然的想到,就可以用到。
4.百度
百度是一個特別神奇的東西,當你想表達某個意思,又不知道該怎么樣去寫時,就可以用到百度。
百度可以根據你輸入的內容,給到你很多的選擇,只需要在第一頁里面,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東西。
當你在翻看和尋找句子時,你會看到很多新的內容,就會拓寬你的思路,百度這點是非常棒的。
對于靈性和悟性,除了積累,我們還能做什么呢?
想保持靈性和悟性,第二個要做到的就是你要愿意俯下身,去觀察那些你身邊不起眼的人和事。你要保有一顆同情心和愛心,這樣你看見那些景,才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生活。
比如這張照片,在嚴寒的冬天,這位老人一個人在地下通道的樓梯道里吃面,落魄的樣子特別的讓人心疼。
為什么他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如果他提前知道了老年的生活會是這樣的,那他在年輕的時候他會做什么樣的選擇?
就好像電影《無問西東》里的臺詞:“如果你提前知道了生活的樣子,你是否還有勇氣來?”
當你對身邊那些弱勢群體有同情心的時候,你會生出很多的想法出來。
像這樣類似的場景,少年平時積累得比較多。
這是一個烤燒攤子,他們會在夜市的時候出來,這樣的生活特別辛苦,但是他們有著期待,有著自己的夢想。所以少年配文:“我食人間煙火,也滿懷夢想。”
這個掏耳朵的技術,可能很久以后就沒有了,但是少年想到的是,雖然以后會消失,但是還會有人記得。所以配文:“如你終將消逝,曾有人記得。”
這張是少年在下班途中拍的,她看見一個老人坐在公路邊,當時她的心情剛好是比較想去流浪的那種,所以配的文案就是“每朵云都有故鄉,他卻一直流浪。”
配文案的時候,你一定要帶入自己的一個情緒,要把你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寫出來。所以少年最后加了一句:“每個靈魂都有依靠,他卻一直漂泊。”
帶入自己的情緒和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你的文案看起來,就會讓別人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這些例子,都是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引發的一些思考。
這一張照片是少年的媽媽把家里的蒜,放在花盆里面,過了一周左右,就長出了苗。
因為是綠色,會給人帶來一種希望的感覺。少年不想讓別人覺得這只是一個花盆里的蒜苗,想營造出種在田野上的感覺,所以配了這樣的文案:“當我站在希望的田野上,看見綠色綻放的生命,我便知道,原來一切都會充滿希望。”
這兩張照片都是少年從身邊的小花小草上面,發出的一些感想。
靈性是一個很抽象的詞,就是你對生活的感知能力,而這種感知純粹是來自生活,不帶一絲一毫的雜質,卻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你聞一朵花香,嗅一米陽光,和每一次舉手投足間,都讓你的靈性在慢慢的生長。
靈性和悟性,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講是必不可少的。
三、怎樣才能夠將靈性和悟性持續不斷的輸出?
想要始終保持你的靈性和悟性,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堅持。
時間可以見證一個人持之以恒所帶來的成就。
有些小伙伴喜歡音樂、喜歡吉他,就會天天抱著吉他練習。
有些小伙伴,喜歡攝影,就會天天拍。他可能不知道那些理論是啥玩意兒,但是他就是能拍出大片。
還有些小伙伴就喜歡在文字的世界里面暢游,天天碼字。
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有人能夠天天長篇大論,那你是不是也應該那樣堅持呢?
如果你的時間,你的經歷通通都允許,那這樣是最好的,但其實很多人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有時候加一個班,一天時間就沒有了。
朋友圈每天堅持攝影和閱讀的打卡,雖然沒有成片的去輸出,但是這種細水長流比起你一段時間去寫一篇文章,要有力量很多。
因為你每天都會有一個思考,日子久了,你的思考深度自然就不一樣了。就像過日子一樣,特別喜歡那種細水長流的日子,那我們的輸出同樣也需要細水長流。
對于如何將靈性和悟性持續不斷的輸出,就是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
也許你喜歡朋友圈,也許你喜歡微博,也許你喜歡公眾號、簡書或者其他的平臺,那你就在那個平臺堅持自己的輸出。
你可以每天一句話,可以一段文,也可以是一篇文章,按照你自己的節奏來做非常的重要。
不要為了輸出而輸出,這樣會壓抑你自己的靈性,如果為了寫而寫,缺少了靈性的東西,一般來講都是比較生硬的。
每一個人開始寫作,最初都是有靈性的,但是你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靈性給壓沒了。
這樣子久了,你原本很深愛的東西就會變成一種負擔,到最后你就會厭倦,甚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