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開始在簡書上寫文章的時候,我沒想過我可以寫這么久。
在2015年12月31號的時候,我在一張白紙上寫了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目標有很多,大概列了10多項,其中有關于PPT的,有關于學習的,也有關于夢想的。那時的我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去實現這些目標,只是單純的想要,僅此而已。
我記得其中的一個目標是成為一個野生作家,像大冰一樣的野生作家,將我自己的故事說給別人聽。我當時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一個月寫四篇文章,但事實是直到6月底我只寫了不到10篇。
*事實證明,沒有具體行動的計劃,只能是計劃。
有個同學在微信上給我推薦簡書,跟我說上面的文章寫的挺好的,自己也可以在上面寫,建議我去試試。我有點心動了。
有朋友在朋友圈里發狀態,說“2016已經過了一半,你今年的目標都實現了嗎?”。我翻出那張紙看了一眼,嚇得趕緊合上,不敢再看。現實太骨感了,我還是喜歡胖一點的。
6月底從學校畢業,公司要8月份才開始上班,7月份在家無所事事。那就想著開始寫文章。我給自己定了兩條規矩,第一條是堅持日更,第二條是每篇字數在1500字以上。現在想想,只能說:“自己說出來的話,含著淚也要寫完”。
我們都知道,堅持一項習慣最好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開始,而且習慣的養成要一個一個來,不然很容易消耗我們的意志力導致放棄。想想自己當初的舉動還挺笨的,因為日更本就不容易,而且還有字數要求,但好在當時我不用上班,白天看書,晚上找靈感寫文章,慢慢的也就熬過來了。
堅持這件事,誰不是靠著一股勁死扛呢?
昨天寫完文章之后,發現自己已經在簡書寫了99篇文章,17W字了。而這中間只經歷了幾個月的時間,人生真的很神奇,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鐘你會是什么樣子。
日更其實是一件蠻痛苦的事情,因為每天定時定點要在電腦面前碼字,一旦發生比如聚餐,出去玩,過生日……這種事的時候,往往要寫到深夜才能寫完。這還是有靈感的時候,一旦沒有靈感還要各種找素材,找靈感,整理思路,有時候忙到很晚都不一定能寫出來。
好多次想放棄,想拉黑簡書。一方面是因為日更的辛苦,另一方面是因為每次的投稿都是被拒絕讓我很沮喪。首頁的拒絕是沒有任何反饋的,你根本不知道文章哪里寫的好哪里寫的不好?有時候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寫文章?
這些負面的念頭有時候是很可怕的,因為人一旦開始自我否定就容易變的不理智,他會認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漸漸的就開始放棄。
每次一有這些念頭,就開始想自己當初寫作初心,想自己是否盡力了,等情緒平復一點,然后又繼續開始寫,就這樣反復糾結了好久。
所以,現在身邊朋友有人要寫文章的時候,我總說先堅持寫,寫的好不好其實沒有關系,沒有人看我看,沒有反饋我給你提意見。
周末的時候,在YY上聽易仁永澄老師的分享,做自己的年度計劃。分享的時候老師讓大家寫下2017要做的三件事,三件如果能在2017完成就會感覺很滿意的三件事。我思考了一下,寫了一個關于寫作的目標。
老師說,我們定的目標很多其實是期望,是一種狀態,是一種感覺,期望是不具備實現性的,就像我以前的目標是野生作家一樣。我們必須要將期望變成具體的,可描述,可控的目標,我們才能對其進行拆解,并去實現它。
我們經常列很多期待,很多理想,但如果我們不把這些理想變成具體可操作的目標,我們是很難去實現它的。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期待的標準時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
所以,如果你有夢想,那就把它變成具體的目標,然后一步步靠近它。
萬維剛老師有一篇文章,題目叫《我們為什么要變成一個厲害的人》,有讀者就問,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我們非得要有夢想,非得變成一個厲害的人嗎?做一個平凡的人,多花錢時間陪陪父母,陪陪家人,有空出去走走不也挺好的嗎?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個困惑,我們非得努力嗎?努力的意義是什么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不一樣的人生有不一樣的精彩。我們當然不一定要變成一個厲害的人,畢竟練習這件事一點也不好玩,而且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如果你看到別人取得了什么成就,你不是想鼓掌,而是想為什么不是你?
那么,你就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人,你的內心會驅動你去做一些事情,如果不做這個事情你會坐立不安。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么就請問問你的內心,你的生命有什么是你一定要去做的,然后去實現它。你要相信生命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