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參與過一部電影的周邊工作,那部電影由一個當紅小花挑大梁,小花把這部電影看得很重,給予了很高的期待,電影里,她很賣力地表演,電影外,她對電影相關的一切工作都相當配合。她期待這部電影能讓觀眾對她的演技有所肯定,我猜測。
在這部電影第一次對外放映會上,制作方邀請了一些苛刻的影評人來觀片,想聽點真實評價,小花也將第一次直面觀眾,與他們對話,并且,這是一群不那么友善的觀眾。
見面會之前,我就感受到會場里洶涌襲來的緊張感,這部電影,怎么說呢,是部還可以的商業片,但絕對不是什么牛逼作品,也不是專業影評人的菜,小花對電影的期待那么高,粉絲捧上天不足為奇,周圍人夸贊也是正常,長久浸泡在這樣的聲音中,會不會迷失?但這一次,那層虛幻玻璃將要被打破了,要聽聽那些難聽的聲音了。
沒有粉絲歡呼,甚至都沒有掌聲,小花緊張地站在臺上,說了不少感謝的話,一口一個老師叫著。主持人讓大家評價一下電影,沒有人說話,場面有些冷,主持人自詡幽默說了個冷笑話緩和氣氛,然后點名一個中年男性影評人,讓他說點什么。
“還行吧,比你在《XX》里面強多了……”
會場里哄堂大笑,那《XX》是一部爭議太多作品,小花有些尷尬,還要陪著笑說“謝謝謝謝”。
大家都以為這是句熱場的毒舌玩笑話,但那個影評人又大聲重復了一遍這句話,語氣并不友善,證明這不是句玩笑,場子又冷了下來。接著,另一位男性影評人拿過話筒,同樣語氣有點居高臨下,把電影里的演員都略顯刻薄地評價了一遍,小花依然陪著笑,說“謝謝謝謝”,為片中的其他演員說好話,說大家都辛苦,說為電影付出很多。
那個場面持續了多久呢,可能也就是幾句話的時間吧,雖然我與這一切無關,但我卻覺得焦灼到不知所措。如果是波杰克在臺上呢?他得跟影評人撕逼,他要摔掉話筒憤然離去吧?
終于,一位大姐看不下去了,因為面對面讓人難堪對于看客來說同樣煎熬,她熱情洋溢地贊美了一番,“這是你表現的最好的電影”,“你特別棒,能讓很多人對你刮目相看”……這些話如此熱烈,以至于我會質疑其真實性。
散場以后,小花回到后臺休息,她靠在經紀人身上,一臉感動,特別滿足地說“他們說我演得好……”小花就像是星星一樣在發光,可見她是真的在享受那些贊美。
聽到她的這句話,我有點懵,也覺得不可思議,如果是我,當離開會場時,我只會記得那句不懷好意的“還行吧,比你在《XX》里面強多了……”也完全不會相信贊美是真實的,我只會覺得自己真糟糕,覺得這部電影爛透了,質疑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
波杰克可能也會這樣吧。
對于別人的否定耿耿于懷,深陷其中,對于別人的贊美都覺得是敷衍的扯謊。
然后,陷入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無意義,覺得自己糟糕透了,活著有什么價值?
不知道如何讓自己開心起來,開心只是一瞬之光,難以再被點亮。
后來跟朋友說起這件事,朋友很認真的說:你想明星的壓力有多大,有多少陽光,就會有多少陰影,如果不選擇讓自己開心起來,他們怎么繼續活下去,難道一直頹下去,一直喪下去?
唉,對啊,波杰克,你是不是無法讓自己開心起來的那類人,感覺黑暗很長,怎么也走不出去,最后看到在荒原上奔跑的同類,是不是發現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一匹馬。
作家塞林格在《馬男》里面一直是個串場嘉賓,他的那本《麥田里的守望者》最后,妹妹問霍爾頓:你長大了想做什么?霍爾頓說:我想做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看著孩子在麥田里上奔跑,當他們快要跑到懸崖邊上的時候,我就把他們捉住。
《馬男》第三季結尾的荒原奔跑,是不是在還原霍爾頓的這段話呢?
上面寫的這些字跟《馬男波杰克》有什么關系呢,好像沒什么關系。
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每一集都愛,好多次長夜痛哭。
猝不及防被花生醬先生暖到,被跑步的大叔灌了雞湯,但更多的時候,是跟波杰克一起喪下去。
我有好多好多話想說、想寫,但又覺得我寫什么字都配不上這部劇。
《馬男波杰克》,人生摯愛啊。因為,跟波杰克一樣啊,我也沒法讓自己開心起來啊。
如果我們都能像那個小花一樣,選擇相信自己喜歡的話,選擇讓自己開心一點,那該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