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的這一年,一路的歷程。
辭職
混了兩年多的事業單位,自己即將成為青蛙,被單位的舒適慢慢的煮熟。兩年多,我學會了開車,學會了“耗”。突然覺得,接下來的二十年或者三十年都是這樣,心中萌生了辭職。
遞交辭職信那天,我留下了這么一段話:
三十而立——下一個七年你是誰?
今天遞交辭職信,沒有什么起伏,一切很平常,沒有上次辭職那種的擔憂,和不舍。有的是一種爽,一種輕松······
考慮了許久,內心掙扎了,權衡利弊了。最終做出辭職的決定····人生沒有對錯,只有無悔。聽內心的自己,才會有火花。(1-8)
2016年,就這樣開啟了新的篇章。
老思想vs新思維
2016年是個低點,也是一個起點。
這一年,我建立了賺錢是未來自己奮斗的剛需。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才會實現自我價值,才能給家庭帶來更穩固的基礎,才能讓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要說我物質,這是今年我最大的價值觀改變。“經濟決定上層建筑”——若干年以后,我會對這種認知感到驕傲。
但,這一年,我的生意還沒有開張。是的,我只是邁了半步。還有半步依舊未踏出去。這就是自己的低點,曾經的思維阻礙了自己的那半步。知易行難,想想剛辭職后的規劃,真的完美,但操作起來,根本無法行動。這時,我發現自己好low。但是,不要覺得起點低而喪失信心,所有人都需要跨過這個階段。已經到谷底了,還有比谷底更低的點嗎?2017,100%向自己走來,自己也將向高處慢慢攀登。
這一年,腦洞大開,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對自己成長有多么大的幫助。原來一直弄不明白為什么干個事三心二意,總會做一半就夭折。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總會被一些“有趣”的事拉走眼球。更老火的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感覺十分良好。突然走出來了,才發現,自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年,學習了幾個概念。幫自己走出了思維困境,獲得了新生。
現在自己在踐行著這幾個概念,目前的收獲是思維轉變,能去主動學習,更積極的面對困難,相信每天的努力。
1.注意力
2.元認知
3.人生的維度
4.剛需
5.付費就是撿便宜
6.woop三件事
7.只字不差……
一個個新穎的,一個個樸實的,一個個可操作的,一個個的去踐行,收獲是自己認知升級。就如同,自己原來的處理器是奔騰,現在已經到了酷睿。說兩個概念的例子:
1.剛需——我們大多數的剛需是花錢,真正把賺錢當成剛需的很少,至少我身邊百分之80是把花錢當作剛需。而真正的剛需才是驅動自己奮斗的原始動力。好比,你今年打算買輛車,自己存款還差個5w,你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把這漏洞補上,高高興興的把車,開回家。自己到成都來的時候,還沒有把賺錢當成剛需,所以做事的投入度沒有達到最嗨點。自然,也就成為生意為開張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成一件事,先給它一個錨點——這是我必須的剛需。
2.woop三件事,也是12月才開始接觸。每天給自己設定三件小事,給自己一個暗示,努力把它們完成。(如下圖)
這個月(12月份),自己踐行跑步,讀書,寫作三件事。已經把自己設定的目標一一完成,
跑步,
數據說話,如下圖
自己以前冬季根本不跑步,當然這個時期是長冬膘的時候。十二月份,踐行跑步,到現在,抗凍能力提高,體重也少了3斤。有的事,看著嚇人,給自己一個小目標去慢慢完成時,收獲的是能把更多的小目標完成的信心。
看書
1.《全新銷售》——最大體會是,新的社會發展趨勢下,顧客比銷售員更懂得價格,能打動他的只有服務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新的銷售人員必須有“自我提出問題的能力,在顧客沒有提問前你已經想到了他的問題,并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那會有更多人需要你幫助”。未來的銷售,就是銷售自己。
2.《槽邊往事》——生活有喜有悲,人生不如意的事多,但我們得有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辦法總是比問題多。得會享受生活,那怕每天早上起床的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用流行的話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
3.《拆掉思維里的墻》——破除自己思維困惑,理解了學知未動,思想先行(學知:自創,意思學習知識開始行動)。如果我們現在的思維是三十年前的知識給你建立的,而你要用它去拼搏未來三十年,那你肯定會傷痕累累。去存量,加增量,在這個時代是自我成長的趨勢。
4.《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上本書的升級版。人生的四度——高度,寬度,深度,溫度;人生的可能性很多,因為四度你不可能做到100%的完美。所以做選擇時,已經覺得你的角色,但每種積極的維度,都是不可替代的。書的末尾,幾封給子女的信也值得一讀。
5.《習慣的力量》——任何習慣都可以改變。習慣如肌肉,可以鍛煉出來。一切好習慣或壞習慣都是“暗示——慣常行為——獎勵”循環模式。改變一小點,隨著時間,也會讓自己改變原來的習慣,形成新的習慣。
以上書籍,自己的體會,可能不全面,但對于自己學習到新概念,有的已經開始踐行并帶來幫助,讓自己成長,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寫作
公眾號推送了4篇文章。應該說,產出比較低。但是,對于高中畢業后就沒寫作的我是一種進步。關于寫作的意義,許多大咖都推送過文章。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度娘。我說說自己的體會:比耍手機,逛淘寶,看八卦新聞,有意義得多,這也算是改變習慣的一種方法。主動去思考,注意力集中。當然,也會讓自己有更大的興趣去讀書,學習。學習是個終身的事業。
尾聲
2016年,只有1%;2017年,100%的向自己走來。
接下來,自己繼續踐行三件事:跑步,學習,賺錢。
2017,我已經準備好了,更有想象的,積極的,熱情的去做時間的朋友;做一名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