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

分兩次把這個劇長近3h的電影看完了,看完整個人感覺很不好,原來真實的戰爭是這樣的,和平年代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多么的美好,也在想著活著是多么的美好。現代生活出現的這些煩惱呀什么,和生死真的是不值一提。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一段戰爭,厄本怕死,一路就在躲躲藏藏,兩個戰友,也活生生地給他害死了,看得人真的是超級著急,想著怎么會有這么怕死的人,可是這就是最真實的人性,你不在戰場,你就始終無法體會他當時的感受,一個人慫,他就會一直慫到底,什么都不敢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寫東西時,被打亂了,再重新開始寫的時候,就是沒有什么感覺了,啟動不了了。

影片一開頭,就是超級殘酷的諾曼底登陸,看到了在別的影片無法看到的最真實的戰爭場面,當時就在想,這樣的登陸不就是在送死么,可是必須要登陸,才能為之后的坦克登陸創造機會,為戰爭贏得勝利創造機會。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會有一種錯覺,這個世界沒有過戰爭,歷史記載真真實實的發生過戰爭,想起抗日戰爭,對這場戰爭的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死了好幾千萬人,是不是當年的他們,也和電影中的那些人一樣,不停地用身軀堵在最前面。

影片的開頭,有點無法理解,瑞恩的三個哥哥在戰爭中全部陣亡了,為了讓瑞恩的母親老有所依,司令長命令一個8個人的team,去尋找瑞恩,保護好瑞恩,讓他提前退伍回家。和那些士兵一樣,大家的命都是命,為什么要這個8個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一個人的生命,找到瑞恩的時候,已經死去了兩個戰友,上尉講了一段話,打動了在場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找到瑞恩后,他和他戰友的使命是保護好這個大橋,在援軍到來之前不讓坦克通過。瑞恩沒有理由提前離開,拋下他的這些戰友,上尉覺得很有道理,躊躇之后選擇了和大家一起守護大橋,最后的鏡頭就是大尉為了不讓坦克通過大橋,要去引爆炸彈,但是為此中槍了,已經無法行動的大尉只能拿著手槍做最后的狙擊,在坦克還有幾米就要通過橋的時候,援軍來了,飛機上落下的導彈,一下子摧毀了坦克,敵人也在慌忙逃跑,逃跑的他們遇到了站起來的厄本,立刻就繳械投降了,國際公約規定,不能處死投降的人。

劇中有一幕,尋找瑞恩的路途中,遇到了敵人的一挺機槍,原則上,那不是他們的任務,完完全全可以繞過去,但是大尉說咱們來這里,就是為了戰爭的勝利,最后就是下令攻破那挺機槍,攻破之后,最后一個敵人投降了,在大家無法理解中,大尉放走了他,因為不能帶著走,劇中有一句臺詞,要是他遇到了戰友,又會舉起槍來打我們了,影片的最后,就是他找到了隊友,打了過來,鏡頭給到了他,殺死了一個大尉的隊友,并打中了大尉一槍,導演設立這樣的情節真是……援軍到來后,他又投降了,遇到了厄本,叫了厄本的名字,厄本一槍打死了他,放走了其他人,當初就是厄本口口聲聲說著國際公約法不能殺俘虜,厄本親眼看著放走的俘虜殺死了自己的戰友,不知道在他的內心有多大的沖擊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一幕戰爭之前,大家還一起聽著留聲機,享受著最后一絲絲安寧,大尉還去屋子里面尋找咖啡,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生活品味,那也是他們生命中感受到的最后一片安寧,暴風雨之前總是寧靜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