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何以知其然邪?
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 ,
天下莫不奔命于仁義。
是非以仁義易其性與?
故嘗試論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小人則以身殉利;
士則以身殉名;
大夫則以身殉家;
圣人則以身殉天下。
故此數(shù)子者,
事業(yè)不同,
名聲異號,
其于傷性以身為殉,
一也。
【解釋:迷幻藥小劑量使人迷失方向,暫時回不到自己的家鄉(xiāng) ;
迷幻藥大劑量使人喪失天性,終身找不到大道的理想。
憑什么我這樣說?
古代的好帝王,那個舜爺爺,天下治得不錯,可惜他天性多仁,正德多義,見百姓沒事干,便高舉仁義的大旗,號召人人學仁習義,以免閑得發(fā)慌。
大家敬愛他老人家,當然聽話,說干就干,拼命表現(xiàn)自己的仁心,狠狠展開自己的義行,可忙啦。
仁義積極分子,包括假仁假義的假積極分子,大批涌現(xiàn)。
不仁不義分子弄得垂頭喪氣,臉面無光。
反仁義分子呢,當然逃不脫天誅地滅啦。
這不是仁義迷幻藥使人迷失方向,乃至喪失天性了嗎 ?
夏商周這三代迄今近兩千年,社會價值取向最大的變革是鄙棄無為,崇尚有為。
官方談奮斗,民間講拼搏,
意思一樣,就是有為,大家勇于犧牲天性,陪外物去殉葬。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說的是老百姓。
他們豈止犧牲天性 ,而且要錢不要命,最可憐。
高一層的是士,文士和武士 ,有一碗飯吃,所以只為名譽地位殉葬。
不但犧牲天性, 而且要臉不要命,有些殉葬場面十分感人。
再高一層的是大夫,貴族做官的,臉是有了,足夠光彩,所以要捍衛(wèi)家族的世代簪纓,不惜以身殉葬。
再再高一層的便是圣人, 包括帝王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物質(zhì)精神兩方面的欲望早已滿足,所以愿為江山社稷殉葬。
當然,他們都說:“ 寡人日夜操心,只為天下百姓?!?/p>
前面這四種人,各干各的事業(yè),各打各的招牌,互不相同。
但是他們都在奮斗拼搏,這點完全相同。
奮斗就有犧牲,拼搏就有危亡。
同樣犧牲天性,同樣殉葬外物,
他們這四種人簡直是一路貨色 ,
很難說誰貴誰低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