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最新消息,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傳來消息,河南一般公共預算新增22.65億元,其中包含鄭州市大氣霧霾治理補助資金1億元。
通俗地說,就是省里給了鄭州一個億,來實現一個“小目標”——治霾。
而這一個億,用來治理霧霾,夠嗎?
現在自然無法斷言,不過我們可以參考下往年鄭州治霾,都有哪些措施,大概需要花多少錢。
1、灑水
鄭州灑水車。
據報道,為改善空氣質量,鄭州的灑水車在2015年4月之前是上下午各灑一趟,后來改成一天灑水6趟,白天平均兩小時灑水一次。
鄭州市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全市每天的實際用量大約1.5萬噸,按每噸3.05元計算,成本4萬多元。
加上灑水車油費、人工費以及車的損耗,每天需要多少錢?
2、工地停工
鄭州市環保局于9月底透露,鄭州目前有2141個工地。
鄭州市環保局2014年冬天公布的解析數據表明,空氣污染源中燃煤污染占36.5%,機動車尾氣污染占31.9%,揚塵污染占20.9%,其他污染10.7%。
鄭州一工地,揚塵明顯。
可見工地揚塵污染也是霧霾重要污染源。如何治理?
霧霾形勢不急時,要求工地加強防護;形式緊急,停工。
這個需要花錢嗎?有經驗的說下。
3、燃煤改造
熱力電廠煙囪。
鄭州市燃煤用量一直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其中超六成是電力燃煤,近四成為工業燃煤。排污大戶新力電力公司脫硝設施不達標的三個機組停機改造,對其它達標排放的發電機組及熱源廠實施超潔凈排放升級改造。
這個改造需要花不少錢吧?應該是花錢的大項。
4、查扣黃標車
待報廢處理的黃標車。
8月28日,鄭州市政府出臺措施,年內將淘汰所有13.5萬輛“黃標車”。交警執勤發現“黃標車”將立即查扣。
5、考察學習治霾經驗
石家莊霧霾天。
8月6日,馬懿率隊前往石家莊學習治霾經驗。就是段子中所說的“倒數第三學習倒數第五”。
考察學習是一塊支出,不過應該是個小數目。
由此可見,治理霧霾,花錢的地方還真不少。
至于一個億能否解決鄭州霧霾問題,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