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靳東、馬伊琍、袁泉主演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終于迎來了結局。而我們所關心的賀涵和子君兩人,終究還是“相記于心,相忘于江湖”。
其實在亦舒的原著中是沒有賀涵這個人物的,電視劇改編幅度很大,電視劇可以算作是另一個有自己靈魂的故事。
所以就電視劇本身而言,很多人吐槽這個結局不好,但我覺得這個結局是合情合理的。
這世界上哪有什么圣母瑪利亞,不過都是各有所求。所以唐晶不可能做到大方成全,一副言情小說里萬年男二的樣子,去祝福賀涵和羅子君。女人畢竟是女人,是一種很小氣的生物。所以結局她對子君說的那番話至少在我看來是符合實際的。
“也許許多年以后,我會慢慢地不再在意,但至少現在我不會原諒你。”
如果我換作唐晶,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他們。在賀涵跟唐晶攤牌時,我記得唐晶說過一句令我印象很深的話,“我相信你和子君,就像相信每天早上升起的太陽。”這句話真的觸動到我,我可以感受到說這句話時的唐晶是有多么憤怒與難以置信。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賀涵的離開,可以說是唐晶咎由自取。她從未真正信任過賀涵,就像賀涵最后跟老卓說,“這十年來,我們倆一直在演一對金童玉女,我們之間從未有過信任。”
劇中很多劇情也佐證了這一點。薇薇安的一個下三濫的挑撥離間,就讓唐晶耿耿于懷了那么多年,什么感情潔癖,不過都是為自己的猜忌找的借口。在羅子君插入這段感情之前,賀涵已經向唐晶求婚,但最終還是以唐晶的猜疑不歡而散,這就足以證明賀涵和唐晶注定走不到最后。當然這不只是唐晶一個人的問題。
面對薇薇安的問題,賀涵基本上選擇了沉默,他覺得這種問題不需要解釋。在工作上的事情他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幫助唐晶,即便唐晶誤解,他也不在意。他說過,唐晶于他而言,不僅僅是他的女朋友或者愛人,更像是他的作品,他傾盡半生心血打造出的最優秀的作品。
后來唐晶選擇去香港,他沒有挽留,即使他知道唐晶可能一去不回。因為他認為,職業上的成就與榮耀才是唐晶的全部,而這條路是他帶她走上的,所以他更應該理解她的選擇,并支持她。
其實,在我看來,賀涵對唐晶的感情,也許并不是愛不愛說得清得的,這之間摻雜了太多愛情之外的東西,大概也是因為這樣,兩人注定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而賀涵最后愛上羅子君,這也是無從避免的。唐晶和他一樣都被這個世界打磨的太過圓滑,甚至可以說,唐晶就是女版的賀涵。
羅子君則不同,她是一半路出家的和尚,即便經歷了被出軌、被離婚這樣的風波,她的身上還是會保留一些自己的棱角,那是她這十幾年不食人間煙火的婚姻生活留給她的,而這大概也是吸引賀涵的地方。
但對于羅子君而言,即便自己深愛賀涵,也不會跟他在一起。因為她很清楚唐晶對于她意味著什么。不僅僅是十年不離不棄的閨蜜,可以說是恩同再造也不為過。她剛經歷離婚時的崩潰、落魄、無助,都是唐晶陪她走過。然而那個時候的賀涵是不喜歡的,更不愿意幫她。若不是看在唐晶的面子上,大概見都懶得見吧。
有一場我印象很深的戲:羅子君坐地鐵被人擠掉了鞋子,她給唐晶打電話,讓唐晶來接她。唐晶說自己離得太遠,讓他打給賀涵試試。但是賀涵覺得這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所以沒有理她。唐晶知道后,還是自己開車過去了。這件很小的事就可以看出,唐晶在那段時間真的幫了羅子君太多。不是每一個閨蜜都可以做到像唐晶這樣,所以我才更覺得難能可貴。
那因此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出,最后知道自己的未婚夫愛上了自己的閨蜜,而且還是自己當初不遺余力去幫的閨蜜,那個時候的唐晶該有多絕望。
而羅子君自己也深知這一點,在她的工作剛有起色時,她有這樣一段心里獨白。
“如果真的可以年輕十歲,如果我未婚,單身,沒有孩子,如果我不是唐晶的朋友,我一定會愛上賀涵。
正因為如此,羅子君和賀涵最終都選擇把對彼此的這段感情放在心里。如果相遇,只是簡單打個招呼,或者一起去看看大海。其余的,就都讓它留在歲月里,成為最珍貴的回憶。
大概這就是書中常說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