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提到元春省親時點了四出戲,每一出戲都暗伏影響故事結局走向的重大關鍵情節,因而脂批說“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而這四出戲其中的第三出《仙緣》,伏甄寶玉送玉,并且也是全劇大過節、大關鍵之一。其他三出戲分別說賈家之敗、元妃之死、黛玉之死,一看就知道是極為關鍵的情節,但是甄寶玉送玉究竟講的什么,以至于脂批認為是大過節大關鍵則不得而知了。我們只能從仙緣這出戲里面尋找答案,前面說過《仙緣》這出戲,是《邯鄲夢》中的一折,故事是講天門缺少掃花的人,呂洞賓到人間尋覓掃花者。呂洞賓在邯鄲道上遇到盧生,二人投緣談笑后,少年哀嘆自己不得志,潦倒于世。呂洞賓問他如何能得意,少年認為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家族興旺才是最好的人生。恰好盧生想睡覺,呂洞賓送給盧生一個仙枕,果然在夢中盧生叱詫風云,最后權傾朝野,八十歲才死去,醒來發現呂洞賓在身旁,黃梁飯還沒有熟,由此醒悟人生如夢,隨呂洞賓而去。
這個故事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黃粱一夢的故事,而前面的文章里也論述過,《紅樓夢》的故事結構就是仿造《邯鄲夢》、《南柯夢》的故事來的。那么到了故事結尾,故事的主角必然要有從夢中驚醒從而悟道成仙的過程。那么《仙緣》這一折講的什么呢?《仙緣》恰好講的就是盧生隨從呂洞賓來到仙界證盟,從夢中驚醒的那一段故事,假如這段情節暗伏全劇的大關鍵大過節,那么我們可以認為,《仙緣》所伏的甄寶玉送玉,就指的是賈寶玉從夢中驚醒,發現自己原來不過是夢中人,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繁華不過是浮光掠影,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全部都是空幻的。如果是這樣,那么說《仙緣》伏下全劇大關鍵大過節那當然是極為準確的說法。而甄寶玉送玉的情節就只能推測為,甄寶玉這一行為導致了賈寶玉的徹底醒悟,也就是脂批里曾經提到過的“懸崖撒手”了。
為了更好的理解賈寶玉的大夢初醒和懸崖撒手,我們很有必要看看《仙緣》這出戲的戲詞,下面是《仙緣》的原文:
盧生在枕上黃粱一夢醒來后,拜呂洞賓為師來到仙界證盟,開始為眾仙所數落:〔漢鐘離〕甚么大姻親?太歲花神,粉骷髏門戶一時新。那崔氏的人兒何處也?你個癡人!
〔曹國舅〕甚么大關津?使著錢神,插宮花御酒笑生春。奪取的狀元何處也?你個癡人!
〔鐵拐李〕甚么大功臣?掘斷河津,為開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處也?你個癡人!
〔藍采和〕甚么大冤親?竄貶在煙塵,云陽市斬首潑鮮新。受過的凄惶何處也?你個癡人!
〔韓湘子〕甚么大階勛?賓客填門,猛金釵十二醉樓春。受用過的家園何處也?你個癡人!
〔何仙姑〕甚么大恩親?纏到八旬,還乞恩忍死護兒孫。鬧喳喳孝堂何處也?你個癡人!
盧生均用"我是個癡人"回答了點度,并答道:"弟子老實醒也"。 最后資格最老的張果老做了總結后,盧生開始自省,"再不想煙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實現了人向仙的蛻變,"除了籍看茱黍邯鄲縣人,著了役掃桃花閬苑童身"。
賈寶玉在初入太虛幻境的時候,警幻仙子安排他欣賞《紅樓夢》組曲,但是賈寶玉聽來索然無味,警幻仙子說:“癡兒竟尚未悟”。從《仙緣》的原文看,此刻盧生被八仙一個一個斥為“癡人”,盧生也老實的一一應道“我是個癡人”,然后回答道:“弟子老實醒也”,而從前的未悟癡兒賈寶玉在將要大夢終醒的時候也必然面臨著跟盧生相似的處境,歷經了各位仙人(很可能是太虛幻境的各位仙子)的當頭呵斥,才猛然醒悟了。盧生是因為呂洞賓送仙枕而入夢最終悟道的,而賈寶玉很可能是甄寶玉送通靈寶玉才猛然間大夢初醒的。由于通靈寶玉只不過是大荒山石頭的幻影,所以當一場大夢逐漸開始慢慢消解,整個賈府繁華富貴的夢境就要開始夢醒的時候,最開始就是從通靈寶玉開始消解夢境,所以賈寶玉那塊玉是在賈府最后敗落,大廈將傾的前夜就先于賈寶玉化煙而逝了,這個化煙而逝也可以稱為玉上鐫的字“知禍福”的一種應驗,因為預知了大禍將臨,所以提前消失了。所以賈寶玉在后期是沒有玉的,他自己以為玉丟失了,也不以此為意。消失了的通靈寶玉應該是回到了一僧一道二仙的手里,再由二仙轉給甄寶玉,以甄寶玉做為賈寶玉的渡化人,來點醒他。當賈寶玉見到甄寶玉手上的通靈寶玉時,必然會非常驚訝,當甄寶玉告訴他這塊玉實際上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稀世珍玉,而是大荒山青埂峰下一塊粗莽的頑石之時,賈寶玉才猛然被當頭一棒,瞬間被敲醒,了悟到自己也不過是個夢中癡人,以往所在乎的都是幻夢一場,從而回到太虛幻境證盟之后大徹大悟,徹底懸崖撒手了。不單賈寶玉證盟之后醒悟了,連隨同下凡的通靈寶玉也醒悟過來,自己不過是一塊頑石,不是什么寶玉,所以也清醒過來之后返回青埂峰下。
悟道后的賈寶玉做為一個夢中幻象消散于無形,就像他自己曾經說的:“我只愿這會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來你們瞧見了,連皮帶骨都化成一股灰——灰還有行跡,不如再化成一股煙——煙還可凝聚,人還看得見,須得一陣大風吹得四面八方都散了,才好!”這就是前八十回暗示的賈寶玉做為一個幻影最終必然的結局,正是因為賈寶玉只是甄寶玉的一個夢中身、鏡中幻影,所以他最終化灰化煙,又被一陣風吹去消散于無形了。留下的只是出家之人甄寶玉,一個真正大徹大悟,醒過來的人。
由此分析我們大致知道了《紅樓夢》的最終大結局,是以幻影賈寶玉在證盟之后化灰化煙、隨風而散,通靈寶玉返回大荒山青埂峰下恢復了石頭的真身來做終結的。所以如果《紅樓夢》一書最終回也有個回目,這個回目大致應該是這樣的:石頭記最終回《證前盟神瑛返太虛現真形頑石歸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