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來,越來越發現,在團隊協作中,冥冥之中有股力量,讓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團隊會有不同的表現。
同樣一個員工,在 A 團隊積極主動,凡事都會和 leader 討論商量,敢開玩笑,敢分享不開心的事。在 B 團隊卻如履薄冰,感受到 leader 時時刻刻在背后盯著你,要你干活卻不給你賦能,不帶你成長。
不同團隊的氛圍有股力量,讓成員發揮出他們不同的一面。那股無形的力量,是領導力。
領導力在于塑造他人的行為。
是什么在塑造人的行為?漸漸地發現,正面的情緒和情感的作用遠大于負面的。
信任你能做好 > 天天盯著你做細枝末節
及時肯定你方案里的亮點,然后反饋不足 > 只告訴你哪里做的不好
了解你的困難,為你提供協助 > 只看結果,對過程中的困難不管不顧
為你爭取項目來鍛煉你,培養你 > 凡事親力親為,只讓下屬做體力活
這不止在工作中適用,在生活上同樣適用。
比如培養孩子。
我父母對我幾乎沒有管教,我愛看電視就看電視,愛看電腦就看電腦。不管我作業做得怎么樣,也不要求我要考到多少分。但骨子里,他們是信任我能管好自己的,給我的都是正面反饋。他們小學沒畢業,我卻考上了985。相比之下,我一個親戚管教森嚴,批評聲音總是不絕于耳,孩子卻總是管不好。
以前我對人有一種誤解,以為積極主動的人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愿意得過且過,大多數人都需要精細的管理才能發揮能動性。然而經歷了幾次團隊項目以及和成員的聊天之后,發現大部分人都是渴望參與,渴望發揮自己能力的。反而會對不給自己項目做的老板產生不滿情緒。每個人都渴望創造價值,獲得別人的認可,如果實際工作不是這樣,那可能是管理出現了問題。
領導力是什么?
《領導梯隊》定義了領導者職業發展的六個階段,我們來討論階段一到階段二的轉變,從管理自己到管理他人。
一個優秀的個人貢獻者未必會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一個不太優秀的個人貢獻者也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因為這兩者所需的技能略有差別。曾經看到一句話非常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The best coaches aren’t the best athletes. The best teachers aren’t the best executors.”
好的領導者,不是最好的執行者,而是讓跟隨他的人發揮最大的潛力。那么,如何發揮他人的潛力呢?
01?日常派活
很多初級領導,會習慣于自己做執行。自己去做核心部分,把邊邊角角的活兒派下級。下級干完活,得到的也只是“做完這些事是你的本分”的表情。做不到好項目,得不到肯定,下級成就感就比較低,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不滿。
同樣一件事情,有的領導自己單干,有的領導給下屬做了很好的分工,有的領導給偏愛的一兩個人派活,將其他人排除在外??梢韵胍娤聦偈鞘裁锤惺?。
好的領導應當善于識人,知道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派相應的活,去鍛煉和提升每一個人。而不是把人當工具,想用就拿來,不想用就扔一邊。下屬有了成長,有了盼頭,自然會愿意在你手下干活。
02 分享成果
在團隊里,大家一起做事,你會將成果據為己有,還是愿意與大家分享?
遇到過很多領導,有的會把下屬當勞力,讓下屬干完活之后,他自己去匯報,去享受功勞和榮耀。有的領導則會給下屬很多發揮空間,帶領團隊一起成長,在匯報成果時將功勞歸給下屬。下屬得到了肯定,會更加信任領導,領導也體現出了很強的帶團隊的能力。
懂得與人分享成果,對好行為的正面反饋,才是塑造人行為的好方法。
王興有句話,說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我也慢慢在從一個人努力,向影響他人一起努力發展。如何影響他人,還需要不斷學習。
職場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遇到一個伯樂,且跟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