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30班的小伙伴們,大家晚上好!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字美美18班的老學員,也是字美美29班的班主任,在做班主任的期間。我曾邀請了兩位學霸來群里做分享,一位是阿粟,一位是幽蘭,他們都是相當努力,是當之無愧的學霸中的學霸。在聽他們分享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如果我再做一場分享,我會說什么?
好的分享就像學習一項技能,不外乎講好兩件事,一是技巧方法,一是心態調整。
我不想說我多喜歡練字,喜歡寫漂亮的字帖曬朋友圈,因為我是一個連曬圈都沒法堅持的人。要有多大的興趣愛好,才能支撐一個人去學習一項技能,并且持續的精進它。
所以興趣愛好對我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也就更談不上什么夢想目標。姐長得就像干貨,怎么可能跟你們談這么有情懷的事呢?
相信技巧方面的分享大家都聽了不少,那么這次的分享,我想談談心態調整。
咱們30班群里的小伙伴們,有新學員也有老學員,老學員在復訓期間應該更能駕馭了,但新學員在練了一頁字根之后就會開始進入焦慮期,每天練習的新字根越來越多,需要復習的字也越來越多,我記得我在第1期練字的過程中,每天都聽樊登讀書會的書,心情焦躁的時候,我聽的是《一平方米的靜心》、《正念的奇跡》,還有《放棄的藝術》等等。
所以28天的練字從那時候堅持了下來,我參加28天的寫字訓練營兩期,第1次是以總積分第一名的成績結業,那時候感覺相當的有成就感。為了堅持,后來參加了百日營的練字,但在百日營練字期間正好與我另一個學習訓練營同期,工作很忙,兩頭打卡,每天都過得生不如死??。百日營結束時,牛人進化營還沒結束,所以后來練字的時間也就比較少了。
持續學習一項技能,不只是在開始的時候,甚至是寫有一定基礎之后,時間長了,學習也會進入疲倦期。堅持是一個嚼爛的話題,我以為的成就停滯在百日營之后,如果已學會的東西,就不再堅持去做,那它終將還是會成為失去。很多東西不是你學會了,它就是屬于你的,而是你堅持去做的當下是屬于你的。
所學的技能,我們要運用在何處才不至于被荒廢?
前兩天我讀了劉潤解讀的“what,why,how”的一篇文章。
知道了要做人生規劃,完成某個工作項目或學習某項技能,就要知道其中的“what,why,how”,那么對待我練字這件事:
what是學習練字
why是敢于寫字,簽名
how是參加練字訓練營
那么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我的目標“why”是否還能支撐我的行動“how”呢?
之前聽了《創新者的窘境》一書,其中提到一個觀點:每一次創新都在原來的發展曲線上延伸是最安全的。
在這里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蘋果手機的例子:蘋果手機每次的產品都在原有產品的發展曲線上延伸,比如從iPhone到iPad,都是有關聯的產品,以及手機的周邊產品。
反面教材舉例的是樂視,從最開始的互聯網視頻、影視制作到后來打造超級汽車,每次的發展曲線都是非常大的跨越,沒有延伸的。
那么這條理論我們可不可以用在技能的學習上呢?
我們每次學習的新技能,能不能在原有的曲線上延伸呢?能不能在舊有的技能上拓展呢?
我想只有不斷的給自己訂出新的學習目標,尋找繼續堅持的內驅力,才能將一項技能精進下去。
不管是重溫舊的目標,還是創造新的目標,對待新的技能,將所學運用于工作生活中,使用的頻率決定了迭代的速度,需要的程度決定了掌握的熟練度。
所以為了我學會的技能不會被荒廢,我已經報名了百8班的復訓。任何的學習技能一定要讓它練到深入骨髓,它才有可能成為你的。大家現在只是在半程,還要繼續堅持練習,不斷的磨練技巧。
最近看到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知識點是“奧坎姆剃刀原則”:如果你在同一個問題上遇到多個不同版本的解釋,選擇最簡單實用的那一個。
同樣的道理,如果想要學好一項技能,能不能找到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呢?
很多學霸是靠練字帖曬朋友圈支撐個人堅持下去的動力,而我是將聽書、筆記結合進練字。但不管是什么方法,什么目標,能實用和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今晚的分享就是圍繞著努力和堅持這個主題來談的,不足之處大家幫忙補充吧!
一百零二?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