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是培訓師最常用的互動之一,從提問的水平可以看出培訓師的功底。
如果培訓師邏輯清晰能精確提問,一問一答,再一問,再一答,如此反復,幫助學員梳理思路。
好問題就像一劑整治思緒混亂的良方,有藥到病除,強身健體之功效。
精確的提問,是建立在層層遞進的七個問題抽屜上的,這七個抽屜是:繼續/中止性問題,澄清性問題,假設性問題,質疑性問題,緣由性問題,影響性問題,和行動性問題?!獎?分鐘商學院
簡單說就是:我們是否需要討論這個問題?你的意思是什么?你的前提假設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你是對的?是什么導致了這個結果?會帶來什么影響?該采取什么行動?
這七個抽屜是按從了解到解決某個問題的邏輯來開的。第一個繼續/中止性問題,是先討論要不要繼續討論,如果有價值才繼續,否則就到此為止了,是為了弄清深層的問什么;第二個澄清性問題是要弄清楚what,既然要繼續討論,那得確定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同一個東西,別爭論半天了才說我其實是說XXX,白白耽誤時間;第三個第四個是繼續對問題的澄清,各種假設質疑,深入剖析問題本質;第五個在剖析的基礎上求根源,在這個地方盡量多問幾個為什么吧,根源挖的越深,后續行動越能應對的準確;第六個談影響是考慮嚴重程度和性質;第七個行動,在考慮五和六的基礎上討論,第七個多問細節,才能把行動落實,這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
在培訓課題研討時,怎么精確提問呢?
討論這個課題有意義嗎?那你把課題的意思說清楚。哦,這個課題應該有假設前提或者范圍吧?你怎么想到做這個課題的?原因呢?結果呢?好吧,那我們該怎么做?
如果是自己思考,問題可以展開
1、是否需要討論這個問題
這是不是現在要做的課題?誰關心這個課題?課題目的是什么?需要組織哪些人來討論?討論的重點是什么?
2、我的意思是什么?
課題關鍵詞是什么?有沒有不同含義?課程時間多久?對誰講?主要內容是什么?課程主要內容涉及的概念是什么?有沒有不同的含義?
3、前提假設是什么?
目標學員現有認知水平是怎樣的?崗位工作要求是什么?能解決哪些問題?解決辦法是不是唯一的?對學員是好事,還是壞事?
4、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對的?
我是怎么想到做這個課題的?收集信息的來源有哪些?領導、學員、培訓組織者都說了什么?有沒有不同的意見?我還聽說了哪些信息?是否有數據支持?數據是否可靠?有哪些可選項?在什么范圍內選?
5、是什么導致了這個結果
做這個課題的觸發事件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學員的痛癢點是什么?
6、那會帶來什么影響?
課程收益是什么?對學員的工作(生活)會帶來什么影響?最好的情形?最壞的情形?最可能是什么?有哪些意外后果?
7、應該采取什么行動?
我應該做什么?與誰合作?什么時間完成?應對學員水平參差不齊的策略是什么?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廢話分割線
今天趕飛機,就不曬簡筆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