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并無運動特長,最大的運動愛好當屬跑步。跑步真是一項極好的運動方式,簡單易行。只要想跑了,基本就可以找個地方跑起來。
前些日子參加21天訓練營,將跑步作為我的第三目標,除了天氣、身體等原因漏跑了幾次,基本上每天都是跑三千米。開始三千米用時23分鐘,后來逐步提速至20分鐘以內。我很開心自己的努力有了收獲,速度從每千米用時7.5分鐘提高到了每千米用時6.5分鐘。然而一直有個問題,基本上跑到三千米就遇到了瓶頸,精疲力盡、氣喘吁吁的我難以跑到四千米。
此后跑步荒廢了許久,昨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跑步訓練。這一次我將目標定義為跑步40分鐘,要求跑步過程中呼吸略微吃力但仍舊順暢,也就是說我要足夠慢地跑步。之所以如此定義目標,是因為前段時間看了一篇減肥燃脂的文章,文中說跑步40分鐘以上才開始燃燒脂肪。當我不要求速度,只按照自己的呼吸感受來跑步時,第一次跑便輕松突破五千米,最終40分鐘跑了5.2千米。跑完之后身體略感疲憊,并沒有過去快速跑完三千米之后的精疲力盡的感覺。忽然間一直困擾我的三千米瓶頸問題豁然開朗,速度足夠慢就可以延長跑步距離。
跑步如此,人生亦如此。如何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呢?
小時候學物理,我們就知道了,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時間。增加路程有兩個途徑,第一是提高速度,第二是增加時間。可如果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就會導致過早疲勞,進而大大縮短了時間,最終并不能得到滿意的路程。如果采用慢速,無疑會大大延長時間,最終可以到達很遠的地方。人的壽命是有限的,然而對于我們能夠有所建樹已經足夠用。只要每天都進步一點,我們便可以到達夢想的遠方。如果一直高速消耗自己的體力、精神,反而堅持不了太久,很容易中途放棄。
找準自己的目標,選擇一個舒適的成長速度,慢跑在漫漫人生路上。日拱一卒,終有一天會到達心中的那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