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我了,真是氣死了,這日子過不下去了。”
晚上正準備睡覺,伴隨著微信的叮咚聲收到閨蜜發來的一串感嘆號。感覺事態嚴重趕緊問問怎么回事。
“今天公司準備上新項目由我負責企劃,當我將企劃表交給他時,他隨意翻翻就一臉嫌棄的說:你不懂技術不要瞎寫,很多東西很難實現,你們企劃只要動動筆我們技術就得跑斷腿。”此處解釋下:“他”是閨蜜的老公,和閨蜜同公司,閨蜜隸屬企劃部,她老公則是技術部門的小頭頭。
這也沒什么呀,不是什么大事吧。
“你不懂,其他方面他說我,我都可以忍,但唯獨在我的專業領域不行,為了這次企劃書,你知道我出了多少次差,做了多少次市場調研嗎?什么叫我們企劃不懂技術?真是氣死我了。更可惡的是晚上回家說起這事,他還一副我寫的東西簡直是垃圾的樣子,我要跟他離婚。”
這不至于吧。
費盡牛就二虎之力安撫好閨蜜后我陷入沉思,以前總羨慕她和老公同公司,兩人一起上下班,一起休假,一起參加公司活動,但從未想過連體嬰兒似的兩人會因為太多“一起”大半夜還在生氣。
于是腦海冒出一個問題“夫妻兩人同公司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多于利?”思緒良久個人感覺還是弊大于利,原因如下:
其一,工作延續到生活,影響生活質量。如閨蜜和她老公,工作情緒帶到了生活中,你覺得我文案寫的差,我覺得你技術渣互不相讓。
記得曾經看過潘石屹和張欣的采訪,當兩人公司慢慢壯大起來后張欣選擇了放權,在公司和老公之間她選擇了后者,她說受夠了白天在公司討論項目方案吵的不可開交,晚上回家還繼續吵的生活,于是聰明的退到幕后從此家庭和睦,公司業績蒸蒸日上。
其二,相對而言隱私少的可憐,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了對方的法眼,很難有個人空間。
記得當年小舅為了調動工作求了很多人,花了很多錢。那時一直不明白原單位福利待遇很好,何況他和舅媽在同單位,為何小舅鐵了心要換工作,當時鬧的家里雞犬不寧,姥爺為此犯了高血壓。好歹結果不錯,換工作后的小舅整體狀態比之前好很多。后來聽母親說起此事才知小舅和舅媽所屬同部門,日常舅媽管家,獎金工資都是舅媽領走,小舅從來都是臉比兜干凈,所以家庭矛盾不斷。
其三,會產生依賴心理,對個人發展不利(主要針對在同部門的夫妻)。
好友小文和她老公小葉都是公司研發部的同事,平時工作小葉會主動的替小文分擔些,尤其當小文負責的項目需要上線盯通宵時,大部分都是小葉在旁協助,慢慢地小文的Buglist也是小葉在改,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小葉而不是調試解決。這種潛移默化的依賴讓小文在職業發展上到處受限,試想倘若某天小葉離開此公司,小文又能何以立足呢?
最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夫妻雙方有一方辦事不利被領導關注就有可能連累到另一方。
當然在夫妻同公司也非只有弊,同公司的兩人更能理解對方的工作性質,其次雙方時間規劃可以達到完美的同步,再次夫妻二人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利弊各在人心,就個人而言還是認為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