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年名校聯盟考試物理學科試題,延續了2018年安徽中考的風格,重視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察。聯系實際生活、注重知識應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物理素養進行了相應的考查與評價,充分體現了初中物理學科特點。
? 一、 試卷基本情況
題型分別為:填空與作圖題、選擇題、實驗與探究題、計算與推導題
題量依次:10、7、3、3
分值相應:26、21、20、23
1.試卷結構
本試卷物理部分共有四大題,23小題,共90分。
? 2、試題的特點
(1)試題結構穩定,靈活度提高
? 試卷題型設置以《安徽省2019年中考說明》中的理化考試形式與整卷結構為依據,以近幾年安徽省中考理化試卷為模式,題型設計、題量大小、分值分配等方面與近些年中考試題完全一致,試卷難度系數約0.65,接近《中考說明》的難度系數.試卷中的容易題、較易題也有不少,整體難度基本接近我省近幾年的中考試題。較難題、難題有第7、8、10、13、17、23題。
?。?)重點知識突出,各知識塊分配合理
? 試卷對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內容考察合理,其中物質部分占7分左右;運動和力占16分左右;能量部分占20分左右;電與磁36分;聲光11分。符合各部分在科學內容中所占的比例。光現象(16、18、題)電磁聯系(4、14題)機械運動和力(3、7、8、13題)、機械能(19、21、22題)、電磁能(5、9、10、15、17、20、23題)等重點知識均有考察。
(3)試題貼近生活,關注社會熱點
? 試題取材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放在現實生活的實例中進行考查,讓學生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社會間的密切聯系,拉近了物理與現實生活、生產以及科學技術間的距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物理學的巨大應用價值。如本試卷中第1、4、7、15、 21 、22題。
(4)側重科學素養的考查,強調體驗性實驗過程評價
? 注重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實驗題多數沒有全面考查探究的完整過程,而是針對探究過程中的某一環節,如結果判斷、數據處理、圖像分析、實驗對比等。符合新課標對實驗探究的操作論述,體現了物理教學的過程性目標。
二、答卷成績
? 成績基本情況:全校參考人數250人,均分45.81分
三、試卷答題情況
? (一)、填空題
第1題:考查超聲和次聲的應用,屬于簡單題,錯誤教少。
第2題:考查分子引力,圖像來源于課本,一部分學生對于課本不夠熟悉,可能就導致填寫不準,但總體正確率較高。
第3題:考查慣性,題目表述清晰,學生出錯率很低。
第4題: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少數學生出現“磁體”的答案。
第5題:對于電流方向的規定,屬于簡單題所以得分率較高。
第6題:密度知識及體積公式的考查,出錯主要在計算能力和單位換算上。
第7題:此題是填空題中最難的一題,考查的是杠桿平衡條件,問題關鍵在于學生無法準確構建杠桿模型。甚至連支點都弄錯了,而且在計算中涉及到相應的幾何知識,綜合性強。
第8題:本題是浮力計算考查,大多數學生慣性思維很嚴重,直接采用了原理法計算,而且審題不清,直接將液體當作水進行計算。所以錯誤答案居多。
第9題:考查了歐姆定律的計算和并聯分流的特點,屬于電學簡單題,大多學生完成較好利。
第10題:考查電熱轉化,隱含條件有兩個,一家庭電路電壓220V;常壓下水的沸點為100度。加上運算量相對較大,導致錯誤率很高。
(二)、選擇題
第11題:綜合考察了壓強、家庭電路和改變內能的方式,總體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找到答案。
第12題:結合中華詩詞考核物態變化,涉及凝固、汽化、液化、凝華等物態變化。錯選集中在A選項,學生只知道冰屬于凝固,卻忽略了其需要放熱。
第13題:此題考核滑動摩擦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學生理解上的偏差導致錯誤項并不集中,因此錯誤的人數很多??梢妼W生們的力學分析能力還是很低的。
第14題:此題是電磁聯系中安培定則的考查,屬于較易題,大多數學生答題情況較好。
第15題:電路設計題目,結合實際生活考查學生的電路設計能力,對于“開關斷開燈就發光”的表述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導致簡單化處理而出現錯解的情況很普遍。
第16題:對于凸透鏡成像的的考查一直是一個難點,本題不僅涉及到凸透鏡成像還結合眼睛和眼鏡,使難度增加。學生的答題情況亦不理想。
第17題:對于動態電路的考核,安徽中考幾乎每年都會考到,而且基本都是在選擇的最后兩題中出現。本題的錯項主要是AC,大多學生沿著電阻增大電流減小燈泡變暗的思路,沒有正確的判斷電路的混聯情況是出錯的重要原因,得分率很低。
(三)實驗與探究題
第18題:本實驗考了全反射,應屬于初高中銜接題,三個空依次考查了數據處理、圖像分析和逆向對比。由于學生理解及分析能力的不夠,導致失分嚴重,大多數是停留在猜測階段,對于準確作答沒有把握。
第19題:考查了“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探究實驗??疾榈膬热菔殖R?,是實驗題最簡單的一題,但也由于學生基礎的薄弱,并沒有出現理想的得分率。
第20題:(1)得分率較低,學生受題目已有導線的干擾而不能夠合理的解決問題。(2)題得分率很高,因為主要是讀表和常規的計算。(3)依舊是圖像分析,結合曲線圖得到電阻變化的結論并不難,但也出現表述不清的現象,因此加強學生表達能力和規范答題的訓練很有必要。(4)雖然考查到“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但沒有設置過多障礙,正確率較高,問題不是很大。
(四)計算與推導題
第21題:考查功、熱量和熱機效率的計算,雖然屬于常識性計算,得分情況也較理想,但在統一單位和分步計算上學生們做的并不好。而且直接用千米進行計算得到錯誤結果和速度加沒有公式的情況也比較嚴重。
第22題:此題考查了動能和勢能的定量計算,也屬于初高中知識銜接題。普遍情況有:計算無公式、數據待入數學化、單位混亂、數據使用不當等。而且學生白卷的現象亦十分嚴重,后期復習中應引起高度的重視。
第23題:這是一個典型的內阻及電表改裝題,但電路簡單難度其實并不大,學生的畏難情緒導致失分的應該更多。也可能由于時間緊或是題意吃不透以及考試態度不端正,出現了大量的空白卷。答題中主要問題有:計算違背了同一性、數據張冠李戴、過程不清晰只有最后結果、答題過于簡單過程呈現不清。
四、教學建議
本次的聯考對我們的物理教學具有很好導向作用。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2019考綱》。認真分析研究歷年中考試卷。切不可大搞題海戰術用增加學生課業負擔來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個人有以下建議:
1、落實“雙基”
? ? ? 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抓好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求學生熟記并理解有關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記憶是前提,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才可能更好地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平時注重解題思路、方法的指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力求實現做一題會一類。
2、注重應用
物理與生活、工農業生產、社會、科技密切相關。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密切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學會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去解釋它。通過實驗探究和物理小實驗,讓學生體驗物理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并在實驗探究中和小制作中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體現物理學的特殊價值。
3、重視實驗
一直以來,物理實驗題是中考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分值比重大,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因此,我們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實驗教學,創造條件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教師要做好每個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做好演示實驗,真正的把物理實驗從“教室”、從“黑板”走向實驗室。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培養他們實事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大膽假設、勇于探索的精神。學會觀察、思考、分析、歸納和總結,并能用規范的語言描述實驗的現象、過程和方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課本所涉及的探究性實驗,一定要積極組織學生認真去做,逐步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學校要結合初中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將所涉及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室里過一遍,讓學生真正體驗實驗探究過程。
4、培養表達能力
物理語言也包括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而學生中間一種突出的現象就是喜歡用口頭語言來答題而導致失分,所以教師平時要精選習題,進行剖析,培養學生學會用物理語言正確地表達物理內容的能力。另外就是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要加強學生解題速度和準確率的訓練,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避免因缺少時間和錯誤結果而引起的成績不理想。
五、改進措施
1、研究命題趨勢,把握備考方向。
要堅決杜絕“盲人騎瞎馬”和“腳踩西瓜皮”的復習現象,因為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地中考試題的地域特點日益明顯,我們安徽省近些年的物理中考試題基本趨于平穩,試題難度在08年下降很明顯,特別是初高中知識的銜接試題對教師教學的困惑應該會慢慢減少。考試萬變不離其宗,與其進行茫無邊際的猜測,不如扎根課堂,從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來進行應對。
2、研究兩種課型,提高課堂效率。
兩種課型即復習課和講評課,上好這“兩節課”對于提高物理教學成績至關重要。而目前的物理主要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一、把教科書視為“圣經”,照本宣科炒剩飯只注意羅列知識,不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二、拋開教科書,隨心所欲陷入題海,只簡單列出知識要點,大量解題,所選例題指向不明,要達到的目的不清。三、作試卷,逐題講試題。教師包講到底,學生不愛聽。 效率低下,無可奈何。所以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要突出重點抓關鍵,復習課講授內容要主次分明,次要的可略講,“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或是讓學生自己閱讀;對于重點內容一定要講清講透,要抓住關鍵。例如,力學部分重點是力的種類、物體受力分析、平衡力、壓強、浮力、簡單機械,而關鍵點是平衡及物體的受力分析,不抓住上述關鍵點,許多問題學生就難于理解或解決。要巧設習題抓訓練,落實復習課中的練習是靠通過解題這一途徑來完成的,這就需要精選習題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3、研究習題選擇,追求訓練效果。
要讓學生真正跳出題海戰術,教師的訓練方式和題目選擇是關鍵,物理習題是實際物理問題、物理現象的科學簡化、科學抽象和理想化模型。學生通過對習題的解答,實際上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模擬和演習,是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各種能力、開發智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此,在教學中,優化學生訓練方式和組合好物理習題,是物理課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物理習題的選題不應太難,最好選取教材里面的題目,也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學生感到物理題目高深莫測;更不能太易,一目了然,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過程,選擇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題目。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情況,選擇不同層次的題目。既要一定的坡度,又要有豐富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循序漸進逐步加深理解,以求全面掌握,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練習從中有所得。差生不會因不能正確求解問題,而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喪失學習的信心;優生也不會因自己的“余熱”無處發揮而覺得物理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總之,習題教學所選的題目要具有典型性,能夠充分反映物理概念、規律的本質和關鍵,所選的題目要有層次性,根據學生和教材的實際情況,從注重基礎出發、多考慮學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城鄉差別以及學校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從而來提高物理習題教學的有效性。
4、研究學生特點,落實培優補差。
復習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我們的復習課要認真研究學生要接地氣,真正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取是統一授課,分組練習,個別輔導的方法。課堂復習教學原則是:立足中等生,提高優等生,扶持學困生。復習進度和教法以中等學生水平為基點,要求中等學生按教師的安排進行系統的復習,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對優等學生要發揮他們的學習優勢,通過他們排難解疑,帶動全班。對差生實行:“五多”、“一優先”。即:多鼓勵、多提高、多板書、多檢查、多輔導。要特別注意對他們:“動機、興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發現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提高復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全體學生的中考答題的要求是:容易題,一分不丟;稍難題,分分必爭;較難題,分步得分。
總之,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整體上把握加上細節的關注,穩扎穩打、逐步推進,我們就一定會取得2019中考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