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國紀》是易中天編寫中華史系列之一,里面講:曹操迎奉天子、官渡之戰、三顧茅廬、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 ? ? 袁紹是新時代的揭幕人,袁紹是士族,什么是士族?士族是:世代做官的家族,袁紹家有四代人擔任“三公”的職務,號稱“四世三公”。袁紹的對頭是:曹操。國難當頭,民不聊生,被民脂民膏養肥的軍閥們卻還在鷸蚌相爭。這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決心以一己之力擔負起天下的興亡,高舉義旗,討伐董卓,匡復漢室,他就是曹操。曹操是出于宦官家庭,他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操的對頭是:劉備和孫權。說到劉備,他有兩個結拜兄弟,一個是張飛,一個是關羽,還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諸葛亮。
? ? ? 我最喜歡的人就是劉備身邊的諸葛亮。書中說“諸葛亮身上有太多閃光的精神。他的心系天下,憂國憂民,鞠躬盡瘁,廉潔奉公,謙虛謹慎,以身作則,都堪稱千古楷模”。諸葛亮做事的做法和普通人也不同,比如:其他人都在會上說出建議,但是諸葛亮不說話,他在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才和劉備說出建議。不過諸葛亮的死因是累死的。這并不奇怪。他要處理的事務太多,頭緒也太多。偏偏他又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事無巨細皆親力親為,唯恐辜負先帝厚望。可以說,他是要豁出命來完成使命,決心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 ? ? 以前我最喜歡的人除了諸葛亮,還有劉備本人。可現在我覺得劉備有小人之嫌。最賞識和看重劉備的人是曹操。曹操給予劉備的待遇很高: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劉備卻翻臉不認人,公開反叛曹操,還帶走了曹操給他的軍隊和軍糧。曹操統一北方后,想南下奪荊州。劉備肯定打不過曹操,他就找孫權幫助,然后孫權和劉備聯盟,就有了赤壁之戰。
? ? ? 赤壁之戰是我最喜歡的一場戰爭。曹操引發了這場戰斗,但被周瑜給打敗了。關鍵點是:曹軍不擅長水性,把船給連了起來,周瑜就放了把火,曹軍死傷慘重,不得不撤退。還有一個大的戰爭:夷陵之戰。夷陵之戰和赤壁之戰有幾絲相似,相似之處,就在于:是誰發起了戰斗那他就必敗。在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前面,還有一場戰爭: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是袁紹和曹操的一場決戰,最后,曹操戰勝了袁紹。新政權就由曹操代表的非士族,寒族和法家來建立了。
? ? ? 后期,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國時代已經進入尾聲了……,接下來又是一個新時代:魏晉風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