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是最近很火的一個詞,意思是指勇于創新,能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變成現實的人。我們都想成為像喬布斯、扎克伯格這樣的創客,那普通人跟創客的區別在哪里?怎樣成為一個能實現偉大創意的創客呢?最近,加拿大萊橋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特聘教授鮑勇劍,在一個論壇上做了一次演講,主題是《創客的六度思維》。鮑勇劍說,創客和普通人的區別在于他們有六度思維,而掌握了這六個思維原則,平凡人也可以成為創客。下面具體給你說說這六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去想象不可能,但是值得想象、值得思考的事。比如說星際移民、太空移民,這在現在都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未來人類一定會面對,所以值得想。還有怎樣解決交通污染問題、實現零成本的能源利用問題,也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馬斯克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其他所有人都在想象可能的事,而他想象的是不可能卻值得想象的事。
創客的第二個原則是從不可能到可能,從不可想象到可以想象。普通人要成為創客需要兩種能力:虛構能力和構建商業烏托邦的能力。我們看到,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創客,比如福特、愛迪生,他們都具有同樣的特征,那就是他們知道如何構建商業烏托邦。他們都是商業烏托邦的幫主,他們能讓人們相信,原來認為不可能的事其實是有可能的。
創客的第三個原則是去打破不可行。為了使烏托邦空間變得可行,就要打破限制我們的魔鬼三角區,構成這個三角區的三個點就是非理性條件、非人類前提和非本分的想法。什么是非理性條件呢?如果有人說讓鄂爾多斯變成迪拜,你覺得這不可能,這就構成了非理性條件;非人類前提呢,就是說有人說讓我們移民火星吧!可你覺得這也不行,因為我們是地球人啊。非本分的想法,說的就是今天看起來不本分的想法。比如有些事也許是沒問題的,但在今天看來就是非人類、非理性、非本分的。普通人很容易就會被這個魔鬼三角區限制在里面,但創客卻可以游離于三角區。
創客的第四個原則是想象可行的事,把小概率事件變成大概率事件。這里面需要社會、政治、科技和經濟四個條件。比如你跟做尿布的討論怎么制造市場,不是通過營銷的方式,而是通過放開二胎政策的方式促進尿布的銷量,這就是政治條件。科技條件通常是指顛覆性技術;社會條件是指人們對某些事情的向往和追求。比如現在很火的共享單車,最重要的不是它多么便宜,而是能不能給單車注入一種理念。當政治條件、社會條件、科技條件都具備之后,其實經濟條件是最容易的,資本會蜂擁而至,提供支持。
創客的第五個原則就是從大概率事件到可行,從講故事到做故事。創客需要建立起一個虛擬的“真”,而“虛擬真”必須具備這些要素才值得人們相信,人們才愿意追隨:一是要有邏輯一致的時空體系,二是要有真實的人物角色,三是要顯現出值得跟蹤、支持的相關資源,四是要體現出言之成理、生動可信。
馬斯克最懂得不斷創造虛擬真,讓人們認為和他一起去火星這件事越來越近。所以每一個項目本身的背后,都是不斷向人們展示虛擬的真,并符合前面所說的四個條件,人們才會覺得可以相信和接受他的商業計劃。
創客的最后一個思考原則是:平凡人生活在當下,創客往返于未來。哲學家伊利亞德說,如果今天我們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未來,我們會生活在過去。創客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來回穿梭,他們能不斷把雛形變幻成你愿意看到、想看到的各種樣子,然后把它們呈現在你面前,這就是創客的第六個重要原則。
這六個認知維度從高到底,就像水的勢能一樣一層層下降到可實現的程度。創客在其中來回穿梭,沒有障礙。
以上就是鮑勇劍在這次演講中的主要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鮑勇劍在“2016年管理創新思想者和實踐者評選論壇”的主題演講
音頻稿整理:王繼玲
感恩有你,恩典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