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揚:可能會促進孩子暫時性的行為改善,問題在于孩子可能會變成“討好者”,“總是依賴并時刻尋求別人的認可”
鼓勵:孩子在成長中順便自信,培養了自尊。
在育兒之路經常會夢回曾經的歲月,想起少年時光的成長軌跡。今天看到某大作家分析贊揚和鼓勵對孩子的影響,瞬間讓菇娘我看清了自己。原來我真是在贊揚中長大的,而非鼓勵,禁不住難過,如果我鼓勵,我應該可以更好的。所幸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及時精準的發現了問題。
小回憶一下幾件事,在小學到初中的階段我被爹娘貼了小標簽,逢人就說,我家菇娘聽話懂事,只有高帽戴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務活都干的很好。潛臺詞:“只有在有贊揚的時候我才能把事情做好”。一不小心的我就這樣了,凡事如此。
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我跟宿舍一幫子人說我處于迷茫和彷徨期,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你們能給我一些評價嗎?讓我知道自己有哪些優點缺點。宿舍的伙伴們都一一配合說說寫寫了一些中肯的亦或模棱兩可的三言兩語……后續有點多,還問了很多人。總之,那個時候我不會自我評價。
工作六年后的一天,我的總經理上司跟我談話:你的執行力很強,考慮事情還算周到,你在公司期間公司日常工作有條不紊,如果能在領導力,專業知識方面再提高一下你就可以做得更好。??簡單的幾句話,我記到今天。我也不知道為甚,今天明白,鼓勵更讓人難忘,鼓勵讓人自信,自立。
小時候被贊揚,貼標簽,長大出社會時便不會自我評價和自省,從而沒有方向。工作一段時間后有人提點,值得擁有更好的,豁然開朗,我便是最好的證明。如今對待我們的孩子,時刻注意,謹慎贊揚,真誠鼓勵。
從今天開始,我需要學習所有鼓起孩子的勇氣的方法,只鼓勵行為,認可努力和成就,伴隨尊重和欣賞的態度待他。將張口即來的老習慣調整為"思前想后“,再固化語句,更深情表達,從最初演戲也好,相信終將會有所進步。(超越原生第一步,相信老爹老媽也會深感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