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歸途有多少次,我們可能數著數著數不清。但是過后的歸途,一次次數很快就數清了。對于我們工作不在家鄉的人們,生活中不知道要多少次歸途。
在上海上班的這段日子,時常就想起家,也不是每時每刻想念著,就是每個瞬間,就想起在家鄉的某個時刻。過兩天休年假,準備回家看看,想念很多,很多。
看到學生們,想起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多媒體,我樸素的老師,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著重難點,那時候的課堂上,大家都在認真的聽講,就連粉筆發出的聲音都可以聽的一清二楚,下課了,我們最喜歡的就是拿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畫畫,畫一片大草原,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動物,還有五彩繽紛的花兒,連風兒的痕跡也被我們描繪的淋漓盡致,那時候我們的夢想很遙遠,不僅僅是想在外面廣袤的草原奔騰。突然,想起那可愛的面孔,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現在都好么?像我們這個年齡,結婚的我們,可能奮斗于艱難的生活中,我心中看到的你們依舊是最堅強笑臉。
看到城市的高樓大廈,想起家鄉的小橋流水人家。我們家是住在水庫旁邊,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去河里捕魚,我們倆會在河邊摸螺絲,摸著摸著爸爸媽媽就上岸了,雖然這種日子也是重復過,卻每天都是迎著朝霞,在陽光的照耀下,享受這世界帶給我們唯美的愛。沒有汽車鳴笛的吵鬧,多的清脆的鳥聲,田里的呱呱叫。這時候我們覺得這就是幸福,大了,我們離開家鄉,幸福之感早已麻木。
看到節日商品,想起小時候家鄉過節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在上海過年,由于我們都在,就沒有回家,大年初一去逛超市的時候,反而有一些落寞。小時候過春節的時候,我們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就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大年初一拜年的時候,每個家庭都非常潔凈。臘月25或26,家家戶戶會蒸饅頭,種類很多,白饅頭、肉包子、素包子、形態各異的小動物饅頭、花糕。其中小動物饅頭、花糕都是我爸爸弄的,我爸爸也是從我奶奶手里學習的,到現在我們姐妹倆沒有一個學會的,我只會弄簡單的花糕,這些手藝隨著時代的進步反而慢慢就流失了,現在有時候我突然興起,會吵著爸爸教我做我們那里傳統的面食,不是覺得好玩,不是想把那種面食存于記憶之中,而是想永久性銘記。想要銘記記憶中家鄉的各種美好,每每想起那種感覺,內心悲喜交加,想可以想,回卻回不去。
小時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么樣,總是朝向外面的窗口眺望遠方。長大后,不知道家鄉的歸途的在何時,慢慢的發現家鄉才是最遠的旅游景點,才是心中最愛的名勝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