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覺得“夢想”是個很雞湯的話題,它很是虛無縹緲,甚至稍有偏差就會被貶為空談主義的代名詞。
這個時代敢談夢想的人越來越少,大多數(shù)時候,當你談及夢想時,別人會以異樣的眼光看待,會笑你是傻子。
它不再成為內心最堅定不移的信仰,更多的是被現(xiàn)實當做精神消耗品,更多的人不齒提起,更多的人以自己不再談夢想為成熟穩(wěn)重的標志。于是很多人在自己風塵仆仆的追逐中停下后,頓時在現(xiàn)實的一片狼藉中無所適從起來。
收拾書桌上的舊物,又不小心翻出曾經(jīng)互換的賀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看到舊友為我寫的這句話,我既欣慰又惶恐。
“初心”這個詞早已被我們用爛了,從小學提及到大學,以此鞭策自我。當初也并不是為了實現(xiàn)遠大抱負,只是希望走好眼前的一步步,不會迷失方向。
可如今你問我初心是什么,我已經(jīng)很模糊。對我來說,它不只是一系列的目標,更像是一種信仰。每次讀到它,總有說不出的儀式感。
從小被拉到臺面上問及夢想是什么,那時的我們有著形形色色的夢想,被提問時,抓耳撓腮的滑稽與無知樣真令人想笑。我們眉飛色舞地談及自己的高遠志向時,其實根本不懂夢想的含義,當有機會去追逐靠近它時,我們卻恐懼膽怯起來。
我們在懵懂無知的時期,高談夢想;而在有機會去實現(xiàn)它的年紀,卻選擇什么都不做。費盡千幸萬苦構造出它,又親手將其推翻。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的夢想者千千萬,只是很多人依舊沒有開始實現(xiàn),仍是游手好閑的啃著老。
口號是響亮的,可一味的追捧吶喊,整天無所事事,只會讓人乏味無感。很多人缺少這樣的狀態(tài):懶得去跟別人追捧吹噓,更喜歡默默去做一件事,不張揚不苛責。不過度夸耀自己一定要干什么大事來證明自己,更喜歡通過點滴積累靠近心中的美好。
這個世界,并不在意你有多少奇思妙想,也不會計較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大多數(shù)時候,它只關心你最后上交的成品質量如何,以此衡量你付出了多少努力,是不是實現(xiàn)了夢想。
其實,我們依舊可以談夢想,只是大多數(shù)人空心太久,讓它變得廉價。我們將自己束縛在一個舒適圈中麻痹自我,以為這樣就能躲過生活的失落與困難。我們都怕,怕被問及,自己夢想到底是什么。在這個繁花爛漫的時代,并不缺少具有夢想情懷的人,缺的是捍衛(wèi)他們的人。
我們早就度過了張牙舞爪叫囂著要糖果的年紀。成人的世界,糖果很多,但是要靠自己爭取。簡單懷揣一份信仰,一步步走著,一點點進步,打磨自己,去觸碰遙不可及的夢。靜靜去做,值不值得,時間會是最好的證明。
夢想還沒實現(xiàn)前,先別急著去張揚,去爭辯,你緊張辯解的樣子正是他人想看到的,等到實現(xiàn)了那天再說也不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