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的家鄉在甘肅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馬蓮河從村子中心橫穿而過。河岸邊是一塊塊平整的梯田,盛夏季節,一陣風吹過,梯田里一片片的麥田翻滾著金色的麥浪,好像一匹匹戰馬在飛奔。
? ? ? 記憶中的馬蓮河河水清澈甘甜,夏季到了,白天,河水是孩子的樂園,一個個七八歲的孩子們整天光著屁股,像魚兒似的在河里游來游去;下午,婦女們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洗衣服,有時她們洗干凈的衣服晾曬在河邊的草叢上,各種顏色的衣服給給清澈的馬蓮河增添了美麗的色彩;夜晚,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來到河里,用河水沖走一天的疲勞;每當傍晚放牧歸來之時,牛羊成群結隊地來到河邊,貪婪的吮吸的甘甜的河水;天氣干旱時,兩岸的農民把河水引入水渠,灌溉農田。
? ? 每年汛期來臨,馬連河就會發大水。 清澈的河水一下子混濁起來,緊接著,渾濁的河水翻滾著咆哮著向下游傾瀉而來。如果人不及時撤離河岸邊,就會有被水沖走的危險。
? ? 發大水時,是馬蓮河下游的人們最忙碌的時候。被洪水沖下來的柴禾,是馬連河下游人們一年做飯用的燃料。 每當大河發大水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活計,男女老少都帶上工具,到河里去撈柴禾。
? ? 在我們的村子里,曾發生過這樣一件趣事,一對年輕夫婦,因為鬧了矛盾而在家中打起架來。女的招架不住,就奪路而逃,男的急忙追了出來。跑到馬路上,當他們發現馬蓮河發大水了,水面上漂浮著厚厚的柴禾時。兩個人都轉身往回跑,這次是男的在前面跑,女的在后面追。他們的行為讓路上的行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當看到他倆各自在家中找了一把撈柴工具,沖下河岸撈起了柴禾時,都不由自主地笑了。一場激烈的矛盾因為馬蓮河漲水而化解了。
? ? ? 有一年,河水漲得很大,水幾乎都漫到馬路上來了。河面上的柴禾比平時要多,而且幾乎全是一根根大拇指粗的木棍。雨下得很大,沒有幾個人敢下河撈柴,可是父親和大嫂把繩子的一頭拴在 路邊的大樹上,另一頭拴在自己的腰上。從河里抽出一根又一根木頭往岸邊扔,不一會兒岸邊堆起了小山似的柴禾。
? ? 我打著傘站在馬路上盯著上游,大雨還沒有停,水還在不停地往上漲。我連眼都不敢眨一下,怕父親和嫂子出什么意外。隨著河水的上漲,父親和嫂子撈的柴禾最終還是被大水沖走了。但是父親和嫂子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在滾滾的洪水中撈柴的情景令我一輩子都難忘。
? ? ? 那年,在離我們十幾里路的地方,發生大水淹死人的事件。原來,一對父子正在岸邊撈柴,忽然,從上游漂下來一大截木頭,直徑足有半米粗,這對父子仗著水性好,就下水了,他們向那節木頭游了過去,準備把木頭拉回岸邊來。一個浪頭過去后,水面上只剩下了那對父子中的兒子,他的父親隨著木頭被沖走了。那兒子游上岸,瘋了似的沿著馬路朝下游飛奔,岸邊的年輕人跟著那兒子一起去救他父親。一個家里有自行車的人回家騎了車追上那兒子,讓他騎著車子沿著馬路去追。最后,那父親被沖到我們村里的淺灘里,被正在河里撈柴的人撈了上來,但他早就沒有了生命跡象。那兒子騎著自行車追來后,趴在父親的身上哭得傷心極了。自從發生這件事后,發大水時村子里這也沒有人下水撈木材了。
? ? ? 每年夏季過后,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會有一個柴垛。村里只有六哥家勞力多,人也勤快,所以他們家的柴垛比生產隊的大場里的麥垛都要大。每年他們家摞柴垛時,都要請村子里許多人去幫忙。我們家雖然壯年勞力少,可是每當發大水時,除了母親和幾個小的侄兒侄女外,其余的人都要下河去撈柴。大水過后,父親還要帶著我們把留在河灘淤泥里的柴禾挖出來拉回家。所以我家的柴垛在村子里也是數一數二的。
? ? ? 馬蓮河就像一條母親河,她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不知養育了兩岸多少個兒女。
? ? 可是不知從哪年開始,馬連河流域的山溝里和平原上豎起了一座座鉆探石油的井架。 我們所賴以生存的母親河改變了顏色,清澈甘洌的馬蓮河改變了她舊日的模樣,河水骯臟得如同一條駭人的黑蛇,水流湍急處,激起一團團白色泡沫;水流緩靜處,一塊塊油污在太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河岸邊沉積的黑色污泥,氣味極其難聞。經當地環保部門檢測,這里的河水被列為“黑五類”
? ? ? 馬蓮河又一次發大水了,混濁的河水咆哮著,翻滾著,從上游直瀉而下。它好像在訴說著自己的憤怒,又好像在質問:什么時候還我本來的面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