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推薦書與推薦電影,說實話,我都是不太愿意的,真正愛看書的人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或者電影,而不怎么愛的人給他推薦了,他也不一定看。而在這里,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因為我的推薦而去看一些書或者電影。
我個人也是很喜歡到處搜書搜電影的,大學四年,我在圖書館呆的時間是最長的,沒有參加社團或者學生會組織,喜歡每周都去圖書館借書,還因此得了個圖書館“借閱之星”的榮譽證書。
以前讀遠網站還可以下載電子書,然后是掌閱、百度閱讀、微信讀書、超星泛雅、超星移動圖書館。因為超星泛雅——香港中文大學推薦的十本書,現在好像沒有了,我接觸了第一本逢人必推的書——《追尋生命的意義》是2003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維克多·E·弗蘭克爾。作者的經歷非常人所能想象,一個經歷過集中營的,幸存之后還能從事學術研究的精神醫學家。在面臨巨大的災難的時候,拯救一個人靠的不是外界的救援,最有力的是自我救贖。因為這一本書,我的視野變得開闊,思索更加深邃,更是一口氣看了很多有關集中營的電影,關于集中營歷史背景的書和電影,如果大家感興趣,也可以私信我。
第二本書,是《毛毛》。引用百度百科簡介:《毛毛》是現代人詮釋時間的最佳底本,是一本對現代物質社會進行尖銳批判的奇書,書中表達了人類的無限摯愛,對人性回歸的強烈渴望,是一部能同時感動大人和孩子的幻想文學的經典之作。書的主人公毛毛她一無所長,還是個小孩,整體無所事事,只會陪人聊天。當所有的人都在忙著工作、學習、娛樂的時候,她什么都不干。因為有劇透的嫌疑,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去看原著。
第三本,是毛姆的《刀鋒》,這本書,對于有“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現實”困惑的小伙伴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我本人之所以被吸引,是因為此書描述了一個晃著膀子到處浪的青年,他堅韌、好學、熱愛生活,渴望一段理想的愛情,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我的確愛你。不幸的是,一個人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免不了要使別人不快樂。
為了融入這個世界,我們要做很多調整,學著表揚夸贊,學著理解體貼,學著包容寬慰,等等。然而這個世界是否真實存在,還是個哲學問題。一個人的生命很短,朝夕之間,又很長,經歷了無數的風雨晴陽。需要思索的問題也很簡單,就是:
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愿意換么?(引用行動派小六的話)
第四本,是簡愛,這一本推薦很多了,我就不做展開了,同類的還有《傲慢與偏見》《紅與黑》《茶花女》《荊棘鳥》《呼嘯山莊》《飄》等。
第五本,是余華的《活著》,對人生滄桑苦難的感言。
第六本,是小王子,因為有電影《小王子》,大家應該不陌生。
第七本,人生啊,就是伴隨著各種書單影單美食菜單,這些體驗,嘗過了,無論經歷什么苦難打擊,都不會失去,可以在失意落魄之時,自我治愈,是需要花時間準備的良藥。又跑題了,第七本,就是《人類簡史》,這本書,其實我自己沒有認真看,回去要補課了。
第八本,就是《紅樓夢》,雖然這本是中國四大名著,可是看過很多遍的人還不是很多。我個人是從高中就買了放在枕邊,一直看。
第九本,是《誰動了我的奶酪》,很有趣,但很深刻的一本小書。
第十本,我要來一本大部頭催眠的書,《百年孤獨》,自己耐心看吧。
說完書,就要說電影了。怎么辦,阿經的電影好多,都很好看,我覺得大家要入門的話還是按照豆瓣的排名,慢慢刷吧,本人觀影量400+,想看的還有1000+,直覺一生太短。但還是給大家安利10部開腦洞的吧:
第一,《弗里達》,寫一個因為車禍而走上畫家道路的女畫家,
第二,《布達佩斯之戀》,一段與黑色星期天有關的凄美愛情故事,背景與集中營有關
第三,《美麗人生》這個大家都知道了
第四,《生之欲》黑澤明的系列電影我都喜歡,推薦這一部,是因為電影傳達的一些理念(體制內雖然認真、為民請命的工作人員不多,但是一旦出現,就應該視為榜樣)
第五,《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一句是我記得最深刻的,沒有人會為你的美麗或是墮落買單,遇見美好固然可喜,遭遇苦難,也不一定可悲。用力愛別人,渴望得到回應,都是對別人的苛求。人的成熟之處,不是他敢于獻出愛,而是獻出之后也要收回來,培養愛的能力,而不是尋找愛的人。
第六,《千與千尋》宮崎駿的系列我也都喜歡,只是這一部印象最深刻。有多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得到自己的名字,最后又丟了自己的名字。
第七,《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動畫電影也很有力量。
第八,《霸王別姬》,哥哥張國榮的經典了,大家應該都知道。
第九,《平凡歲月的魅力》,這是一個講述女神被渣男拋棄,相親結婚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視角獨特。
第十,《祖與占》同學推薦的,三個人的愛情故事。
阿經都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有需要更多推薦的小伙伴可以簡信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