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明白自己的錯誤給別人帶來了影響,兩個人對話的終點常常停在一句“對不起”和“沒關系”。可有的時候錯誤不只是自己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那么簡單,“對不起”未必真的能磨平我們給別人留下的印記,“沒關系”也未必是真的沒關系,可能只是不介意或者無法介意。
有些時候,我想我們都過于高估了道歉的意義。
馬伊琍對文章說了“沒關系”,謝杏芳對林丹說了“沒關系”,可你覺得,真的毫無關系嗎?
不是“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干嘛”的挑釁與無理取鬧,而是明明得到了“沒關系”的回應,兩個人心里卻都清楚這只是彼此之間的一句客氣或者是原諒。即便是原諒,離釋然恐怕也有相當遙遠的距離。除了時間的打磨和徹底墜入谷底不再希望的絕望,誰的對不起能讓人真的沒關系?
沒有,我們都明白的。
不是說這樣的“對不起”沒有用我們就不必說,相反,它最起碼是一種態度的表達,錯誤的人必須要認識到錯誤并表達改正錯誤的決心,但是這絕不代表道歉聲落地的那一刻自己就得到了救贖——道歉是道歉,原諒是原諒,結束是結束。
好多道歉是沒有結束的,就好二戰后德國道歉虔誠,但是一個被德軍殺害了全家的孤兒即便有可能最終選擇原諒,他這一生也無法再重新改寫了,這就是一種毀滅,和是否大度無關。
所以啊,說過了對不起之后,不必活在痛苦與自責中以至于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也真的不要覺得道歉了一切就都結束了,真的不是那么簡單,我們要徹底的反思,同樣的錯誤絕不能再犯,帶給一個人的傷害絕不能再帶給另外一個人,甚至于因為這樣的反思從此多了更多溫暖——這才是道歉的意義。
小A說自己和前女友分手后他很愧疚,覺得非常抱歉,然而他在事后又創造了無數個所謂讓他覺得愧疚的前女友,這還抱歉個P。生活就是讓你不斷吸取教訓然后再不斷再犯錯誤傷害別人的嗎?
我們在生活中都有很多句“對不起”要說,小到走在路上不小心撞了別人一下,大到無限大比如是要終身監禁,可是不管多大多小的對不起都是建立在一個錯誤之上的,這個錯誤已經發生,無法改變,思維讓我們意識到這個錯誤或者是外界的力量站出來指出我們的錯誤,其目的是指向改正,而不是道歉,這才是意義。
“對不起”只是一種膚淺的道歉,“此后注意”和“不再犯”才是認識錯誤的核心。
這樣真誠而走心的道歉很重視對方是否接受,但其意義的發生不取決于對方是否接受,而是取決于道歉的人自己。并不是所有的道歉都能獲得原諒,可是所有的錯誤都能被改正,犯錯方面,還真就沒什么命中注定。
所以啊,我們都改記住——道歉只能換來一個人的安心,而非另一個人的釋然。我們得想個辦法,讓自己的道歉變得有意義。而當別人做錯了事情,也要明白,無論我們是否接受,錯誤都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這樣的錯誤我們自己日后不要犯,也算是一種救贖。
不過,能原諒的,還是別糾結了吧。如是原則之內,便沉著原諒,如是原則之外,至少也放下情緒的包袱,對人對己,都是善意。
文丨陽佳奧特曼 ? 圖丨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