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陽歷八月廿三,農歷七月初二。馬上將要迎來一個特殊的日子——才不是七夕,七夕跟我有什么關系——朋友們,是要開學啦。
我現在在一間英語培訓機構實習,一開學也就要結束了。結束就得寫報告,那些套話留著給輔導員看,現在講一些從兼職那里學到的東西。
所謂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我從念大學開始做過的兼職也不少,干過賣時間的服務員,這個是真蠢,一小時十塊錢,明目張膽把人當廉價勞動力,以后除非迫不得已,再也不要做這種價值低下的兼職。
大一時,我還給機構騙過,在南開大學對面的佳怡公寓里,有一家騙子公司,交納中介費后他們會給介紹兼職,但介紹的都是些比服務員還低產出的兼職,到了冬天干脆就不給介紹了,打電話過去問,原因居然是天氣太冷......
還是怪我那時候戰斗力太弱,聽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要是擱到現在,拿不回中介費也要把它曝光。
這個也能折射出一個問題,是我的也是很多學生的:不敢為自己爭取正當利益,講俗點就是不敢跟人撕,在反思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問題真是由來已久,甚至影視劇里,要涉及到兩個我喜歡的人物要吵架撕破臉了,我都得跳過這一段。
當面討價還價也是不敢的,覺得尷尬(遙想以前還覺得中年婦女為蠅頭小利跟人撕破臉的橋段太“潑婦”,現在想來這是多重要實用的技能),高考結束后的那個暑假我去做服務員,后來因為要忙填志愿的事就沒時間再去了,然而辭職的時候老板不肯給我結工資,她一口咬定我們面試時有過“中途辭職就不給工資”的約定,有個屁,但她不肯給我也沒辦法,工作那么多天就打了水漂。
我總想對人客客氣氣的,可是有利益沖突的時候別人才不會對你客客氣氣的。
在事前搞清楚所有規則很重要,比如這次實習就跟機構簽了很清楚的合同,所有的事也都問好了,這么長時間相處下來相安無事。
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大概就是別怕撕破臉,這話說是這樣說,希望再遇到事我不會又慫了......
學生當久了,在思想上真的會陷入學校那一套的泥沼,哪怕換了個環境,這一套還是會承襲下去。比如在辦公室里,我司教學主管坐我左邊的工位,意味著每回他出去都要經過我的工位,我在做什么他就都能看到。于是每回他經過的時候我總是“膽戰心驚”,因為我在刷微博、看知乎,為自己沒有在工作備課而被看到而羞慚。
其實我有什么可羞愧的呢,我的課備完了,我的學生還沒來,何況教學主管看美劇,坐我對面的戊老師打游戲,前臺姐姐逛淘寶,我司Boss更是放浪形骸要教我打王者榮耀。
不會有人在意我玩,不會有人責問我工作做完了沒有,但教學主管每次走過我還是會心悸,總之還是學校里“學生怕老師”那一套,根本沒能從心理上接受他是我的同事。
一路中規中矩下來,好學生的枷鎖背太久,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更“社會”一點。
對于大學生而言,比較穩定的算是家教吧。我忘了哪一年冬天,我接了一個家教,對象是個五年級的小女生,很頑劣,軟硬不吃,但是怕她媽媽,每回不聽話的時候只好搬出她媽媽嚇唬她(天,這跟我們小時候威脅要告老師也沒差......),那個家教是晚上去,結束大概是在九點。
北方的冬天啊,晚上九點鐘啊。
特別冷,我原先是步行,后來買了一輛二手小破車(小破車后來還在寒假被偷了,不是說沒丟過自行車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嘛,那我也算完整了一回),但是到了刮妖風的時候,騎車那“酸爽”真是在南方生活想也想不到的,呢子的大衣是不頂用的,我只有一件羽絨服,每晚都穿,搞得那小女生笑我是不是只有這一件衣裳。
那個冬天我下了家教回宿舍的路上就在想,嘖嘖,這雨打風吹雪的,我可真是不容易啊。
......
此時此刻的我打下這些字,這些我曾經的想法,我自己都被逗笑。實在太自憐了,我的天吶......
幸虧那時候認識一位學長,也做家教,他的時薪是我的一倍,已經完全實現經濟獨立,不似我時不時還要靠家里接濟。學長跟我一樣都是差不多時間下家教,也都是騎車回來,但言語間完全沒有像我這樣的自憐,沒覺得這是“不容易”的事。
我很受影響,以后再下家教的時候也沒那么多感慨,想一想,這個時候學長也在下家教的路上,肯定還有更多的人如我一樣也在做他們該做的事,少自己感動自己,既然想要更多的是我,付出更多的也該是我。動輒說些自憐的話,幻想自己是這個深夜里唯一奮斗的人之類的就省省吧,戲精。
但那個時候也有特別美滋滋的事情發生,我記得很清楚,圣誕那一天下家教回來,天剛好下雪(我還在公眾號里分享給你們了吶,找找可以看見),小雪落在小洋樓和圣誕樹上,特別美特別浪漫,像雜志上的招貼畫。
更歡樂的是我現在實習的機構,機構里大多是天津本地人,在這里實習最大的感慨就是——所!有!人!都很好很nice。
教學主管特別親切,無論從年齡從資歷來說,他都有足以自恃的資格,但從未對我有任何一點苛責或是頤指氣使。讓我做事時,“受累”、“勞駕”不離口,即使在很多情況下是我麻煩他不是他麻煩我,該說的話他也一句不少。
我司Boss也是這樣,雖然對著調皮學生經常“信不信我削(xue)死你”“再鬧,再鬧我踹死你”,但對我們都很客氣,為人還很幽默,(據我觀察,大概是天津的市民性格,畢竟哏都~跟他們在一起太有趣了,天天被逗得嘎嘎笑),老師們叫我李兒,我特別喜歡,教學主管愛喝飲料,茶水間冰箱里飲料都是他的,經常捧著一瓶問我,李兒喝不喝雪碧?
北方人的兒化音真是太萌了,自然又好聽,遙想我普通話考試的時候“快板兒”只能讀成“快板 er”,就是不能像主管和其他老師那么自然。
這次實習長進的除了班課教學經驗,剩下的就是從這些老師們身上感受到的人情味,這也是這座城市給我最大的感受。我聽過學校后門賣栗子的小伙子對著腿腳不便的大爺說,啊呀您要栗子招呼一聲我就給您送去,您還跑一趟干嘛啊。
試想,這種對話能發生在寧波嗎。每回聽到這樣的對話,都覺得很欣慰,都說社會發展會讓人變得客氣疏離,但還有一些地方總是保留著舊時候的執念。
啊~恍惚如身處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