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所羅門王有一枚指環。戴上這枚指環,就能夠與動物交談。而擁有指環的所羅門王,會講動物的語言,而其他人都沒有這個本領。
康拉德·洛倫茨認為他就能做到這一點,并且指出在《圣經》里,人們對于一句話美麗的誤會。
與康拉德·洛倫茨的再次相遇是在《所羅門王的指環》里。至于為什么說是“再次”,則是因為我們已經在語文書里的《動物笑談》中,邂逅了這位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
“人們習慣于對動物園里的某些動物深表同情,殊不知這些動物對自己的處境卻很滿意。獅子可能是猛獸中最懶惰的,動物園偌大的獅圈簡直是一種浪費;象征狂野與自由精神的老鷹也是猛禽中最為愚蠢的一種。人們真正需要關心的是那些進化水平較快的動物,它們被困于動物園籠中,運動欲望得不到排解,漸漸退化為白癡。”這段話選自《所羅門王的指環(同情動物)》中。
作者在其中還提到了人們對某些動物的誤解:只有雄性的夜鶯才會唱歌,而雌性的則不會。獅子喜歡住在大草原上,被囚禁的獅子并不是特別痛苦,且獅子并不是十分熱愛運動。與雀形目的鳥或者鸚鵡相比,所有的猛禽都特別蠢。
洛倫茨曾養過一只鷹,但這只被囚禁多時的籠中鷹帶給他的卻只有失望。作者買下了馬戲團里的一只御雕,它已經完全被馴服了。作者想用它來打獵,結果卻不盡人意。盡管它體格健壯,羽毛也豐滿,卻不愿意飛翔。只有花園上空有上升氣流時,它才會乘著氣流飛翔。它落到地面上時,又找不到家,作者只好步行去接它。最后作者還是把它送回了動物園。
為什么威風凜凜的老鷹,會像綿羊一樣打招呼?為什么狂野自由的老鷹,卻不愿飛翔?因為它已經習慣了馬戲團整天表演的生活,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一只鷹,一只可以翱翔的鷹。
道德與武器,什么是道德?什么又是武器?我們所認為的道德,就真的是正確的嗎?在我們眼中的武器,就真的是有害的嗎?
作者和女兒曾經目睹過一場野兔的戰爭。它們互相撲打,一邊尖叫,一邊做出閃電般的連擊……赤手空拳的憤怒對決,在人看來卻非常的有趣,而溫馨。在人們看來,這怎么能算斗爭呢?明明是在玩耍嬉戲!人們習慣性把嬌小可愛、性格溫順的動物,賦予善良美麗、溫柔天真的一面。為它們的兇殘舉動,作出“合理”的解釋。卻從來沒有人在意,它們溫順面具下,兇狠而殘暴的一面。
大多數人都習慣用道德去評判動物(包括人類),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質疑動物,用不恰當的道德標準衡量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在童話故事里,所有的動物被描繪成一個大家庭。因此,在人們看來,一只動物殺死另一只動物是不對的,是殘暴的。但實際上,一只狐貍殺了一只兔子,是為了生存,為了食物鏈的平衡,食物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可在人類看來,狐貍是罪惡的、狠毒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狐貍奸詐狡猾,因為它殺死了他們心目中善良溫柔的兔子,是狐貍以大欺小,是狐貍兇惡殘暴。當面對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時,人們總是傾向于弱者,同情弱者。
但是實際上,這些高高在上的猛獸并不會比兩只“無害”的兔子打得更狠毒。狼是殘忍、貪婪的象征,但打斗中的狼不會咬斷同伴的脖子。在狼群之中,所有的狼都會盡責任的保護小狼。而在兩只狼斗爭的時候,最后落敗的狼會將頸部毫無防備的對著敵人,向勝利者認輸,表示臣服。一般情況下,勝者不會再去咬敗者。
有些動物為了生存,進化出了能致同類于死地的武器,但也是為了生存形成了一種相應的社會禁忌,避免這種武器危及種族的生存。世界上有一種動物,擁有身體以外的,出自身工作計劃的武器,在應用武器時也沒有絲毫禁忌。這種動物就是人類。
人們毫無節制的研發武器,根據自己的意愿制造武器。至今,這些武器各式各樣,數量驚人,且威力極其恐怖。如果沒有禁忌,人類肯定會因為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武器而毀滅。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建立這些禁忌,因為我們不能盲目地依賴本能,隨心所欲。
“總有一天,兩個交戰的集團會發現,他們都有可能將對方完全消滅。當整個人類分為敵對的兩個陣營時,這一天可能會來臨。我們應該像鴿子那樣,還是向狼學習?人類的命運將取決于這個問題的答案……”
動物,把我們與它們分開,但于人類而言它們更像是親人,朋友。它們的生命跟人類一樣寶貴,無法用金錢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