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愚蠢的想法和猜測。
知乎上的優秀用戶在自己領域里面屬于前10%左右的人,而領域里前1%的人則不會活躍在知乎上,任何一個領域內的核心點,其廣度是大致確定的,在廣度上提高是很難的,必須從深度提高,所有從10%到1%的提高大多發生在深度上。
而領域內的問題以及所需要的回答則不會超過10%的層次,所以1%的答案在知乎大部分情況下是沒用的,不會太受歡迎,為了受到贊數,人們傾向于撰寫10%的答案。
讓專家贊答案與讓外行贊答案,結果肯定會不同。
但是從10%到1%可能需要長時間的修煉反思調整才能達到。
所以回答問題需要選擇好問題,對這種問題是興手拈來還是需要經過思考學習,有啟迪性的,選擇后者。
要么就是寫專欄,并不針對回答,而是輸出整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不受其他人的干擾。
盡管說憑借著10%帶來的人氣與關注,會讓這部分的影響力甚至超過1%的人,但并不能說明在專業內的實力,所以包裝自己大概說得就是這個道理。這樣會讓10%的人從中獲利,不過這種獲利應該只是隨機的,并不是目的,倘若獲利成為目的,那么花時間成為1%要比這種事獲利更多,性價比更高。
知乎的理性形態:讓100%的人有更快更好地機會去接觸到10%甚至成為10%,然后通過專欄讓這些10%的人成為1%。
然而由于贊數和可評論的功能以及人追求認可的本能,會讓一些10%的人停留在1%狀態,甚至由于粉絲效應,以為真的到了1%,這些東西對于這部分10%的人來說可能有點損失,但是并不會影響大環境,沒有這些10%的人,其余的人也會達到1%,而慢慢地,這些10的人會成為20%,30%,不過這都是常態。隨著技術的進步,終身學習者畢竟只有1%不到吧。
我蠢是我不對,你跟著我一起蠢就不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