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杞人憂天
是時候干點正事了!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件舊事了。
不是歷史,是一件瑣事,不過蹊蹺至極,至今讓我耿耿于懷。
那一次,高興,決定投一次胎,老是這樣不死賴在地府會讓閻王工作難做的,其實呢,我覺得閻王與我心知肚明,他保準認為我就是傳送中的不死鬼王,其實呢,我可能不是,也可能是,誰知道呢,但我喜歡他這樣認為,讓對方不測深淺,保持忌憚是一種令人興奮的事情……
那一次,我投胎聶家村,進入了一個忠義之家,聶老先生,老實忠厚無以復加,只不過是小家小戶,如果是大士族之家,保準是個書香門第,這人世間就是這樣,總有些不盡人意之處,有些人家明明很好,可是呢,災禍連連,明明有些人邪門歪道,可是財路亨通,無能之人只能寄希望于陰曹地府天堂地獄之類的想象來聊以自慰,做當下的心理安慰,但是呢,像我上天入地,當然對此看的云淡風輕,不足掛齒,可滾滾紅塵的眾生就不一定了,所以呢,有時我也挺同情他們的,這不過也得是我恢復了仙身之后的后話,當我是人,普普通通的人類,諸般無奈,真是難過呀……
那一次投胎的情景就差不多是這樣,繼而連三的不幸,不幸也就不幸吧,其中有一次不幸還和我有關,這讓我很不是滋味,雖然最后時刻到了,我人間消失了,可那件事情,在我有生之年,未能有所眉目,讓我很詫異,按理說,論我的聰明才智,雖不算人間極品,上品總談得上,而且那個地方,鮑莊村,村小人單幾分鐘就能從這頭到那頭,怎么可能有秘密?
這世界上永遠不要相信一定,我們認為的一定,往往都是不一定,我在村子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新泰市是一個很好玩也很有典故的地方,最好玩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就是這是成語杞人憂天的發源地:
杞,國名。夏禹之后。夏、商時立國今山東新泰,西周初年重封于今河南杞縣,西周中期又遷今山東新泰。《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我一直對這個成語很感興趣,根據《大戴禮記·少間篇》記載,商湯擊敗夏桀,滅亡夏朝之后,將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遺族遷到杞國(今河南杞縣一帶)。但后來曾數次廢掉杞國封號。周朝初年,杞國重新建國,周天子始封杞國為公爵,后至春秋時又降為伯爵。
這樣一個在眾多強大諸侯國夾縫中生存的國家卻是中國第一代王朝——夏朝的直接后裔,當時周天子也是為了延續夏朝的祭祀才設立這么一個國家。然而,毫無實權以及能力的杞國在那個時候已經存在感很弱,再加上春秋戰國時期的混亂與征戰,最終公元前445年,杞國最終在楚惠王的進攻之下滅國,杞簡公成為杞國末代君主。
其實,夏朝本身在歷史上存在與否還有疑問,但是無論它曾經是多么的輝煌,大禹又是為華夏民族立下了多大的功勞,實際上,這個世界始終還是一個追求利益至上的世界,夏王朝無論多么輝煌,周天子多么仁義,都被利益的驅動而泯滅,留下的只是一個憂天的杞人而已。
《國語·周語》稱:“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管子·大匡》記齊桓公語:“夫杞,明王之后也”;《世本·王侯》:“殷湯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大戴禮記·少間》:“成湯卒受大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遷姒姓于杞”;《左傳》僖公三十一年記“(衛成)公命祀相,寧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杞、鄫何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鄭子大叔之語,稱杞為“夏肄(余)”
杞,古國名〖Qistate〗,姒姓。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公元前445年為楚所滅。
姒(sì)姓,中國漢族姓氏,上古八大姓之一。[1]姒姓,與姬姓、姜姓長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鯀)、夏侯氏、有莘氏、杞氏等國(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為姒姓。在中國眾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說是一個小姓氏。由于分化成了許多個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不足2000人。據史料考證,姒姓是一個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傳頌的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華夏民族杰出的圣祖。陜西城固、浙江紹興禹陵鄉、蕭山、溫州、杭州、四川峨眉山市、峨邊、云南魯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縣、江蘇蘇州、黑龍江哈爾濱等地區均有此姓。出自姒姓的國家主要有夏朝、褒國、繒國、越國等。姒姓衍化出去了有夏氏、曾氏、相氏、鮑氏、歐陽氏等。
由于絕大多數姒姓都隨氏姓,所以現在姒姓極少,而且主要集中在紹興禹陵村,他們的職責歷代以來主要是守護禹王陵。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對夏商周,上古時代有很大的好奇心,不過苦于身在農村,生存為本,所以呢,貧窮最能限制想象力和可能性,我呢,也不例外,出生沒多久,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村野孩子,父母不管不問,在農村,能管吃飽有的住穿的暖,就是父母了,至于別的,那就得看造化了,我顯然投胎不慎,這個家庭太一般了。
不夠好在呢,活著沒餓肚子,這就很不錯了,我們家五口人,我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這是一個注定多災多難的家庭,妹妹,七歲那年,莫名走失,下落不明,我有責任,哥哥三十二周歲不幸交通事故走了,白發人送黑發人,我三十五周歲,去參加一次田野調查,然后三年未歸,再后來下落不明……唉,苦了這老兩口,三個孩子,都不在自己身邊,不過看似平淡的無奇是悲慘生活卻因為書靈的那番話,讓我陷入了沉思……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盜墓,現在想想和鬧著玩一樣,不過代價很大,那一次,我們真的進了墓穴,卻只有一個人最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