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br>
明先生解讀
做人呢,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友愛,敬愛兄長,尊敬兄長。
做人做事,謹慎小心,講信用。
對你見到的人,都要一視同仁的愛,還要習慣性親近有仁德的人。你把這些都做到了,還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學習詩書文獻了。
原文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但是很深刻。?
?總結一句話:把生活實踐做好了,再去學習。
大部分人反著搞。
也就是本做不好,生活實踐做不好。但是習慣性學習書本知識,習慣性聽課,習慣性找方法,找技巧。
我做過多年的教學,發現有部分人是通過學習來逃避工作的。
不喜歡干活,一說干活,他就去學習。
我以前有一個合伙人,我告訴他,錢,是我們在電腦上不斷是釋放內容,輸出內容獲得的。
但是他不干這些,每次我逼急了,他就去電腦上找些學習資料來看,來研究,就是不干活,于是干了幾年,連自己的飯錢都賺不回來。
同樣,我還有一個合伙人,看起來很憨,很傻。也不怎么學習,就是你告訴他一招。他就去實踐,去練習,日日夜夜的操練,永遠都在輸出內容,結果,賺的錢反而是最多的。
我的生活經驗,其實一個人根本不用學那么多。
你能把你已經懂的做好,你就能成為一個非常有成就的人了。
每個人從小學到大學,再到社會上工作幾年,其實已經學了足夠多的知識。任何一門你知道的知識,都足以讓你過好這一生,都足以讓你安身立命。
但是,你都是淺嘗輒止。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是網絡管理員,大家都看不起這個崗位,可是這個小伙子,把這個工作做到了極致,完成了整個集團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最后,被任命為公司的副總裁。
所謂:君子務本,本立道生。
你到底有沒有把自己的事情干到極致?
如果自己已經懂的招式都沒練到極致,反而去追求學習那些自己還不懂的。
這個人,其實就是再浪費時間。或者說逃避工作。
所以,我招聘員工的時候,最怕的一類應聘者,就是說:“我來公司學習的。”
這種人,基本注定沒什么成就,就是浪費公司的資源與工資,萬萬不可招聘到公司里來。
不管是招聘員工,還是合伙人,我們要的是那種實踐型的。
有的人說:“我不會啊,你就讓我實踐,我想要先學習?!?/p>
這種人,本質是不愿意工作,找借口而已。因為你去干的時候,慢慢就懂了如何工作。
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道理。
你必須下水,才能學會游泳。 而不是在岸上觀看視頻,觀看別人的游泳姿勢來學習。
你非要說,你需要學習。那么,你別用工作時間來學習,你抽業余時間來學習。
現代社會,腦力勞動多了。很多老板沒搞清楚這個道理。以為員工在公司電腦上學習,也算工作。
其實不然,員工在電腦上學習,是浪費公司的時間,資源,你還要給他發工資。屬于全面虧損。
一個人的本事,金錢,是靠實踐干出來的。
而不是靠讀書讀出來的。不是靠學習視頻,聽來老師講課,講出來的。
所有大企業家,有成就的人,都是干活專家,實踐專家,練習專家,而不是讀書專家,聽課專家,看資料專家。
這個點特別特別重要。
經常有人說:“我也讀了幾十年書,也學了很多東西,為什么還是這么窮?”
答案是:“你不實踐,你只是浪費時間而已。你在緣木求魚,當然窮。哪怕你學老干媽,做好一瓶辣椒醬,賣好一瓶辣椒醬,你也就能富了。做辣椒醬,并不需要多高的書本知識。人重要的是學到一招,就練得爐火純青,終身都練這一招,成為這一招的專家,行家,而不是到處學別人嘴里講出來的經驗。”
實踐比學習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