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讀過很多詩詞,曾沉溺在唐詩宋詞中無法自拔。喜歡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被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所感動,向往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落淚于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為李商隱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而感慨……這些使我沉醉于詩,沉溺于景,沉溺于情。而唯有一個人讓我沉醉于人——蘇軾。
一本《閱讀蘇軾》開啟了我和他的緣分。
作者朱剛在《閱讀蘇軾》一書中,從蘇軾傳入手,貫穿了作品賞析、名家視角,蘇軾年譜,以精妙的手法展現了蘇軾更多人不為人知的故事。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解蘇東坡。他22歲高中進士,卻不料官場仕途屢遭磨難——自古難兩全,從科舉士大夫到走向生命的完成,蘇軾經歷了三起三落。
一蓑煙雨任平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黃州,惠州和儋州是他人生的歸途。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看似是蘇軾的自我解嘲,實則是對一生漂泊接連遭貶的慨嘆。
盡管他一生顛簸,受盡折磨。但他一直被人愛護著,敬仰著。因為他對每個人都深深的愛著,同情著,奉獻著。
他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全是好人”。
那顆有趣的靈魂不僅自身發光,而且心中也有陽光,始終散發著善良的光輝,溫暖著他人,溫暖著世界。
愛具體的人,愛眼前的生活。從“烏臺詩案”到“廬山真面目”,從“萬里南遷”到“還來一醉西湖雨”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熱愛生活,活潑可愛,胸懷曠達的人。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我想蘇東坡的一生是無悔的一生。因為他不但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也找到了生命的樂趣;無論是做官做事還是吟詩作文,他都得到了心靈的快樂。
蘇東坡是每個人一生中不得不交的朋友,就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或許曠達,或許深情,或許浪漫,或許善良,或許可敬……
那么你眼中的蘇東坡又是怎樣的呢?